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砚载中国梦,产业铸辉煌

2018-09-26李鹏白文科建军包柱生李文祥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化

李鹏 白文科 建军 包柱生 李文祥

布衣梦 壮志酬/笑看洮水起歌声/岷山雪洮河韵/“九九归一”中华梦/有爱痴心重/无浪一帆悬/洮河砚工匠情/牵手红尘爱一生//云崖石映山红/千里岷山尽开颜/人心清乾坤大/洮河绿石通宝灵/岷州好男儿/匠心出奇葩/“两弹一星”耀华夏/千年的石头会唱歌会唱歌

这是流传在甘肃洮岷大地对洮砚艺术的赞歌。

洮砚大王逐梦洮河

洮河悠悠,养育万物;岷山巍巍,赋人魂魄。

洮河绿石,地之宝藏;岷县洮砚,砚苑奇葩。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只要你懂得它的珍贵啊,只要你把它爱在心中啊,山高那个路远也能获得……

洮砚,一个古老历史的传奇;洮砚,一个地域文化的符号;洮砚,一件无法复制的稀贵;洮砚,一个品牌独有的价值;洮砚,一个精美艺术的高度。

洮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洮砚的产生和使用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文人墨客珍爱之物,列为文房四宝,在清朝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列为国宝。

自然的造化,上苍的眷顾,天地的馈赠,岷地的福气。洮砚,出自洮河,产于甘肃岷县、临洮、卓尼等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沐浴着日月的精华,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在洮岷大地粲然绽放。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踏着时代发展的节拍,怀揣家乡富裕的梦想,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高挂云帆,励精图治,一路行歌,走到了今天。1986年,岷县维新乡工艺美术洮砚加工厂在岷州大地破土而出;1992年,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在洮河边上突兀崛起;2006年,甘肃承德洮砚文化研究院成立。标志着岷县洮砚集产业开发、工艺传承、文化研究为一体的佳构形成。至此,岷县洮砚产业开发体制与洮砚文化复兴完成了转型升级,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赵成德,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里,结缘洮砚,一生追随。一块块普通的原石经过巧夺天工的手法变成一方方让心爱不释手的精品,再现了洮砚历史文化,带动了当地百姓致富,成为国内洮砚文化的传承人。有人说过:一个有事业的人,必然有超人的精力,源自于自身的那种独特的意志力!在赵成德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与众不同的气质,那种专注于洮砚的劲头、那种别具风格的思维,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

30年披荆斩棘,30年艰辛创业,30年栉风沐雨,30年一路歌行,30年春华秋实,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大公司,从一方工艺品发展为大产业,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已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洮砚行业中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民营文化企业,巍巍然崛起在岷州大地。

从1997年7月“九九归一”巨型洮砚献礼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相继设计制作吨级以上巨型洮砚近百方、各類精品砚台几千方,其中“中华巨龙”、“一带一路”巨型洮砚荣获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2008年,岷县洮砚加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岷县荣膺国家“洮砚之乡”称号。洮砚加工制作技艺及其产业发展受到了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市领导各级的关怀与支持,许多领导、专家、艺术家为洮砚题字撰文给予鼓励。如今,岷县洮砚名扬海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诸国,被中国亚太经济合作中心推荐为国家级礼品。

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以传承弘扬洮砚文化为宗旨,以“开发精品、展示精品、收藏精品”为方向,以“挖掘历史文化、传承工艺技术、创新洮砚文化”为核心,创业、创新、创意并举,打造“一馆(博物馆)、一所(洮砚文化讲习所)、一市(洮砚文化市场)”,建立起了洮砚文化展览中心、艺术中心、培训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工艺与品质、文化与战略、产业与效益共进,在古老的岷州大地上铸造了一座醒目的文化地标。

赵成德先生现为甘肃岷县政协委员、定西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政协委员,荣获第六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甘肃省非遗保护项目洮砚代表性传承人、定西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甘肃省优秀企业家、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定西市工商联副主席等一系列殊荣。洮砚声名日隆,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省名牌产品”等,并畅销国内外市场。

