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2018-09-26王昌会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王昌会

摘 要: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学习的内容也不多,该阶段的重点是为学生打基础,让学生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新课程改革后,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课堂效率也因此有所改变,但是这个改变往往并没有向预想的方向发展,因此老师要为实现数学有效教学而寻求适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隨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老师设置的目标也越来越多,同时要求学生的也越来越多,如果老师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甚至会因此影响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不好的行为习惯。正是因为如此,老师要为学生设置一些解决方法,为自己寻求一些适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提升课堂效率,同时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让他们能够为以后更高难度的学习打好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的部分老师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太深,总是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只是一名倾听者,面无表情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课,仿佛一个机器人,在这种状态下,学生非常容易出现走神现象,甚至会有一些学生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一旦学生无法听懂,老师也不会因为一个学生而重新讲解一遍,久而久之,学生所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最终对学生数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部分老师把自己的地位看得太重,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比学生高很多,课堂上学生要听自己的,而且老师一般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不管学生能否听懂,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会让学生感到老师带给自己的压迫感,从而不喜欢老师的课,渐渐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堂效率也不会有所提升,甚至还会有所下降。

2.忽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基础,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现在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毕竟他们现在年龄还小,还没有领略到学习带给自己的好处,也没有中考、高考带给他们的压力。但是很少有老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只是把自己所要教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这些内容,并没有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当做自己教学的重点。一旦学生没有养成学习的兴趣,那他们会觉得现在的学习基本都是被自己的家长和老师所逼迫的,时间短还好,学生还能承受这个压力,时间一长,学生终究无法忍受这种强迫的感觉,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厌恶学习数学,甚至会因此对老师产生厌恶之感。其次,一旦学生小学时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那在初中、高中面临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时,将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因为不能接受这些高难度的知识而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这对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很大坏处的,甚至也会影响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3.忽略课堂有效互动。正是因为老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学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让老师觉得自己比学生高一等,从而不愿意与学生交流,也不愿意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互动。其实,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需要互动的学科,如果学生有一些知识没有理解,老师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平常课堂上,老师一般只会指导学生学习知识,不给学生任何发言的机会,课堂结束后,老师通常会直接走,这样学生即便有问题想问老师,也没有合适的时机问,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开始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即便学生问同学该问题的解决方法,部分题目学生自己可能都没有搞明白,一旦学生出现这种问题,学生的问题便开始积累,听课效率也会降低,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因此有所下降。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后,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上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以此来获得新知识。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是适应现阶段学生发展的,因此,老师要严格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老师要给予学生一个切入点,让学生根据切入点进行探究,当然,老师要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思路,同时也要确保学生一直处于正确的道路。其次,在课堂上,老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神态,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听课质量,确保在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时候班级其他学生能够听懂,一旦让学生养成自己探究知识的习惯,学生的听课质量自然而然会有所提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高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老师不单单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毕竟现在我们处于二十一世纪,这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有所提升,多媒体技术也进入了课堂,成为老师讲课的工具,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小学生还是一些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对电脑的兴趣来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件,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教学视频。通过使用电脑教学,让学生把对电脑的兴趣转化到对知识的教学上,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效率,逐渐建成高效数学课堂。

3.师生互动。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能够和学生成为朋友,以此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多采取与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心,从而愿意与老师成为朋友。此外,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做与课本知识有关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找到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老师如果能够与学生之间拥有共同语言,学生会更愿意接受老师,觉得自己可以和老师进行更近一步的交流,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会因此发生极大的改变,学生在课堂上也会表现的更为积极,会变得愿意听老师所讲的数学知识,课堂质量会因此提升,高效课堂也被逐步建立。

三、结束语

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离不开老师和学生,即便这个过程会花费老师和学生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老师能够做到不放弃,并且不断地鼓励自己的学生,就一定可以建立高效数学课堂,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程小学数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