民生新闻的角度、温度和深度研究
2018-09-27徐淑英
徐淑英
摘 要 “民生新闻”是在2000年前后,由生活类媒体和地方电视台等机构率先提出的新闻理念,即贴近读者生活和需要的新闻形式,与传统的新闻分类不同,“民生新闻”更具有服务性和综合性。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十分重视民生新闻的报道,这是拉近读者距离的重要切入点。做好民生新闻,“三度”是关键,即民生新闻的角度、深度和温度。文章以《青岛早报》的民生新闻为例,探讨“三度”的重要性以及实现路径。
关键词 民生新闻;青岛早报;角度;温度;深度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8-0021-02
在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重要,新媒体对“民生”的关注度更甚于传统媒体,一方面是信息量大,可以不吝惜版面对民生事件和政策展开细致的探讨,另一方面受管理限制小,可以引入网民的探讨,进一步提升民生新闻涉及的层面,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解决更多民生需求。因此,民生新闻并不受新媒体或传统媒体形式的限制,而是全媒体时代中寻找新闻突破的关键点。作为一家地方生活类媒体,《青岛早报》一直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闻竞争中,正是因为做好了民生新闻的“三度”,报纸才在激烈的新旧媒体转型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角度:新闻切入要事关读者
报道读者需要的新闻,寻找对读者有价值的角度,才是一篇好新闻的起点。以时政新闻为例,政府大型活动和民生政策发布,都与普通市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在做报道的时候,不应该有高高在上的心态,单纯说教无法实现新闻价值的体现。有的新闻记者习惯将政府文件的原文照搬到报纸或新闻网站上,认为这样的“发布”更加权威,而且绝对不会出现解读错误。其实这是一种懒惰的行为,也是部分新闻媒体缺乏服务心态的表现。
以《青岛早报》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政策的系列报道为例,官方的文件发布内容十分简单,政策的原文仅有千余字,但对受众群体来说,语言晦涩难以理解,背后的计算方式和条件限制容易出现误解。在新闻发布中,《青岛早报》刊发了重点新闻《岛城人人养老无忧!》一文,稿件通过信息的拆分和延伸调查,从哪些人可以参保、如何参保、参保成本、政府补贴、办理方法等角度,对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但只通过以上的新闻角度进行报道,并不能完全解除读者“参保是否划算”的疑虑,因此记者在采写中专门从“回本”的角度写了一篇相关新闻——《补缴15年费用,7年能“回本”》,通过严谨的计算和政策解读,让读者对保险新政有了直观理解,这篇新闻报道发布后,收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策发布部门也将这种计算方式采纳,用于新政的基层宣传。该系列报道中,还有《社会保险运行情况:5个月发职工养老金77.1亿》《居民养老保险最高年缴5000元》等,都选取了最佳的报道角度。
一篇民生新闻的创作角度,从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生命力和传播力。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考虑新闻传播的实际情况,才能找到更有价值的角度,为读者服务、为公众服务的理念,是新媒体环境下纸媒和网媒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但依然有许多媒体和从業人员认为,选取好的角度是社会新闻的事,时政新闻和政策性新闻必须要按照统一口径进行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新闻的服务对象是读者,而不是政策发布的部门或个别人员,要让受众群体了解政府的民生大事,就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审视一个部门、一个事件、一篇新闻,政府行为是否得当?政策是否发挥除了最大价值?评价结果是有民众说了算,因此,新闻报道在民生新闻面前,不但要确保新闻发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选取良好的报道角度,显得尤为重要。
2 温度:新闻报道要有“人情味”
记者和编辑是新闻的旁观者、创作者,需要处于独立的第三方位置,不能在新闻创作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在新闻理论中,有些学者认为新闻不能有“立场”,不能有“情感”。这种想法固然有道理,但却走向了一个极端。新闻不能够有明显的立场,但却不影响“情感”的释放。在诸多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新闻稿件中,创作者通过对某些焦点的刻画和描述,能够呈现出更多新闻内涵,让读者感受到人和事带给这个世界的震撼。从新闻语言的角度来说,民生新闻的报道中,如果到处充斥着冷冰冰的字眼和表达方式,这样的新闻如何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共鸣?这样过度追求“旁观者”感觉的新闻报道,是缺乏生命力的文章。
