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现状的分析

2018-09-26才静静

赢未来 2018年11期
关键词:素养数学老师

才静静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養,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专业数学教师,我认为数学素养的培养应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下面我就谈谈对初中教学中数学素养现状的分析。

从学生的眼睛中观察数学课堂,老师对学生的教育缺乏因材施教。老师在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学生的学习,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表现。如果教师能够关注更多的学生,覆盖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就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要求了。课堂上老师能够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但老师在课堂提问多的是一些优秀学生,关注多的是中等生,对于一部分后进生提问的次数明显很少或没有。这与新课改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给每位学生同等的机会是有些违背的。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处理以鼓励为主,对待学生答错问题,或者不会做,大部分老师能够对部分学生采取鼓励的方法。但是被训斥和不管的人数所占比例非常大。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不想回答问题,时间一久,学生也就越来越“启而不发”了。老师提的问题有一定挑战性,但容易做的问题多。认为很有挑战性的和一般难度的人极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不良信号,也就是说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提的问题不具有思考价值。虽然容易让学生快乐而学,成功而学,但收效低,学生数学素养提高慢。对老师的问题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认为提的问题还可以和想试一试的学生有大多数,不想做的也不多。说明老师设计的大部分问题比较容易,学生有一定的兴趣,因为老师的问题容易找到答案。反过来想,这也说明老师的问题价值不高。不想做题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班级里后几名后进生以及与老师有隔阂的学生身上。老师喜欢布置做过的题目进行重复练习,现在的课堂上及课后,不少老师还是喜欢让学生重复练习,必要的巩固是必需的,但我们还是要换一种方式和形式,让学生有兴趣练习,使所学得到一定的巩固,不要枯燥地重复。枯燥地重复只会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堂上,同学讨论、争辩的机会不多,大部分老师都能有意识地在课堂给学生创造讨论的机会,但是,争辩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参与讨论,但不够主动,不少学生对于讨论不是太感兴趣,说明形式不新,组织不好。老师为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情况较好,在很多课上,老师都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符合新课改精神要求,只是部分课时间偏少。学生上数学课感觉比较累,不想下课的人极少,一节课充满学习欲望的人不少,但却不愿意坚持。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还好,但特喜欢数学课的比例却不高,也许是害怕作业的缘故。对于老师除了教授数学知识,很少讲到数学故事和介绍数学名人,更偏向于讲介绍学习方法。可见,课堂上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介绍一些学习方法,这是难能可贵的举措。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的教学缺乏创新性。教师在备课时比较注重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针对性、梯度性、应用性。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体系中,少数教师缺乏创新性数学教育思维,采用填鸭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过于保守,教师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无法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情来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能为了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就降低思考难度,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学细节往往能够体现一节课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学生在数学课上的激情程度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益,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文化的渗透,涵盖面广,但又不容易操作,所以部分老师就淡而简之,现在的数学老师还是比较注重课堂上的提高分数的“价值”,把“数学思想方法和文化渗透”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融入数学文化理念。一些教师只注重结果,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不关注和重视。这导致一些学生过于注重细节知识的掌握,不能从宏观角度看待一些数学问题,过于注重细节,对于问题的本质缺乏深入理解,也不愿深究。一些学生虽然能够熟练地计算数学题,也能背诵数学公式和概念,但却无法完整地用真正的数学语言来 阐述数学思想,数学想象力太差,虽然解题能力较强,但过于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而缺乏全面的数学视野和宏观思维,显然严重违背了数学规律。只能一味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或简单地照本宣科,而无法灵活地处理一些问题,虽然能够解一些难题,但稍加变通,一些学生即无计可施。缺乏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想像力, 更是无法掌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使自己的数学学习限于现实的泥沼。

因此,在执行新课程改革标准时,初中数学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包括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以外,更要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想,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一个具备了核心素养的人,必然善于以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已成为当代学生进入社会的必备本领。

基金项目:此论文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与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45

猜你喜欢

素养数学老师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