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18-09-26刘倩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肌瘤剂量体积

刘倩

【中图分类号】R43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7--02

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的疗效,特意选取了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现把本次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保守治疗的80例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2—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2±3.6)岁;观察组患者年龄范围在23~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6±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被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且伴随近期延长、月经量增多以及下腹痛等症状;(2)无其他子宫内膜恶变等情况。排除标准:(1)子宫附件有肿瘤与肌瘤变性患者;(2)主要心、肾等脏器严重受损的患者。

1.3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12.5mg的米非司酮片(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29)进行治疗,一天一次,服药方式为口服,睡前服药,持续用药3 个月。对照组患者每天米非司酮片服用的药剂量为 25 mg,具体的服药方法与治疗时间与观察组相同。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相关标准分为显效:子宫肌瘤的体积较少了30% ;有效:子宫肌瘤的体积减小了10% -29% ;无效:子宫肌瘤的体积只较少了10%,治疗总有效率 =( 显效 + 有效 )/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将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的資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并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并通过对所得的计数资料进行检验,所得的计量资料通过t进行检验,判断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为(P<0.05),实际数值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在我国临床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它主要发病于育龄妇女群体当中,并且会导致患者的出现不孕不育的病症,同时随着肿瘤体积的增加会逐渐影响到患者的大小便,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1]。目前,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最新型的抗孕激素类药物,它对于孕激素具有十分显著的拮抗作用,同时由于米非司酮属于一种经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可以对肿瘤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2]。一方面,米非司酮通过竞争受体,对孕酮的活性具有较为强烈的抑制作用,不仅可以有效的溶解黄体,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体内的孕酮水平下降。另一方面,通过抑制患者的孕激素受体基因的转录过程与翻译过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使靶组织中孕激素受体的含量[3],从而缩小肌瘤的体积,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抑制肌瘤细胞表面生长因子 mRNA的基因表达。因此,长时间的服用米非司酮可以有效的降低孕酮水平,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4]。

总而言之,根据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显示,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后,每天剂量为12.5mg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每天剂量为25mg的对照组患者。这就进一步证明了,给予子宫肌瘤保守治疗患者每天12.5mg米非司酮的疗效最为显著。因此,在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要把米非司酮的剂量合理的控制在12.5mg,其治疗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刘希莲.子宫肌瘤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41):2.

余霞,袁晓燕,犹力.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4,(5):639-640,643.

蒋秀丽.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4):325.

刘晓睿.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J].母婴世界,2016,(20):39.

猜你喜欢

肌瘤剂量体积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中心摆药的效果评价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用药剂量:老年人≠成年人
治疗子宫肌瘤视大小及位置而定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
多服药VS少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