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理学》知识技能竞赛的研究与实践

2018-09-26尹史帝熊红霞张蔺珊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病理学切片显微镜

尹史帝 熊红霞 张蔺珊

【中图分类号】R3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1

《病理学》是联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桥梁课程,具有知识点多,专业名词难记,内容相对枯燥等特点,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都很高,尤其实验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病理联系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弥补传统病理学教学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及其观察主动性方面的不足[1],2018年5月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形态教研室病理课程组面向开展了《病理学》知识技能竞赛,具体如下:

一、参赛对象:本学期开设了《病理学》的医护专业学生

二、知识范围:《病理学》总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三、竞赛内容:

1.显微镜的规范使用:20分

2.常见病变切片的认知:二张切片*20分/张=40分,限时15分钟。

3.大体标本的掌握和临床病理联系的应用:二个标本*20分/个=40分,限时15分钟。

四、材料准备

1.切片范围:选定肝水肿、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慢性肺瘀血、慢性肝瘀血、肉芽肿炎、蜂窝性阑尾炎、头皮鳞癌、乳头状瘤、胃溃疡、动脉硬化、大叶性肺炎、肝癌、肝硬化和子宫肌瘤等作为切片竞赛范围,每个切片用白纸贴上编号并覆盖原有标签,以便比赛时随机抽签用。

2.标本范围:选定心肌萎缩、肾压迫性萎缩、心肌肥大、肝脂肪变性、蜂窝织性阑尾炎、慢性肝淤血、慢性肝瘀血、肾梗死、脾梗死、静脉血栓、脑出血、绒毛心、足干性坏疽、皮肤鳞癌、骨肉瘤、胃溃疡和肝癌等作为标本竞赛范围、每个标本上用白纸贴上编号并覆盖原有标签,以便比赛随机抽签用。

五、比赛方案

1.初赛:赛前给学生划竞赛大纲,任课教师围绕竞赛内容,开展针对性重点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初赛由任课教师自行独立完成,要求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并纳入期末实验成绩,初赛在2018年5月20日前完成,每班推荐2-3名优秀学生参加决赛。

2.决赛:决赛时间定于2018年5月底,在显微互动实验室和病理标本室举行,决赛方案:(1)所有选手和评委首先在显微互动实验室集合,清点人数,上交手机,并交待相关事宜,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每个学生现场领取2张A4比赛用纸,并将学院、班级、学号和姓名写在背面,纸的正面用于比赛答题,凡个人信息写在正面的一律判0分。(2)将显微互动实验室和病理标本室分别设为切片赛场和标本赛场,每个赛场的前门为入口,后门为出口,学生按序号进入赛场,其他学生在走廊候考并等待成绩。①切片赛场,一次6名选手进入赛场参加比赛,选手首先随机抽取2张切片签号,在指定位置就座,规范使用好显微镜(显微镜参考评判标准见附件),先低倍后高倍,调节好镜下视野后让评委检查是否清晰并纳入考核,随后选手进行观察,在答题纸上写上2张切片的编号,并分别对切片作出诊断,在纸上列出镜下主要病变特点,结束后规范收好显微镜。②标本赛场,一次6名选手进入赛场参加比赛,我们将标本按编号排号顺序。选手入场后首先随机抽取2个标本签号,在指定位置就座,在答题纸上写上2个标本的编号,在答题纸上对2 个标本分别作出诊断,并列出主要病变特点,以及主要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

六、为保证比赛公平、客观,需要注意的几点事项

①显微镜的规范使用环节:显微镜的操作由于需要评委当场给分,我们病理任课教师尽量不担任这个环节的评委,改由病原微生物教师任评委,采用3 个评委给3 个学生同时打分,最终形成平均分为最终成绩。

②抽签环节:将切片、标本签号分别放在一个暗箱内,采用随机抽签;因为选手较多,为避免学生自已写熟悉标本的编号,我们采用由评委用水彩笔写编号并加以備注,选手不得涂改编号,否则判0分。

③标本赛场环节防抄袭:由于同时有6 名选手进入赛场,为防止学生之间互相抄袭、暗示,赛场内我们采用2个评委负责3 个选手,并严格控制答题时间。

④改卷、统分环节:为防止病理老师在改卷时不出现给自已任课的学生主观性高分,我们要求选手将学院、班级、学号和姓名写在背面,纸的正面用于比赛答题,同时采用3 位病理老师集中改卷,请2 位非病理老师做统分工作,做到最大公平、公正。

⑤赛后防泄题环节:为避免比赛结束的学生和候考学生进行交流,干扰比赛,导致泄题嫌疑,我们将所有完成比赛的选手统一安排在候考室等待最终成绩。同时要求选手在领答题纸时上交手机,如在候考区赛场内发现有私藏手机的取消参赛资格或比赛成绩,等比赛全部结束后统一发还手机。

七、竞赛小结

经过2个月的筹备,圆满完成了《病理学》知识技能竞赛,达到了比赛目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竞赛式教学方法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帮助,教师认为竞赛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主动性教学方法[2]。初次举办赛事,虽然有些不足,但是对提升教研室团队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学习积极性,积累比赛经验,却是难能可贵的,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竞赛细则、继续开展相关竞赛。

附:显微镜操作基本评分标准:采取扣分制,满分20分

1.对光:5分(1)落座后,倾斜镜臂,把显微镜调整到适宜观察的角度,打开电源。(2)运动旋转盘,将低倍物镜调至对应通光孔的位置。(3)双眼对准并调好目镜,打开光圈,调节亮度,使目镜视野的亮度适宜、均匀。

2.低倍镜的使用:5分(1)取随机抽取的组织切片,先肉眼观片,随后正面朝上,用玻片夹将切片固定于载物台上。(2)运用左右上下旋钮移动切片,使切片标本中央部位对准通光孔,在镜下发看到颜色即找到目标。(3)用粗调螺旋将载物台上升到最高点,通过目镜边观察边转动粗调螺旋,使载物台缓慢下降。当视野中出现物像时,改用微调螺旋至镜下视野清晰为止。(4)运用左右上下旋钮观察目标,找到典型结构,初步诊断切片结构。

3.高倍镜使用:5分。在低倍镜下视野清楚后,找到需要观察的典型结构,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央。改换高倍镜,同时调节微调螺旋至物像清晰为止,并进一步诊断和观察切片结构。

4.显微镜回位:5分。显微镜使用结束后,取下玻片,物镜呈八字形向前,玻片夹回位,载物台调至最低位置,镜筒呈垂直位置,恢复目镜到原位,关闭光圈和电源。

参考文献

病理学技能大赛对病理学教学质量的影响, 何欣蓉 , 杨慧敏 , 刘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2016 (6) :1-2

竞赛式教学方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陈健、仇容,[J]《2016浙江省生理科学会年会论文摘要》2016年

猜你喜欢

病理学切片显微镜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与显微治疗
打开微小世界的大门——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世界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5G网络切片管理架构设计探讨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显微镜下看沙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