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9-26许明梅
许明梅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慢性支气管炎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其基本症状为咯痰、慢性咳嗽、呼吸不通畅以及喘息等情况,病情反复绵延、久治不愈,严重时还可引发肺源性心脏病以及阻塞性肺气肿,给该类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以及心理上的阴影。在治疗方面,一般有两种方案,通过西医进行治疗以及中医辨证论治,本文就通过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共计98名作为实验对象,随机进行分组,通过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跟踪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癥状改善情况,在治疗完毕五个月后,调查其恢复效果和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共计98名。所有患者均经过常规检查和首诊医生诊断判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实验人员这98名患者按年龄大小、病程长短和病情状况比较进行分组,做到无明显差异,分成人数相同、年纪相仿、病情相似的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计49人,其中男性26人,女性23人,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5.9±2.7)岁,发病时间到就诊时间在2~9年;观察组共计49人,其中男性24人,女性25人,年龄在24~7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2±3.1)岁,发病时间到就诊时间在2.5~10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可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分析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效果与恢复状况。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包括:通过吸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支气管扩张类的药物,加上适当的卧床休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采取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每位患者的病因,病情状况探讨出不同的组方,具体如下:炒莱菔子15g、麸炒僵蚕10g、姜半夏15g、炒紫苏子15g、蜜款冬花10g、制地龙10g、陈皮12g、甘草6g。若因风寒袭肺,添加麻黄10g、苦杏仁10g;若因风热犯肺,添加桑叶10g、金银花15g、菊花6g;若痰湿内阻,则添加茯苓10g、姜厚朴15g;若内热型,则添加黄芩10g;对于咳嗽严重患者加入蜜枇杷叶15g、川贝母10g。将上述草药加没过草药2-3cm的水,大火烧开,小火再熬20min后,将药渣过滤后,药液浓缩至250ml后,给患者服用,每日两次,早晚各一次。通过不同的方剂运用在症状不同患者身上,达到一人一方、标本兼治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结合医学著作《支气管炎诊断学》关于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果的判定,结论如下:治疗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呼吸顺畅、咳嗽咯痰的现象也完全消失,患者情绪乐观。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呼吸状况有所改善,咳嗽咯痰的现象有所缓解,患者情绪稳定。治疗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所有症状与治疗之前无异,患者情志不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是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通过不同治疗方案后疗效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2.1 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五个月后恢复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由于近几年来工业迅猛发展,空气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严重,粉尘与细菌的增加加速了人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相应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与行动。中医内科治疗作为我国传统治疗方法,通过辨证论治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本文就通过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共计98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一般西医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中医内科辨证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5.92%,对照组治愈率为73.47%,治疗五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零,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症方面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应用中医内科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大力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吴岱忠.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8,53(32) :153-154
李勇.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9):93-94
解胜霞.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8(28):165-166.
杨光华.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8):889-890.
张霄,刘璞.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3):3064-3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