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联合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研究
2018-09-27张秀艳
张秀艳
【关键字】改良青白联合术;白内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视力;眼压;前房深度
闭角型青光眼为老年人常见眼科疾病,多由房水排出异常、前房角关闭引起,临床依照发病缓急、发病机制将其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单纯型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以小梁切除术为主,然而对于合并白内障者,临床学者关于分期手术还是青白联合手术,术式的选择、各手术有效性、安全性等尚未形成统一观点[2-3]。鉴于此,为进一步观察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合并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均为单眼)。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95±3.33)岁。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68.82±3.0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 方法
观察组行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术眼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控制炎症,2%利多卡因注射液结膜下注射,麻醉起效后在上方角膜缘做一结膜瓣,然后做一边长为5 mm的三角形巩膜瓣(厚度1/2巩膜),分离至角膜缘内0.5~1.0 mm左右。颞上角膜缘做一3.2 mm左右的透明角膜切口。经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恢复前房,缩瞳后,在巩膜瓣下切除小梁组织(1.5 mm×2.0 mm),对应部位实施虹膜根部切除,缝合巩膜瓣、结膜瓣。透明角膜辅助切口向前房内,将平衡液注入,以恢复前房深度。术后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结膜囊内,常规包扎。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眼上方球结膜进行麻醉处理,结膜切口处理,做一边长为5 mm的三角形巩膜瓣,切除小梁组织,对应部位实施虹膜根部切除,切除完成后复位巩膜瓣,常规缝合巩膜瓣,将平衡液注入,观察切口滤过情况,缝合球结膜。术后处理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视力水平、眼压水平以及前房深度矫正情况;观察两组术后角膜水肿、早期前房渗出、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总改善率(改善人数/总人数×100%):患者的视力增加0.05,则为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视力恢复情况
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矫正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眼压恢复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为(13.89±2.08)mmHg,对照组眼压为(17.49±2.5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91,P=0.000)。
2.3 前房深度比较
观察组前房深度为(1.79±0.36)mm,对照组前房深度为(1.93±0.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6,P=0.044)。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术后1例角膜水肿、1例瞳孔散大,并发症发生率为4.54%;对照组术后4例角膜水肿、4例瞳孔散大,并发症发生率为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
3 讨论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为老年人常见病,受晶状体异常、瞳孔阻滞、虹膜高褶等因素影响,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4-5]。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晶状体增厚,位置迁移,瞳孔缘与晶状体表面接触紧密,瞳孔阻滞,前房进展性变浅,房角关闭,进而引起眼压升高[6-8]。以往临床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通过摘除白内障,从而解除青光眼,消除虹膜与晶状体接触,有助于视力、视功能的恢复。然而近年来临床关于小梁切除分期治疗术后并发症时有报导[9-1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同期手术治疗,以减少器械进出、超声乳化能量,以降低结膜组织、滤过泡区巩膜受到的刺激,预防术后滤过泡瘢痕化[1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改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改良青白联合术治疗白内障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快速改善眼压与视力。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笔者认为可能与术后时机选择有关,1例患者术后角膜水肿,可能是由于患者炎症反应较重而引起;1例患者术后瞳孔散大是由于眼压未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手术从而引起。
总之,改良青白联合手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确切,可快速提高视力,缓解症状,同时安全性高,可以作为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表1 两组视力恢复情况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