昨天,挥之不去;今天,来之不易;多少艰辛,多少磨难,才能铸就今天的“洮砚大王”赵成德!他背后的心酸、洒过的汗水、付出的代价,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不仅一个博大的洮砚梦,有一个为民志,更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他用自己的方式,为人民造福,为祖国献礼!在奋斗中前进,在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进入40周年,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在发展洮砚产业、弘扬洮砚文化的路上已经走过了整整三十年的历程,三十年艰苦创业、三十年呕心沥血、三十年砥砺奋进,铸就了今日之辉煌:洮砚成为甘肃乃至国家的一张文化艺术名片。

励精图治开创基业

洮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齐名。砚材产自甘肃岷县、卓尼县一带的洮河峡谷中。洮砚的特点是发墨快、研墨细、不伤笔毫。洮砚在宋代就为当时文人所珍视,苏轼《鲁直所惠洮河石砚铭》赞美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黄庭坚诗云:“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唐代柳宗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青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砚,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宋代大文豪苏轼、黄庭坚赞叹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饱霜秋兔毫”。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

2017年,由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历时三年时间精心雕刻制作的“圆梦中华翔飞砚”精彩亮相,再次刷新了该公司规划设计制作巨型文化艺术洮砚的历史。

该砚长18.9米,宽3.29米,高1.69米,重量达129吨。将中华龙文化与洮砚工艺相结合,以中华龙、长江、黄河、海涛、祥云、长城、关隘等为主题元素,融合了历代龙的图案特色,设计构思奇伟,雕刻层次分明,名曰“圆梦中华翔飞砚”。56条巨龙昂首翘望,巍然耸立的崇山峻岭和逶迤起伏的长城,黄河、长江在祖国的怀抱奔腾流淌,底座的祥云和海涛,似中华巨龙乘风破浪,腾空而起。整幅砚象征着百余年中国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圆梦中华,实现腾飞”,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风采。

甘肃省工艺美术特级大师陈一珀先生在观看了“圆梦中华翔飞砚”巨型洮砚后认为,体量如此巨大的砚台,不仅在洮砚雕刻行业,即使在整个砚雕界,也是绝无仅有的!赞曰:“横空出世,崛地群龙。爱我中华,美梦成真。”

感慨于精美的艺术,感动于精湛的工艺。这样的设计也是赵成德先生骨子里浓厚龙文化情结的完美体现。目前赵成德先生再次组织专家团队,精雕细刻,把民族文化元素更深刻熔铸其中,对圆梦中华翔飞砚做进一步的艺术提升,让这个洮砚制作中的“国产航母”日臻完善,作为给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周年的献礼。

洮砚产业与时俱进

岷山巍巍,洮水汤汤,千回百转山水依,汉藏羌居华蕃融。作为茶马古道的岷州物产丰饶,商旅络绎,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一个奇特的文化板块。作为开发洮砚领头雁的赵成德,合着发展的节拍,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如椽大笔在石头上书写民族魂,充分展示了洮砚的艺术魅力。

1991年,“八仙庆寿”洮砚闻世,这是赵成德先生组织能工巧匠精心雕刻的第一件洮砚艺术品,重达50公斤,图案设计新颖,雕刻工艺精美,令观赏者叹赞不已,深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一时销路大开,订单纷至沓来,他的洮砚从此名声大振,走向市场,走出了国门。

“八仙庆寿”在赵承德先生创业征途中可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他此时的眼界更高了,理念更新了。1992年他在兰州成立了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也适时成立了洮砚文化研究会,给洮砚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让洮砚插上飞翔的翅膀,飞向那高远的蓝天,驶向那广阔的“蓝海”。

1994年起,赵承德先生借甘肃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组织了上千万洮砚精品赴兰展销,赢得了丰厚了经济效益,公司步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之后,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每年特别是国家重大政治、文化、经济活动中,都有大型精品洮砚推出,旨在打出品牌,树立形象,弘扬文化,传承精神,为洮砚文化产业发展铺路奠基。

