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与产业之路

2018-09-27黄耀辉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自信

黄耀辉

摘要: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提出的时代命题。少林武术的文化强国之梦与少林影视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强国是少林武术产业化的内在动力;以产业化思路促进少林武术复兴的现实基础在于武术组织的建构与完善。少林武术文化复兴的标志之一就是武术活动的丰富,武术活动的丰富主要表现在武术节会的频繁举办、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武术比赛的定期举行和武术交流的蓬勃发展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少林武术;武术产业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少林武术不但在中华大地具有民族精神的认同作用,也是联系海外华人的重要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武术要真正得以继承、发展,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正视已经成为“非遗”的武术的文化生态,重建武术的“精神之乡”。邱丕相教授[1]深刻地指出:“中华武术所有拳种都不应该只是一种技术技法体系、运动项目,而应该是一种借助身体运动形式来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武术艺术中不仅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等充满浪漫与激情的故事传统[2],还展现了无数大侠的生命体验和英雄事迹[3];武术习练者也能在习武修身过程中捕捉美的灵光,体验美的妙处[4]。因此,有效地推广中华武术,不仅在创新武术文化的发展方式、展现武术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上有重要作用,也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 文化自信:少林武术产业化的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自然而然产生的,是文化改革创新过程中提出的时代命题,更是少林武术产业化的精神支撑。早在201 1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 “文化引领时代风云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5],并从构建文化繁荣发展体制机制,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以及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等方面提出文化改革创新的任务。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对文化改革创新做出了新的指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改革开放总目标的指引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6]。

2 文化强国:少林武术产业化的内在动力

少林武术的文化强国之梦与少林影视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影《少林寺》发行以后迅速打开了中国大陆影片的市场,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全国观看的人次就达到了4.1亿。继而引发一股席卷全国的武术热潮,到少林寺学习中国功夫成为许多人的追求。席卷全国的武术热让人们在功夫影视剧中体验着中华古老文明的同时,一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力量也在全社会蔓延,激发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7]。这是因为中华武术作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作为中华文化根脉的集中表达,经过影视剧等现代化的宣传手段被人们所接受,必然能够成为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对振奋民族精神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3 文化产业:少林武术文化复兴的着眼点

武术热在引起人们崇尚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传统武术的同时,也推动着武术组织经历着从无到有、从不为人知到影响甚巨的成长经过,而武术组织的构建可以分为武术事业单位、民办武校、研究机构、传播机构的构建。事业单位,如成立于1994年的、带有部分行政职能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承担着对武术运动项目实施全面管理的责任。中心成立后,逐步建立健全了全国武术管理的组织体系,加强了竞技武术、社会武术和武术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管理工作,组织多方面力量推动武术科研、宣传、市场开发和武术的国际推广工作,促进了武术事业健康、全面发展。民办武校,如始创于1977年的专业性武术学校少林鹅坡武术专修院,1978年创办的、影响较大的少林塔沟武术学校等在武术教育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研究机构,如成立于1985年的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通过设立部门、引进人才、统一科研规划等促进了武术的技术、理论、政策、资料和气功研究的全面繁荣。传播机构,如成立于1990年的国际武联现有成员协会142个,下设执行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传统武术委员会、市场发展委员会、医务委员会、运动员委员会等完善的组织体系;1979年成立并于1989年更名为少林寺武僧团的嵩山少林武术队、拍摄电视剧《少林寺传奇》的河南少林寺影视有限公司等也通过现代传媒手段等传播着少林武术[8]。

少林武术文化复兴的标志就是武术活动的丰富,武术活动的丰富主要表现在武术节会的频繁举办、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武术比赛的定期举行和武术交流愈加频繁等四个方面。第一,武术节会的频繁举办。例如,在以武会友、共同进步、弘扬传统武术和推动武术在全世界普及的宗旨下,河南省体育局和郑州市政府于2004年10月在郑州举行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少林武术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做出了榜样。第二,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少林武术运动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少林武术健身功法是人们锻炼身体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世界上有着数以百万计的习练者将其作为终身的运动和生活方式。第三,武术比赛的定期举行。少林武术一直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的高度重视,每年都要举办全国性的少林武术锦标赛、少林武术冠军赛等多种赛事。第四,武术交流愈加频繁从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武术代表团的足迹就遍及五大洲,近年来武术对外交流愈加频繁。同时,为了更广泛的开展武术运动,中国武术协会还无偿帮助非洲、亚洲以及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开展少林武术等武术活动,受到所援助国家和人民的广泛赞誉。

4 结语

有了文化自信,少林武术文化的产业化才能够在“几多迷茫、几多徘徊”的困境中,明了“来自何方,又要去向何方”。从总体上看,武术文化参与“跨文明对话”的力度和积极性似乎还不够,这就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生态格局中,武术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继续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的同时,以期为人类的健康和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培养“赞天地之化育”的大写的武术“经济人”。武术的产业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武术教育,武术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纵身大化中”,投身到宇宙化育万物的运动中去,通过理性与诗性结合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的“拳脚”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赞天地之化育”的大写的武术人,让武术人加入到“世界武诗”的创作中来。

参考文献

[1]邱丕相,吉灿忠.对北京奥运会后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3 (2):133136.

[2]安汝杰.虚中融实——清代笔记小说中少林功夫与少林僧徒的文学想象[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 (6):63.

[3]安汝杰,英雄书写与诗意建构——武侠小说中大侠生命体验的审美维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50.

[4]安汝杰,时间的审美境遇:武术禅修的美感体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 (4):51.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4,555.

[6]王国志,武术教育助推“中国梦”的实现[J].搏击·武术科学,2015,10 (9):1-3.

[7]易剑东,武侠[M].广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 97-99.

[8]赵国锋,纪念改革开放50年潮动中原系列报道之十一:少林武术产业越做越大[N]郑州日报,2008 525.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文化自信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文化强国建设下《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