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的审美能力培养探析
2018-09-26阚姣
摘要:音乐作为人文艺术科目中最能触发人内心情感的一门课程,对于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净化心灵等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可以感受到蕴涵于音乐曲目中的情感和美感,体会音乐艺术传递出来的真善美。而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享受音乐的良好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表现美,并积极主动创造美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 审美教育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特点分析
1、实践性
艺术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音乐艺术更是如此。无论是参与音乐创造、音乐表演还是参与音乐鉴赏,都需要人们展现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强调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性,是切实体现音乐学科教育特点的需要,也是坚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方向的需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听、唱、奏、律动、舞蹈音乐创作等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方式,充分运用人体听觉、视觉、运动觉的综合反映,以提高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创造的效率。
2、创造性
创造是人类最高级的行为方式,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精神活动。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中,音乐艺术是人类非凡的创造能力的结晶。音乐审美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直接体现。体现音乐审美教育的创造特点,首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教育思想。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经说过:“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的内在需要。”音乐教育要真正体现创造性地特点,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需求入手开展教学活动。应将学生看成音乐的创造者、表现者、欣赏者、评价者,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音乐接受者,只有这样,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
3、情感性
情感性作为音乐审美教育的核心,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在唱歌、奏乐、欣赏还是在律动、创作时,教学的双方都应该激发、保留、发展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在音乐课堂内外营造出浓浓的音乐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完善人格。
4、表现性
音乐表现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音乐的表现性必须在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从音乐表现出发,在学生产生音乐表现得冲动与意愿的前提下,在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得过程中提出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却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引导、推动学生的音乐表现,使他们在创造性的音乐表现中升华音乐审美感受体验。
二、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建议
1、激发感知美学审美需求
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是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迫切的需要,因为只有感知力才能唤起对人的洞察力。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进行美育教育。小学生的年龄大都在6至12歲这个阶段,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要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其教学手段要更加形象、直观,教学氛围要别具美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热爱音乐。
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方面,教师应该将音乐教材了然于心,结合每位学生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设置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充分展现教材的旋律美、节奏美、词曲美。在音乐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感知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音乐中感受其艺术魅力。另外,小学生具有强烈的追新求异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特性以多变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充分参与到音乐教学中,
2、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3、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的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4、发掘培养想象能力
音乐蕴含的艺术是模糊的、抽象的、具有创造性的,这样学生对于音乐曲目的审美想象空间特别大。音乐作为人文技术,能最直接地表达情感。音乐欣赏就是想象学习演唱技巧和音乐情感是怎样巧妙结合的,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曲目传递出来的美,进而创造美。审美想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起“桥梁”作用,也就是将音乐审美从抽象感受具化为形象感受,通过审美想象,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中,对音乐进行重塑,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5、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审美评价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审美属性、审美价值所做出的判断。评价包括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的反应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教师、学生和课堂教学信息过程中的信息传播与反馈,教师、学生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
6、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的情感而起伏变化。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气质、形象、情感等各方面去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从而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为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恬恬.意大利“金币”歌曲大赛的儿童音乐教育观解读[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04).
作者简介:
阚姣,出生日期:1977年,性别:女,籍贯:安徽合肥,单位: 辽宁省 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小学, 职称:小学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