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的建设途径

2018-09-26闫钰

现代交际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服务质量社会保障信息化

闫钰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劳动保障部门也受到极为深远的影响,将信息化建设当成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只能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本文结合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技术管理的相关工作,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管理建议,希冀创新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发展途径,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城市劳动 社会保障 信息化 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251-02

当前我国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更新着人们的思维认知,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职能部门也应当将信息化建设当成全局发展中的重要决策,能够加强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更新发展思路与管理理念。所以在新时代开展工作时,工作人员必须准确定位,能够有效推动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劳动信息保障信息系统发展方案:

一、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1)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应用技术分析。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J2EE技术与其他中间产品不断发展的同时,我国正以数据为核心,以加强在线事务处理为标志,有效地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并且趋向于三层架构。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降低发展成本,应用软件复用率也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对三层架构的中间环节进行固化,通过有效分析客户需求,雾化并开发新的服务器终端,例如数据访问等。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应用系统主要采用的是C/S和C/S/S混合结构加强,内部工作站与服务中心有效连接,劳动就业系统采用的是B/S/S三层架构,从而满足多样化与分散性的客户需求。

(2)采用五保合一。五保合一指的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根据由高至低的标准进行基础数据库共享,同时包括个人信息库与单位等。通过统一权限管理与登记、统计查询等公共业务有效处理人员与单位参保时产生的五险信息变化,从而形成必要的联动关系。

二、以信息化建设推动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创新发展路径

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劳动力水平逐渐提高,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政府部门应当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加强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才能够促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

(1)公共开发人才服务信息系统。推行金保工程建设时,应当开发劳动力子系统,加强人才服务信息系统的有效建设,能够将劳动者的个人信息与就业登记、失业登记、政策享受情况与就业扶持等各项信息融入系统中,实现网上就业申报与审查各项服务功能。加快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应当有效推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劳动用工备案关系领域应用建设,加强各项关系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形成一体化管理系统。

(二)健全机制促使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

各地区应当加强统一与专门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并且设立相关管理机构,将其分散在各部门的技术力量进行整合,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统一管理与协调,能够为金保工程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促进信息化建设的统一与完善。需要各地区信息化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业务管理部门与经办机构进行紧密协作,通过分工明确,共同发展推进,形成良性互动的同时,加强技术业务的双向促进。

三、加快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有效推动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有效发展。要想提高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水平,进行精确化管理,首先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1)坚持高起点。在信息化时代下,实现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能够与城市建设采用相同的发展目标,将眼光放长,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目标,有助于做好战略性规划,从而应用信息技术,满足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能够紧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有效面对未来的挑战。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完善自身信息特色资源库,能够加强资源的共享使用,通过建立远程培训与电子政务、便民服务与系统预警等多项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信息落后于网络问题等。

(2)坚持高标准。目前,我国紧密结合国家与信息化工程领导的决策要求,有效实施金保工程建设,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明确具体决策要求与规划措施时,也应当充分重视网络建设的高标准,通过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立统一规划的应用管理平台,在网络平台上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防止出现人才资源流失等问题。以便于检索的信息数据库,及时有效地更新,加强对软件的开发与关注,通过软件开发与应用满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多元化工作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标准有助于简化工作环节,规范业务管理流程。从而促使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民众与企业带来便利服务的同时,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

(3)坚持高水平。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也并不是一项简单操作的工程,需要各项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以及社会与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所以政府与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成立高权威、高层次、高专业结构的信息化建设队伍,有助于推动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发展过程中,能够坚持四要原则规范管理的同时坚持市场化原则能够满足多元化市场的发展需求,进行利益驱动,通过坚守行政原则,并且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有效推动,通过强化职能责任,实现高效率服务。

(4)坚持高效率。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当引入创新型系统,例如系统预警与宏观模拟等应用系统,有助于颠覆传统工作理念,使生产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有效实现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就要加强政府相关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通过大力推广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业务网上办公模式,进而提高政务系统功能,有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同时加强网络化办公,能够使百姓公开监督政府职能工作,有助于加强权威性,获得百姓信服,从而提高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通过完善网络办公系统应用,提高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系统的整体功能,有助于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的有效提高。推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时,应当积极应用社会上的公共信息资源,建立更具权威的、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型数据库,有效使资源整合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想推动城市劳动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服务内容,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使人民群众能够公开监督行政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强工作管理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高标准与高规划,进而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刚,王东岩.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薛晓东,黄瑞丽.信息化中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3]关信平.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1-9.

[4]刁俊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及路径选择[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7(5):86-90.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服务质量社会保障信息化
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实践研究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