“松鹤延年”、“中華民族大团结”巨型洮砚,先后被人民大会堂珍藏,为甘肃争了光,也为砚乡人民出了彩。

“凤鸣九州”巨型洮砚,整体造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上雕象征56个民族的56条龙和代表华夏九州的9条巨龙,砚盖为统领群龙的一只凤凰。整个砚台有绿、紫、红三种天然色,形象地勾勒出中国的地形地貌。更为奇特的是东南沿海有两条天然白玉弧线,显示出我国经济特区的地理位置,堪称稀世国宝。

“龙祥龟寿”巨型洮砚,99条龙由口含金珠的七宿苍龙统领,砚盖一大神龟头部有一个天然白玉环,寓意龙抬头,国运昌盛,神龟千年,地久天长。

“至圣先神”砚,刻有孔子给72年弟子授课传道的情景,每个弟子神志各异,个性分明,栩栩如生。

“孝感动天”砚,刻有24孝图,图案逼真精美,一幅图案为一个感人的故事。

“百子图”砚,刻有9组百名儿童在园林中嬉耍玩闹,“九龙捧寿”砚、“富贵牡丹”砚、“龙塔组合”砚……可谓千姿百志,气象万千,雕刻工艺和重量均达到了新工艺、新高度、新水平。

“九九归一”巨型洮砚,这块重214公斤,长1.22米、高0.13米、宽0.9米的洮砚,作为甘肃省人民政府代表2700万陇原儿女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献礼,产生了广泛的政治、社会效应。

2001年,“大观园”巨型洮砚以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为题材,彰显了洮砚山水、人物雕刻的新技艺、新水平、新境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2年,“东方醒狮”巨型洮砚献礼党的十九大,并获得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国之宝》证书。——“中华民族大团结”砚,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东方醒狮砚”,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和十六大;

“神州四号发射成功纪念砚”,献给中国的航天事业;

“辉煌砚”,献给新中国60华诞。

2015年国庆节来临前夕,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制的洮砚“人民必胜”砚。

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中华腾龙砚”震撼亮相,隆重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九龙砚”亮相鸣沙山月牙泉,砚遇敦煌,显千年奇景。

两当兵变等各种红色革命纪念砚,孙中山宋庆龄,十大将军,十大元帅等历史名人砚,再现革命英雄人物的风采。

……

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从1992年起步到现在,在3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由几名职工、几间破旧土棚车间小打小闹,到打造品牌,积累资本,初具规模,批量生产,再到创立新理念,科学发展,走过了25年的辉煌历程。如今,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拥有固定资产30多亿元,在北京、兰州、杭州都有洮砚经销门店,有技术研发、雕刻技师、生产加工等各类人员上万人,并有自己的洮砚文化研究院,俨然成为屹立在洮河边上的大型创意文化民营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从“九九归一砚”到“圆梦中华翔飞砚”,已经有整整20年了!

三十年多来,每逢党和国家重大事件,建国五十周年,神州飞船发射,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召开,赵成德都能敏感地把握时代的脉搏,适时地推出反映时代题材的巨砚精品,以示庆贺。这些洮砚完整地记录了赵成德先生在洮砚开发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三十年多来,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继“神笔马良”等八方砚台荣获上海文房四宝博览会金银奖和“国之宝”证书后,又在庆祝党的十五大,建国五十周年,建党八十周年,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等党和国家的重大庆典活动中,先后推出了“东方醒狮”砚、“春满中华”砚、“民族大团结”砚、“世纪龙”砚、“千禧龙”砚、“凤鸣九州”砚、“百龙戏海”砚、“龙之舞”砚、“龙祥龟寿”砚、“群龙腾飞”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砚。这些洮砚精品,不仅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經济、社会和文化效应,使洮砚公司的名声大振,逐步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不仅奠定了公司在全国制砚行业中的龙头地位,而且使洮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高,使出产于大西北的古老洮砚荣登国砚榜首。

