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乸港寻梦

2018-09-26何武豪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湛江小船码头

何武豪

对于上个世纪的老湛江人来说,鸭乸港是耳熟能详的名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它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

鸭乸港的得名,多与此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盛行养鸭放鸭有关。古时的鸭乸港既是鸭港,也是渔港,更是商港,每当夕阳西下,就霞光映照,鸭鸣声声,归帆点点,渔歌阵阵,一派热闹繁忙景象。也有人形象地比喻鸭乸港为一条活泼的海豚,游动在赤坎海田与调顺岛之间。其实,不管是土气的“鸭乸”,还是帅气的“海豚”,无非是寄托着人们对家园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之梦。

湛江向来以港湾著称,“广州湾”更是大名鼎鼎,它是湛江的代名词。也许是上天的眷顾,多港多湾的湛江,平添了一个“湖”。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赤坎军民大堤的兴建,使赤坎的海田乡与调顺岛连在一起,也使原来的鸭乸港变成鸭乸湖,这就是鸭乸港的前世今生。谁能想见,旧日渔家在鸭乸港晾晒渔网的情景,他们唱着咸淡参半的艇仔歌,喝着地道正宗的湛江八宝粥,望着潮涨潮落,不断地编织着日子殷实的耕海梦。如今,生活在鸭乸港的老居民,已不用再下海捕鱼或养鸭了。他们中的年轻一代,大多经营着建材家居、装饰材料等生意,或者从事旅游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说起来,我对鸭乸港及湛江的大多数港湾并不陌生。二十九年前,我从湛江财贸学校畢业,分配到广东省储备局湛江港口办事处工作。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可以亲密接触湛江港,亦常常到霞海码头和调顺岛去,对鸭乸港一带的风光景物颇为熟悉。那时的海田乡还未开发,沿海一带是长长的烂海滩,交通甚是不便。记得有一次,我与单位的同事坐着工具车,从湛江港出发到霞海码头装卸货物,在临近鸭乸港的泥土路上,车辆不慎翻到路边,幸好有惊无险,我与同事并无大碍。但从此以后,每次经过那段路,大家都加倍小心。

上个世纪90年代,我的三弟也曾在鸭乸港畔的振兴中学读书。每逢周日,我就骑车去看住校的弟弟。有一年秋天,爸爸拎着一个塑料袋子,里面装着十几个煮熟的青皮鸭蛋,从乡下来探望求学的弟弟。因为路不熟,让我陪着去。到达学校的时候已是傍晚,准备打饭的弟弟一见到爸爸,就高兴地跳了起来。弟弟为我们多打了两份饭,父子三人坐在学校的操场上,轻轻地剥着青皮鸭蛋,边吃边聊。从鸭乸港飘来的带着大海气息的凉爽秋风,分享着我们父子三人相聚的天伦之乐。几年后,三弟从振兴中学毕业,考上了暨南大学专科到广州念书,离开了熟悉的鸭乸港。

我那些分配在坡头区和南海石油基地工作的同学,与赤坎、霞山隔海相望。他们常常邀我到他们那边玩。要“过海”,必须到湛江渡口的平乐码头坐轮渡。码头上有轮渡,也有小船。那时候,我年纪轻,为了图省事,常常不等轮渡,就登上装有发动机的小船。随着船家的一声吆喝:“过海啰!”小船开动,一阵摇晃之后,只见船头劈开碧波,船尾拖着白浪,小船突突地向着对岸码头驶去。站在船头,面对着宽阔的海湾,我当时只觉得兴奋与惬意,根本不考虑安全不安全!到岸后,我兴奋地告诉同学,说坐小船过海真过瘾,而我的同学却早已司空见惯,同为年轻人,他们到赤坎、霞山来办事或购物,常常选择坐小船过海这一方式,懒得等轮渡。如今,气势非凡的海湾大桥,横卧在海湾之上,桥上车流如鲫,站在大桥上放眼望去,大海茫茫,鸭乸港仅像一方小水塘。此刻,我想,当年面对鸭乸港,不是觉得它很大很宽的吗?也许,无论是空间或时间,只要站在更广、更远的角度看,原先所面对的,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和短促,那么的微不足道。

昔日的鸭乸港,仿佛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天鹅湖。港畔已建成18万平方米的原生态滨湖公园和十多公里长的绿道,并与霞山的观海长廊连在一起,成为城市的“绿肺”。一位在滨湖公园漫步的阿姨告诉我,她是北方人,33年前来到湛江,在对面的调顺岛一家国企工作。退休后,她和老伴选择在鸭乸港附近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没想到升值那么快,她感到很开心。近几年,目睹了这里的变化,打算置业的女儿女婿也想在此买房,请她当购房参谋,帮忙物色选购一套房子,彼此就近互相照顾,共享天伦之乐。

阿姨娓娓道来,言语间透露着一种自豪与满足。听着听着,又一阵海风吹来,带着公园花草的芬芳,让人顿觉心旷神怡!

责任编辑:青芒果

猜你喜欢

湛江小船码头
湛江美术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漫步湛江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小船
小船摇啊摇
有他在的小船,一辈子都不会翻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