新闻媒体应该走出这个新闻创作的误区,怀有人文关怀的意识,把稿件的采访创作与读者感受紧密连,触摸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倾听基层的真情实感和生活喜忧,要让读者逐渐成为新闻的参与者甚至是新闻角色,让有“人情味”的笔触去触摸读者的内心,激发不同群体的社会热情和共鸣,只有这样,传统报纸和网络新媒体的读者,才能成为社会民生的积极参与者和见证者,才能成为新闻的重视读者。
《青岛早报》在“百姓故事城市梦想”专栏中刊发的民生新闻《百本家庭档案留住“家春秋”》,便是一篇充满“人情味”的报道。新闻人物是一名教师,从40年前开始整理自己的工资和家庭消费记录,多大上百册的资料,如果仅仅是从一个家庭档案达人的角度创作新闻,就落入了发布性新闻的俗套,但记者还原出新闻人物的人生经历,并通过工资数据、消费数据与家庭生活的演变,体现出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新闻有了温度,故事有了人情味。
在《青岛早报》的版面上,长期设有“百姓故事城市梦想”的专栏,刊发的新闻都是接地气、可读性强的民生新闻,新闻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群众,也多数是报纸的忠实读者,通过反映他们的感人故事、过人之处和不凡经历,让一个个普通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在他们之中有收藏家庭收支记录的达人,也有受人尊敬的道德模范,更有彰显社会发展进程的各行各业优秀人物。《青岛早报》的报道,从来不仅仅关注他们做过什么,而是不但去琢磨、探索这些人物的背后故事,让读者了解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通过有“温度”的报道,每一个普通百姓在报纸上的形象显得更加立体,不断去感动、感染更多的读者。相比之下,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体,更多注重此类有“温度”的新闻,而新媒体由于采编力量薄弱,对有“人情味”的创作手法,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采编能力的提升。
3 深度:立意有层次,创作有韧性
让新闻报道有厚重感,甚至让一些新闻成为重要的历史素材,促进当前社会某个领域的发展,是新闻媒体和从业人员追求的目标。深度报道不仅是新闻的记述,更是展现重大选题和重大事件的镜子,让新闻本身一览无余,知其然也同时知其所以然。媒体对民生新闻的报道,不能停留在普通的动态新闻上,而是要把握住历史进程和城市发展的脉络,善于从重大事件、政策转变、社会背景等角度向外延伸,真是的记录和探索社会环境中每一项变化和它们发生的原因。深度新闻有时会有时代的局限性,因此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以前瞻性的眼光去寻求民生新闻展现出的变化和未来动向。
2018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对青岛来说,这是展现青岛形象和发展的好时机,如何利用好峰会的新闻报道,做好城市形象的推介,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纸媒和新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全媒体的报道合力,也尤为必要。《青岛早报》在上合系列报道中,也展现出巨大的爆发力,除了动态新闻外,一系列专题性的深度报道,展现出一个读者十分熟悉却了解不透彻的青岛。《青岛早报》在这一时间段推出了“相约上合——风从海上来”专题栏目,在转载国内重要媒体的发布性新闻和深度报道外,也从民生新闻的角度,选取细小的新闻点,深入报道青岛多年来的发展变化,突出青岛的国际化。
《从黄浦江畔到黄海之滨》《百年老城诠釋时代内涵,别样青岛拥抱上合峰会》《六大理由告诉你为何选址青岛》《青岛幸福之城》等深度报道,从历史、经济、文化、摄影等角度,展现青岛魅力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不但让外界了解了青岛,也让本地人增强了城市自豪感。
《青岛早报》的深度报道,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除了上合峰会的系列报道,还有“催泪红包”“聚焦新医改”“抗战胜利70周年报道”等,近期推出的“改革开放40周年”深度报道,也成为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并非是字数多,关键是要言之有物,对大事件或民生新闻抽丝剥茧,挖掘出更多不为人知或根源性的新闻内容。深度新闻要立意向大处延伸,通过深入的采访,写出有厚重感的报道,这与平日的琢磨、积累密切相关。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做好深度报道都需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采编团队,长期磨合,参与各行业的新闻报道,从平凡的民生新闻中寻找值得探索的深度新闻选题,让读者感受到不一样的新闻故事。
参考文献
[1]刘晓平.民生报道要把握好角度、温度、深度[J].传媒观察,2015(7):49-50.
[2]李越胜.做有新时代特色的民生新闻[J].新闻战线,2018(9):134-135.
[3]陈珂.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研究——兼论媒介素养教育对“工匠精神”传播的推动[J].中国报业,2018(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