诗人郑文艺曾赋诗一首《巨龙腾飞》表达对圆梦中华腾龙砚的赞颂:

龙的梦一做就是千年

龙的梦其实就是一个腾飞的梦

龙在黑暗里长久的思索

龙在石头里曾经痛苦的扭动

龙终于醒了

可是一条龙的天空孤孤单单

可是一条龙的海洋冷冷清清

一条龙的苏醒不是真正的苏醒

一条龙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

他要带领五十六条龙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上空遨游

一方方浸润着岷山洮水灵气的洮砚承载着陇原大地厚重的文化内涵,在华夏大地大放异彩,受到世人的赞誉,洮砚扬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洮砚传承人赵成德先生的含辛茹苦,矢志努力,艰苦创业,更离不开省市县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精心呵护和培育。

坚韧不拔方能致远

30多年来,赵成德先生的洮砚文化事业及其产业一年一个变化,二年一个台阶,三年一个周期,天天都有新发展,年年都有大举措。

赵成德先生骨子有着洮河激流涤荡的性格,必定有大海般的胸怀。为了制作“圆梦中华翔飞砚”,他自始至终坚守在洮砚加工现场,与设计师、雕刻师和工匠们一起研习洮砚设计雕刻方案,爬冰卧雪,栉风沐雨,吃着冷米饭,睡着大通铺,靠炉子上煮沸的罐罐茶取暖……

“圆梦中华翔飞砚”雕刻的工程师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一天,总工程师崔云强说,当初技师们听说要吃“鱼”,都非常兴奋,好久没有吃过肉食,这回可以打打“牙祭”了!谁知道吃完一盆烤洋芋,竟然连“鱼”的影子都没有见到!原来他们把洋芋的“芋”,误以为是“鱼”了!

从这则小幽默里,可以大略窥见一块石头变作洮砚的艰辛历程,可谓“千磨万击还坚硬,不辞辛苦出深山”。

在“圆梦中华翔飞砚”的雕刻制作过程中,赵成德先生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真是常人难以想象。

在三年来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技师们同住一个帐篷,同睡一个被窝,啃冷馒头,吃烤洋芋,可谓同甘共苦!技师们私下里嘀咕:这赵总还是个老板嘛?哪有老板和员工们打成一片的?

长年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洮砚的雕刻上,赵成德先生难得洗一次澡,理一次发。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赵成德先生个子高挑,经常西装革履,出入于京城和省城的各种重要场合,风度翩翩,有着西北汉子特有的魅力。但是,这几年来,他经常留着的小平头,由于长期不理,变成长发了;裤脚上沾满了洮砚石的泥灰;皮鞋也变成了灰色的“泥鞋”……隐姓埋名,卧薪尝胆,这是几年来赵成德先生在雕刻巨型洮砚过程中的生活写照!

为了避免打扰,他把兰州的手机号暂时停机了,兰州的朋友们找不到他,就纷纷猜测,他又在搞什么名堂?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又要放一颗“原子弹”呢?而有的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赵成德“烂包”了、趴下了等等,总之,是流言蜚语满天飞,但他却不以为然。

砚台是中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文人墨客以之为工具,挥写出锦绣文章,绘画出传世名作,可以青史留名!可以富甲天下!而制作砚台的人们,即使能工巧匠,从古到今,却几乎没有留下一个雕刻大师的名字!这就是中国的“工匠”!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就是中国的“工匠精神”!

