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新闻素材培养公众意识
2018-09-26李君
李君
公众意识通常指公共关系主体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将公众的概念贯彻始终的一种自觉习惯。它表现为人们超出个人生活和认知的狭隘性而达到对他人、社会乃至国家普遍的理性关心。公众意识要求人们在公共活动中具有以公众需求为主、公众利益至上的思想,即要求主体具备对公民身份认同的意识,要求具备对他人及社会事务的关怀意识,关注社会中大多数人的需求。在初中思品课堂中,公众意识的培养目标,其实就是希望能促进学生形成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理性意识、公共精神以及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新闻素材主要是指与新闻相关,并经过开发利用可以为思品课堂服务的课程资源,形式可以包括图片、文字、视频,来源于电视、网络、报刊多种渠道。我认为在思品课堂中巧用新闻素材既可达成公众意识的培养目标,同时也能为学生形成公众意识提供有效途径。
一、新闻素材的课堂运用对于提高公众意识的意义
1.新闻素材还学生为社会人,引导其走进公众生活。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当代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年龄局限等多种原因,所接触的社会范圍相当有限,与现实社会有不小的脱节。独生子女时代更是让学生们习惯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新闻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快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学生可以通过听、闻、评、析等方式,间接参与社会生活。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代入感,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背景,最大限度地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达成社会化与走进公众的目标。
2.新闻素材紧扣时代脉搏,高效聚焦公众现象。
新闻即社会新近发生的事,具有时效性,也是公众生活的浓缩。因此,相较其他公众生活的素材,新闻素材可以让学生感受最新鲜、最典型的公众近况,是公众生活的主要矛盾的突出体现,可以让学生高效直观地辨析公众是非,提升公众意识。
二、在思品课堂中运用新闻素材提高公众意识的几种建议形式
1.课前新闻播报激发兴趣,形成理性风尚。
新闻播报是指让学生选取近期的时事新闻进行概括、评析的一种课堂教学活动。这种处理新闻素材的形式,内容自定,点评自主,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更多关注公众生活,使其逐渐养成了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学会主动关怀他人、关怀社会的意识。
在新闻点评中,学生们也会将不同时间段、不同城市类似主题的新闻素材集中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形成系列事件点评,这样可以拓宽学生接触新闻的广度。而团队的新闻播报更是如此,学生之间经常相互讨论,在与他人沟通、辩论的过程中,互相带动、共同影响,在班级内逐步形成关注公众的良好风尚。
2.课中新闻情境全真模拟,深度挖掘问题。
当代社会,我认为阻碍公众精神内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现实社会环境的真实状况极难被复制,课堂教学易出现失真、脱节等问题,甚至会弱化学生的认同感,觉得思品课理论化太重。
因此,在思品教学中,让学生直面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对社会还原度最高的,无外乎是创设新闻情境。这样的情境创设由于源自社会新闻,所以事件真实、感受直观、人物情节复杂,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思考问题时,往往更容易露出最真实的反应,也更易展现潜在的问题。例如,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一框题的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孕妇求救”的情境。一位孕妇在街上向你求助,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是否帮助?要如何帮助?
