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下文人的质变
2018-09-26孙旭鹏
孙旭鹏
摘 要:匡超人是吴敬梓笔下的一个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前后的差异对于当时的讽刺可谓是深刻而又直接。文中并没有直接给出匡超人的结局,所以这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少的想象。到底是会继续活下去呢还是被周围人所抛弃,不得而知。重要的是这种转变,一个孝顺至极的文人,为何成了衣冠禽兽,值得思考。本文将从匡超人周边的重要人物来分析匡超人的变化。
关键词:匡超人;名利;变化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对于匡超人的一段评价:“作者用五回篇幅描写了匡超人如何从一个纯朴的青年堕落成无耻的势利之徒……社会给他这样三条路,他巧妙周旋其间,一步步走向堕落。他吹牛撒谎,休妻再娶,卖友求荣,忘恩负义,变成一个衣冠禽兽”单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袁行霈先生对于匡超人的形象变化的归因。社会给了他“三条路”这三条路的迈出与周围有着较大关系,马二先生、潘保正、李本瑛接着一群“名士”最后加上潘三,让这个原本“质朴”的少年变成了“衣冠禽兽”。第二点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每一个路口的选择与自己也是有一定关联,质朴时期的匡超人可谓是勤学、孝顺;中秀才的匡超人变得傲慢再接着到了杭州的匡超人作奸犯科,匡超人的内心选择也是文人墨客的堕落根源。
马二先生对于匡超人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正面的,带他走向一条“光宗耀祖、孝敬父母”的道路,马二先生给匡超人一些银子与书籍,对匡超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此时匡超人对马二先生可以说是敬重有加。马二先生的影响也给匡超人留下了“祸根”。文中马二先生劝匡超人科举说到“那害病的父亲, 睡在床上? 没有东西吃, 听见你念文章的声气,他心花开了, 难过也好了, 也不疼了。”潜移默化之下,匡超人走向了“举业”这条不归路。文中在告别马二先生后,匡超人坐上了郑老爹的船,听完郑老爹所讲,心生感慨:“有钱的,不孝父母;像我这穷人,孝父母又不能,真乃不平之事”我觉得这句感慨有点像铺垫后文,可能在说现在的匡超人的确是知道孝顺父母的,但日后得到所谓的“名利”或者为了名利也会像自己所想认为的有钱人的那样“不孝”。
潘保正以及李正瑛对匡超人来说皆是大有助力。潘保正教会匡超人的生意本领并且向县令推荐匡超人,不在的时候还会帮助照顾匡家,李正瑛让匡超人顺利成为秀才,拜县令为师。中了秀才后的匡超人有了变化,县里的老爷让他前去拜访之时,他显出了一种非常不屑的态度,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随着李正瑛的倒台以及潘保正的帮助之下,匡超人跑路到了杭州。李正瑛在职的时候尊他为老师,落魄之时迅速逃跑,作为一个文人来说,古人气节已丧失殆尽。
匡超人到了杭州后认识了两位重要的人,景兰江和潘三,他们像是两种人的对立,但是这两种都是失败的代表。先说景兰江,现在来说,这是个靠炒作的人,而恰巧这有一群依靠炒作的自称“西湖诗会”的名士。这些人让匡超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终南捷径”,自己的老师已经被罢职,也没有其他人的提拔,借机跟着这群人走捷径。这里我们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就是匡超人的自身能力,在“出版诗集”的时候,匡超人用六天的时间完成了其余人二十天的量,有一定的能力才让他更加受到这些文人的青睐。接着到了潘三,可以说是官场的失败者了,欺骗压榨,徇私舞弊是一个典型的贪官污吏代表。潘三对于匡超人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结交潘三之前,匡超人只是一个文人的败笔,追求名利而已,但在结交潘三后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潘三对景兰江有一种轻视的态度,认为他做的那些只是一群文人的游戏而已,匡超人在潘三的引导下疏远了景兰江等“西湖名士”。接着潘三入狱,匡超人又一次选择了抛弃。
通过以上,无论是景兰江还是潘三,对待匡超人的时候是非常慷慨的,潘三说景兰江欠钱不还,景兰江并未向匡超人索要过一文钱,并且还帮助他认识一些“西湖名士”。潘三尽管是罪恶之极,但是对待匡超人并没有一丝图谋,仅凭一份书信对他照顾有加。而反观匡超人,远离景兰江在前,抛弃潘三在后,不仅没有丝毫的愧疚而且有点庆幸,庆幸自己能够远离这是非之地。弃妻再娶妻这种事情对于后期的匡超人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缺德之事,没有丝毫愧疚之感。也许是作者省略了一番京城的经历,再回杭州之后的匡超人丝毫没有当初的孝子这个身份了。油嘴滑舌已经没有了一丝真话,对于妻子的死看不出半点悲伤。
量变引起质变,一个帮助老父亲出恭的感人孝子,如何成了被人唾弃遗臭万年的无耻文人呢?从大的社会背景来说“八股”害人、封建黑暗等等过于宽广。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在于匡超人进京之后。进京后他说出的第一个谎言便是他没有结婚,理由并不是他真的想图谋什么,而是觉得自己的岳丈身份丢了他的脸面,到此为止都还好,可是突然间李谏给他介绍了亲,文中写到“揭去方巾,见那新娘子辛小姐,真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享受了几个月的天福”这给匡超人带来了什么?一番人间滋味。谎言之后并未得到他所担忧的因谎言带来的一些惩罚,而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新婚之后的匡超人可能是尝到了谎言带来的利,所以从此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进京之前的他只是受别人影响无论是景兰江或者潘三,匡超人都不是自发的选择,而到达京城后的匡超人开始自学成才,可能是之前积累的恶习,也可能是他本性的爆发。当年的为孝而真心落泪的匡超人已经不在,有的只是一个永远不会替别人着想的匡超人。文中的马二先生是第一個帮助他的人,也是真心实意的对待,最后也是由匡超人对马二先生的评语结束了他的故事。起始之初马二先生不嫌弃匡超人的出身,反倒欣赏他的才气“文章才气是有,只是理法欠些”刚好与匡超人对他的“理法有余,才气不足”评价对应,但是他对待马二先生与马二先生对他则有了一个明显的反差。最初马二先生对他指正之时,还是虚心请教,但是后面被人指出“先儒”有误时,更多的是反驳、辩解。没有了当初的勤学、敬畏,之后的匡超人会怎样呢?不得而知。
最后的结尾,我想以匡老爹的遗言再合适不过了“第二的侥幸进了一个学……但功名到底是身外之物……就添出一肚子的势力见识来,改变了小时的心事。”不得不佩服匡老爹对于自己的儿子看的还是很准的,可能这就是对匡超人的劝慰吧,可是身怀“举业”的他,怎么会听懂呢?“贪图富贵、攀高结贵”这些都是与后文有着明显的对照,可能作者精心安排这里对之后的匡超人已经有了一个概述。
周围的环境,与匡超人的自我内心到底哪个影响他更深呢?我觉得引起质变的不是社会、不是“八股”而是自我。映射现在,没有“八股”的现今,难道真的没有匡超人这种人吗?封建的批评,倒更像是人性的剖析。匡超人的结局,作者没有写出,可能是这种人的结局真的难以下笔吧。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吴敬梓 《儒林外史》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13.01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南京 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