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红招贤令,值得点赞

2018-09-26胡欣红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兴义招聘启事留人

胡欣红

前不久,一篇题为《招贤纳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招聘语言学博士》的文章意外刷屏。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这所绝大多数人闻所未闻的学校,一时间成了“网红”。

随后传出,发布招聘启事的雷院长被校方约谈,原因是未经人事招聘部门审核。不过,校方对雷院长的出发点也表示了肯定。再说了,网友点赞这则招聘启事,主要在于其实在的语言、朴实的文风,让人耳目一新。

在公众印象中,招聘启事通常都是官样文章,无非是年龄、学历、待遇等多种因素的排列组合而已,而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招聘启事却不按套路出牌,开篇就坦白“学校很一般很一般”“人才引进政策待遇一般”……一番自我调侃之后,又通俗风趣地介绍了学校的情况以及要求:评职称容易,工作压力不大,是个不会出现“过劳死”的工作单位,想做学问就可以快快乐乐做学问,只问耕耘不求收获……

对于这样一则超萌的“招贤令”,网友们纷纷惊呼“太可爱了”,忍不住为之转发点赞,很快就达到了10万+。文末留言更是踊跃之极,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招聘启事发出后,已经有北大博士、浙大博士后等多位优秀人才来咨询,甚至还有人类学博士也来询问。

其实,这则“招贤令”最让人动心的不光是它的诙谐幽默和接地气,放在“抢人大战”的大潮中审视,更在于体现了真诚引才之道。

近年来,不见硝烟的“抢人大战”席卷华夏大地,很多城市纷纷出台一系列人才引进政策。西安刚推出号称“门槛最低、条件最优厚的人才政策”,作出“500余名户籍民警誓师,要打赢人才人口争夺战”的表態,沈阳就祭出了中专以上学历“零门槛”落户,求职免费住人才驿站10天的新招。

送房、送钱、送户口,创业资金支持、公共服务给力……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疯狂抢人令人欢欣鼓舞之余,不少有识之士也纷纷提醒“抢人容易留人难”,担忧因为缺乏后续配套措施,最终功亏一篑。换言之,“抢人”不是一锤子买卖,花力气引进来,更要留得住,用得好。

留人、用人之道,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制度留人……无论是哪种方式,尊重人才、真诚相待应当是基本原则。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地方热衷于抢人时“发力”,为吸引更多人才,常常隐瞒一些问题甚至过度“包装”自己。人才来了之后,一旦发现被“忽悠”,内心的感受可想而知。

此外,一些地方关注点侧重于户口、住房、薪酬等硬性条件,对于整体的人文、自然环境等软性条件有所忽视。殊不知,对于真正的人才来说,他们在选择职位时,除了考虑薪酬等硬杠杠,更多还会关注软文化以及赋予的自由空间等。人才难得,各种看得见的“福利”,只是基本的物质基础,而真正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更在于看不见的东西。较之物质奖励,价值认同、自我实现感更能打动人心,为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上升空间才能留得久。

从这个意义上讲,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这则“网红招贤令”,堪称“抢人”的典范之作:既坦言了自己的不足,又突出了“快快乐乐做学问”这个亮点,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相待,何忧无才!

(选自《钱江晚报》)

【评析】

一份别具一格的“网红招贤令”,彰显的不仅是真诚与创意,更是对于人才的尊重。现实的“硬件吸引”的确是招揽人才的有力法宝,但“软性条件”同样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自身的实际特色吸引合适的人才,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人才流动系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猜你喜欢

兴义招聘启事留人
笔山书院与贵州近代化的关系探究
兴义的美景多
浅谈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获取企业核心资源的探索和思考
把招聘启事藏起来
藏起来的招聘启事
藏起来的招聘启事
把招聘启事藏起来
精准扶贫视角下如何开展种植扶贫
兴义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