面对这样的情境,帮不帮、怎么帮,都成了他们争论的焦点。很多同学一听是孕妇,就降低警惕选择帮助;还有很多同学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直接选择不帮。面对学生的选择,教师们不难发现,“帮”与“不帮”的学困点其实是弱者是否真弱?自我保护是否意味着彻底冷漠,拒绝关心他人?如此抽丝剥茧,及时纠正,才能“对症下药”,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关注公众的意识。
在争论中,任何不符合现实情况的答案都会被其他同学强烈反对。最后他们一致认为应该就时间、地点、求助内容来进行考量,多思多虑,但不能见死不救,在保护自我的前提下,寻求可靠的朋友或者警察进行帮助。
在最后的解决方案里,课本的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学生们分析、思考、实践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懂得理智思考,为帮助他人找到了合理恰当的方法。我相信在日后生活中,遇到类似公众事件时,他们也能自然而然地三思而后行,从而更好地参与公众生活,形成正确的公众意识。
3.课后新闻作业分类设计,分层延伸意识。
新闻素材多种多样,因此以新闻素材为内容的作业,也应形式丰富。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新闻素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能力等级的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在不同层次中,走进公众、关注公众,提升公众意识。
首先,我通常将内容独立简短、一事一报这一类新闻素材,划分为了解类层次,这一类新闻多为消息类的时事新闻快讯,陈述事态发展,描述性强,学生不需深入理解,知晓即可。因此,针对这类新闻我们可用选择题、课前快问快答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高效了解重要信息点,以作博闻广识、走进社会之用。
其次,将连续性强、主题鲜明的新闻类素材划为理解类层面,这一类新闻素材多为综合性系列报道,这类素材通常为国家策略、方针,对学生关注度要求较高,需要学生熟知具体内容。面对这类素材我通常会通过综合试题、主题小报、主题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解决其内容深、离学生生活远、易被忽略等问题,让学生能更加全面地接触、关注公众生活。例如,在历年南京中考试题中,就经常涵盖时政新闻,从青奥、反腐到中国梦,时刻紧扣公众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在公众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并主动参与,形成责任意识、公民意识。
最后,应用类新闻素材与学生生活结合度高,要求学生参与其中,也常与理解类要求并存,是对理解类新闻的补充与深化。面对这类新闻素材,我们就可以运用学生力所能及的方式,在课后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公众的机会与方法,为他们提升公众意识提供途径。
三、新闻素材服务于公众意识的一些建议
新闻素材在具有时效性、客观性、便捷性等优点的同时,也具有动态性、不确定性、潜在性等弊端,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新闻素材提升公众意识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自主不忘筛选。
现代社会,新闻素材种类多,但质量也往往良莠不齐,因此,在利用新闻播报、创设新闻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时,教师也要注意协助筛选。
首先,教師可以先给予一次示范,明确筛选标准,坚决剔除传播负能量的新闻,以及虚假新闻,培养学生的基础媒介素养。
其次,新闻素材处理应尽量由易到难,以防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应先选择一些离学生生活较近的,与课本关联程度高的,新闻素材,由了解到应用层面,循序渐进。
2.自由不忘引导。
对新闻的理解分析,往往就是提升学生公众意识的关键、核心。新闻播报、情境创设、辩论等形式,多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氛围中表现本真自我,直面问题。但就初中生而言,思维普遍还不成熟,极易产生固执和偏激的问题。因此,在学生理解新闻内容时应适度给予自由但并不等于完全放手。教师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注意引导的艺术,利用辩证思维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转换立场思考的方法,培养他们用全面、发展、客观的眼光分析新闻素材,助其积极参与、健康融入公众生活。
3.多样不忘实际。
第一,应从学生不同学情实际出发,分层次设计作业。如七年级学生的积极性高,但掌握知识较少,则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新闻小报;而八年级学生已掌握部分法律、政治知识,则可以成立辩论社团,设定主题进行辩论;九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完全的政治基础知识,拥有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则可以鼓励其参与“两会”记者团。
第二,应从不断变化的过程性实际出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作业反馈、小组互评表、记录袋等过程性资料,对于学生产生的生成性问题,予以预设、跟进与处理。
其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公众意识自古有之,但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金钱至上和利己主义近两年在慢慢腐蚀我们心中的“大家”,而国内公民意识、公众意识教育起步较晚,也致使人们心中只存“小家”。因此,思品课堂作为培育合格公民的主要阵地,希望能通过新闻素材的合理运用,架起孩子们和公众意识之间的桥梁,让“天下为公”的主人翁意识扎根于新一代的思想中,并焕发勃勃生机。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资助课题(B-a/2015/02/02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