赵成德先生常说:“没有思想就没有创意,没有梦想就没有现实,没有实干就没有成功”。他是一个想大事,干大事,能干成大事的人。

多年来,赵成德先生默默地将更多的心力投入到扶贫济困和慈善事业中。

在洮砚开发建设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赵成德先生更是慷慨解囊,回报社会,支出达1亿多元,用于修路助学、扶贫助困和公益事业。在岷县2012年“5.10”特大暴洪和2013年“7.22”大地震发生后,赵成德先生组织公司员工,捐款捐物,累计数百万元。同时,甘肃省洮砚开发总公司还先后给全国政协、中央党校、中央统战部、共青团中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电视台、中国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全国各地佛教圣地等社会各界累计捐赠洮砚达8000余方,价值达到数亿元。

赵成德先生的创业经历,给予了我们这个新时代的创业者以深刻启迪: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更需要企业家精神;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更需要企业家精神。时至今日,我们不仅需要这种“工匠精神”,更需要给予他们荣誉和应有的社会地位!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的汗水,中华巨龙,就难以实现腾飞的梦想!也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五大心愿构筑梦想

砚石记录了一个人三十多年的梦想与拼搏,洮砚作品也记录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赵成德的洮砚公司制作了雕刻有99条龙的“九九归一”巨型洮砚,以甘肃省人民政府名义作为庆回归礼物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这方洮砚是公元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由甘肃省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政府的礼品。

凭一腔爱国热情,执一砚铁血丹心,二十年来,每遇党和国家的大事,建国五十周年、神州飞船发射、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召开,赵成德的洮砚公司都会设计创作大型纪念砚,作为礼物隆重献礼。

用方寸洮砚反映大千世界,反映五千年的先进文化,用方寸洮砚歌颂伟大的共产党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拼搏精神,歌颂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和伟大成就。

2018年,赵成德先生带领公司50名能工巧匠,历时整整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精雕细琢,制作了洮砚中的“两弹一星”砚。包括“爱我中华腾龙砚”及“圆梦中华翔飞砚”和“一带一路砚”。这是制砚人30年来的心血结晶,也是赵成德热爱祖国美好心愿的表达。“爱我中华腾龙砚”砚长18米,宽3.5米,高1.50米,重量达118吨;“圆梦中华翔飞砚”,砚长19米,寬3.5米,高1.70米,重量达129吨,其上56条巨龙昂首翘望,势欲腾空。

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制砚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感应着时代的脉搏,雕成了“一带一路砚”。“一带一路砚”长5.9米,宽3.5米,高1.50米,重量达19吨,其上雕刻有19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巨龙”,以及穿行在欧亚大陆的“复兴号”高铁、翱翔蓝天的飞机、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标志的西安大雁塔、被誉为“东方雕塑馆”的天水麦积山和“丝绸之路”上闻名遐迩的重要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还有大漠驼队。“一带一路砚”更凸显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这预示着当今中国的复兴众望所归,中国当代的领导人天下归心。响应国策雕巨砚,重现丝路报国恩。也体现了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一带一路砚”在敦煌文博会上展出后,每天有几万人慕名而来,产生了轰动效应,目前“一带一路砚”放在月牙泉,继续让世界各地的游人参观。

“洮砚制作要一如既往关心国家大事,更要关注国计民生的时代政治形势”。

千回百转山水依,汉藏羌居华蕃融,作为茶马古道的岷州物产丰饶,商旅络绎,共同构成了中国西部一个奇特的文化板块,作为开发洮砚的领头雁,我制作的洮砚的美丽恢宏的气派被更多的人们欣赏颂扬,尤其是作为“国之重器”策划的巨型洮砚随着被世界纪录认证,更是名声大振,誉满九州。

石雕龙形歌盛世,洮砚立业为民众。

“我是个唯物论者,一个人干事业的信心和诚心就是心中的神灵,我执著洮砚事业,更要将慈善事业坚持做下去,当然也会给岷县人民来带来吉祥幸福。今后要继续通过洮砚,实现共享经济帮助当地农民兄弟共同致富是我毕生的愿望。”乐善好施是赵成德先生多年的生活习惯。在这三十多年里,岷县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洮砚公司在全县扶贫攻坚战中不甘落后,竭尽全力,倾心公益,救助山区儿童,多次为农村学校捐款捐物,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领导的好评。

