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探究

2018-09-26张灿光

市场观察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优化策略

张灿光

摘要: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也越来越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包括农业经济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当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客观地分析提出了优化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优化策略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是党和政府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是一项带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决策部署。近年来,很多乡镇政府为了探索農业经济发展,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相继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当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

在当前党和国家包括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很多乡镇政府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部署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采取措施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强化科技保障效能,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但是由于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不科学等原因,目前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上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

现阶段在乡镇村屯中,很多农民群众特别是年龄比较大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仍然不是很高,具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占到了80%多,具有稍高学历和一定专业技能的农民群众纷纷进城务工,再就是脱离农业生产经营而转入非农业生产,这就使得现有的农村劳动力包括一些留守农村的妇女、老人整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高,科技应用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投入逐年增多,农村基础设施在以往基础上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过基于很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以及现有农村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更新迟缓等现象,农业生产方式经营粗放、管理薄弱、技术落后甚至依赖于传统的手工种植方式等问题仍然客观存在,农民群众增收渠道过窄,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而乡镇作为转移支付保障的基层单位,自身财力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三)农业经济管理机制乏力

安全高效、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是保障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仍然有很多乡镇政府在农业经济发展机制建设上重视程度不够,专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业务技能不高,创新管理意识薄弱,现代化、集约化的科技手段应用不足,管理效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农业经济管理机制建设的不科学、不规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镇农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优化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输送专门人才

一是要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以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结合“三下乡”活动,加强农民群众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法律意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全体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风尚。以提高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为切入点,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打造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选择重点乡镇村屯作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等渠道,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营管理知识、信息网络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群众教育培训比重,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新型实用人才,造就一支精明强干、思想解放的科技明白人、农村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队伍,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是要推进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充分发挥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综合服务管理机构的专业特长、服务引领、技能培训、劳务输出作用,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充实调整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拓宽培训载体,重点培育一批适应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专业特长和基本技能的农民群众,加强与国内外劳务机构以及企事业用工单位的沟通联系,适度提高定向培训和订单培训的比重,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把大多数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种植方式上解放出来,拓展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新型模式。

(二)提高农村基础建设投入,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设施保障

要主动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扶持,推进以改善农田质量和抗灾能力为核心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有灌区续建配套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现代化标准农田,持续增强农业标准系统化体系建设。

(三)提高服务保障引导力度,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健全机制措施

一是要健全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采取政府扶持、企业扶助、金融投放、社会捐助、农民自筹等措施,拓宽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群众筹资筹劳、政府资金持续投入、金融机构信贷补充、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全方位、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二是要健全立足长远的服务机制。按照着眼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实行全过程社会化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类管理的措施,鼓励、支持各类农科教机构、中介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到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技推广服务中来,让服务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源泉和创新动力充分涌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在整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优化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提高乡镇村屯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对于提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着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雅芝.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化探究[J].山西农经.2018(1).

[2]孔志军.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5(17).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优化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