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胆囊息肉疗效对比分析

2018-09-26郭京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胆管开腹套管

郭京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胆囊息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以胆绞痛、右腹部不适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1]。当前在治疗胆囊息肉时,手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传统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其疗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本文对腹腔镜手术运用在胆囊息肉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病程3个月-5年,平均(2.6±1.7)年,年龄29-70岁,平均(48.7±18.3)岁,其中18例为女性、21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4个月-6年,平均(2.7±1.8)年,年龄30-71岁,平均(48.8±18.4)岁,其中17例为女性、22例为男性。两组的一般资料如性别比、病程等比较无区别(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操作如下: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选择患者右上腹处作为手术入路,做一个纵向约5-6cm切口,使腹腔充分暴露,對患者的胆囊病变进行观察,对胆囊周围的粘连组织进行分离和清理,选用逆行式胆囊切除术,以无损伤钳夹持胆囊底部做牵引,距肝脏1.0cm切开胆囊浆膜,自胆囊底部向胆囊颈方向游离胆囊,直到胆囊颈部时,仔细解剖Calot三角,寻找胆囊动脉,运用止血钳将胆囊动脉关闭并结扎,在胆囊管和肝总管右侧缘之间的间隙内细心的解剖以显露胆囊管与胆总管的交汇处,距胆总管0.5cm处钳夹并切断胆囊管,近端双重结扎,完整切除胆囊。术中有胆汁漏或术中出血较多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腔进行冲洗,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及胆汁漏后,常规缝合手术切口,结束手术。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则行腹腔镜手术,如下操作:协助患者保持头高足低的斜卧位,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后,沿脐窝下缘做一10mm的弧形切口,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使腹压维持在12mmHg左右,脐窝处切口穿入10mm套管,将腹腔镜通过套管插入腹腔,探查腹腔,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其他各点的穿刺。在剑突下2.0cm处放入10mm套管,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放入5mm套管,将手术器械置入,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对腹腔情况进行全面探查,首先从胆囊壶腹向下解剖到胆囊管,充分显露胆囊壶腹及胆囊漏斗部,目的有助于打开Calot三角、胆囊,胆总管之间间隙,很好的显露避免了胆管损伤。解剖胆囊三角区后,对胆囊管进行分离,将胆囊颈关闭,将胆囊动脉切断,运用逆行或顺行结合的方式对胆囊进行剥离,从剑突下切口处将胆囊小心取出。检查腹腔确定无误后,将气腹关闭,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胆管损伤、腹腔积液以及感染等,并且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运用t对组间计量资料比较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行检验,以P<0.05 表示有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0例胆管损伤、1例腹腔积液、1例感染,发生率为5.13%;而对照组2例胆管损伤、2例腹腔积液、3例感染,发生率为17.9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8±1.1)d、(3.4±1.1)cm、(68.1±11.5)m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2.1)d、(10.5±2.2)cm、(111.6±10.9)ml,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胆囊息肉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诱发该病的病因有很多,包括胆囊腺瘤性息肉、胆囊黏膜细胞病变以及胆囊炎等,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病情发展恶化,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手术是治疗胆囊息肉的一种常用方法,但是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操作时间长、出血量多以及切口长等缺点,机体损伤大,患者恢复时间长,不利于改善预后[3]。相比较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点:①在腹腔镜的直视下,能够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并且通过胆囊底部体表投影,能够使医源性胆道损伤减少,减轻机体损伤;②具有耗时短、出血少、创伤小以及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③术中避免长时间暴露腹腔脏器,有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能够使院内感染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腹腔镜手术时,一定要掌握好适应征,对于周围严重粘连,视野显露不清,器械故障或其他原因应该及时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从而确保治疗效果[5]。

综上所述,在胆囊息肉的临床治疗中,运用腹腔镜手术,不仅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小,时间短等诸多优点,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住院时间缩短,有助于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宋长福.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3):39-40.

伊利祉.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息肉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4):64+74.

陈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1):114-116.

仵刚.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治疗胆囊息肉疗效对照评估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3):114.

王骁涛,齐竞鸿,杨修峰.腹腔镜切除胆囊息肉样病变与开腹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J].临床医学,2015,35(04):92-93.

猜你喜欢

胆管开腹套管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再治疗有哪些
定向井下套管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及应用
500KV变压器套管典型事故及分析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套管磨损机理研究
500kV变压器、电抗器的套管事故分析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