最近两年,赵成德先生带领他的洮砚团队到卓尼临潭的农牧民家、制砚艺人家走访,研究市场,了解当地民情,寻找新的发展契机。

谈及赵成德先生未来的的事业构想和行动计划时,他略有沉思,然后打开了浓郁的岷县口音,给我们讲述了他将来的五大心愿——

心愿之一——我目前正在制作即将完成“圆梦中华砚”,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并决定无偿捐献给国家收藏。

心愿之二——我几十年来倾尽所有收藏了近万幅名人字画。我将把这些字画捐献给国家,作为国家和人民的财富。

心愿之三——我制作的“中华腾龙砚”即将和商家达成协议,拍卖价为两个亿,拍卖成交后将拍卖所得五千万捐献给相关慈善基金会,五千万奖给长期关心和支持洮砚事业的各界有识之士,五千万奖励给修建洮砚文化产业园及洮砚博物馆的有社会担当的人士,五千万将用于偿还我本人的债务和上缴国家税收。

心愿之四——我将打造一个集参观交易、文化交流、艺术收藏于一身的洮砚文化产业园,营建一个洮砚博物馆。使洮砚产业真正成为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的文化名片,所以我强烈要求不能使开发房地产的某些人把洮砚厂拍卖搞房地产开发,为谋取私利而毁掉我多少年心血凝成的文化结晶,让洮砚事业毁于一旦,成为文化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失。

心愿之五——我是洮砚传承人,洮砚厂是我和几代洮砚传承人心血的结晶,如果因为目前的经济困境而拍卖掉,这将是我县乃至我省的一个文化之殇,希望上级及有关部门明鉴,并能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保留住“中国洮砚之乡”这个来之不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

赵成德先生从起家至今,始终秉承“服务家乡、回报桑梓、报效国家”的宗旨,坚实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为家乡,也为社会做了大量的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善事,带动了一方父老乡亲及贫困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岷县因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植物群落繁多,山珍野味满山遍野,全县290万亩草原和90万亩天然林里广泛生长着600多种天然蜜源植物,加之近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和规模不小的黄芪、党参、红三叶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蜜蜂养殖具有得天独厚资源条件。

如何让丰富的自然资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这成为近年来赵成德先生日夜思考的问题。两年前,他就盯上了蜜蜂养殖,并终于找到了一个答案:脱贫致富,蜜蜂引路!

当大多数人还在观望的时候,赵成德先生便以其定西市政协委员的身份,向市县政府及部门大力呼吁发展养蜂产业,拓宽群众的脱贫致富路。

2015年5月,岷县成立了中蜂养殖协会,热心人赵成德先生当选为会长。协会成立后,他带领协会会员走村串户,帮村民们算养中蜂的经济对比账,帮他们解疑释惑。他和众人一道努力将家乡传统的蜜蜂养殖培育成一大脱贫产业。他说,小小蜜蜂也能带来“甜蜜蜜”。

针对蜂农们养蜂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赵成德先生不仅通过协会积极联系省蜂业总站以及定西市、岷县的农业畜牧部门,组织了多次培训班,而且在他的提议下,养殖会员在手机上建了个微信群,目前有87名蜂农加入到群里。“养殖过程中谁有困惑,就在微信群里发送视频、图片或语音,然后群里集体‘会诊,直到解决问题。”截至目前,岷县已成立中蜂养殖保护区60个,中蜂养殖农户达4200户,养殖中蜂超过51600箱,养殖规模初步形成。小小蜜蜂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路上“甜蜜的事业”。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两千多年前,司马迁作《货殖列传》,叙述计然、范蠡、子贡等人的创业之道,以便“后世得以观择”。计利当计天下之利,求名应求万世之名。把洮砚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砚第一品牌和开发西部历史人文资源,参与经济全球化战略目标为企业定位,以创新创意为魂,以科学管理为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们同心,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出精品化、系列化、规模化的顶尖级艺术精品。逐梦洮砚,志存高远;心有大爱,不忘初心,赵成德先生与他的洮砚、与他的洮砚事业,为千古名砚书写了千古风流雄文。

责任编辑/魏建军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