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级观点视角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2018-09-26解梦丹
解梦丹
摘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级观点中国化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现。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正确把握人民的需要同社会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认识人民需要转变的新特点,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用不懈奋斗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 社会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级观点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205-03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的新判断。这一新判断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级观点来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重大转化,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新时代,适应新时代,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民需要层级的上升与更替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前提
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曲折上升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层级观点为理解掌握这一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三个层级
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础的需要。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级:生存、享受和发展,其中最基础、最初级的一层就是生存需要。这也是人从事社会生产的原动力。“人们首先必须是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2]为了生存,为满足这一最基本、最初级的需要,人必须从事社会生产。
享受需要是人更高级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时,生存、温饱就不再是人们奋斗的主导需要,而是向更高级的享受型需要转化。这时,人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条件而从事社会生产。
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级需要。仓廪实而知礼节。满足了人的享受需要后,需要升级转化的过程仍在继续。人的需要将向追求自己的发展即智力、体力、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转化,即这一转化进程最终会持续到最高级的需要——发展型需要。这时,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全面自由发展而从事社会生产。
要強调的是,高级需要的上升与更替不代表低级需要的消失,而是低级需要退居二线,更高级的优势需要上升,代替低级需要而成为主导需要。
(二)人民需要层级上升与更替的原因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决定生产。需要是人的需要,其产生、发展及满足,必然导致人的活动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的需要是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需要是生产的前提。同时,生产为需要提供物质基础和实现条件,需要不能脱离生产而存在。
生产是需要上升与更替的基础。当生产适应需要时,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就会充分释放,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发展了的生产在满足人民需要的同时又为人民新的更高层级的需要创造了条件,从而形成一个“需要——生产——更高层级的需要——更先进的生产”这样一个循环往复、渐进发展的过程。反之,当生产与需要不适应时,就会抑制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从而阻碍发展,影响了需要层级的上升与更替。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需要上升与更替的重要前提。上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错误地把阶级斗争作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错失了十余年的发展机遇,人民温饱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需要被压抑在最初级、最基础的生存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准确定性,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了持续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从GDP人均几百美元的贫穷社会一步步上升到人均8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的前列。人民的需要从改革初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生存需要主导),转化为当前“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享受和发展需要兼有,享受需要成为优势需要、主导需要),实现了需要层次的上升与更替。可以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使生产适应了需要,为需要的上升与更替创造了条件。
(三)新时代人民的需要上升与更替的特点
“软硬兼有”“刚柔并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在诸如“吃、喝、住、穿”这样的“刚性需要”被满足后,又催生出更加凸显主观色彩的获得感、归属感、安全感、尊严感、幸福感等软指标、“柔性需要”。同时,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存在,决定了满足“刚性需要”、硬指标任务仍然艰巨。
高质量、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4]这八个“更”,充分阐述了人民需要高质量、高标准的指向。不再是关注有没有,而是更关注多不多、好不好。比如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之所以广受赞誉,就在于它们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快捷便利,在更高标准上满足了人民需要。
多元化、多层次。四十年的发展让人民的需要有了更多的选择。“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5]天眼、天宫、悟空、墨子、蛟龙、C919大飞机等这些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代表被人们关注点赞,《战狼2》《红海行动》等影视广受好评,就在于它们在不同层次满足了人们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方面的需要。这一切,充分说明人民的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逐渐趋于主导,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高质量、高标准的特点。
二、人民需要的进一步满足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时代,人民需要的上升与更替既是判断依据,又是奋斗目标。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出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一)发展仍然是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指出:“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6]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它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人的需要转变离不开现实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低是人的优势需要更替的根本原因。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对我们就不重要了。我们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但论人均还处于世界70名以后。我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没有变,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不能变,继续推动发展仍然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但是这个发展并不是齐头并进、一线平推,而是有重点的,这个重点就是在致力推进发展的同时以更大的力度解决矛盾更突出、更紧迫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主要是发展的横向层面的问题。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领域内部不平衡。这五个领域中,经济发展一马当先,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相较而言发展较慢,生态领域的差距会更大一些。具体而言:
经济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阶段,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急剧升高,实体经济方面以及经济创新还有待提高,东西部、沿海和内陆地区差距依然不小,同时,经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发展不可持续的不平衡状态还有明显问题。
政治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逐渐完善,民主政治发展渐趋完善,但保障人民的政治参与广泛度和持续性方面亟待提高,城乡人民政治生活差距依然存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民的政治素养,完善制度体系。
文化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自信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了极大的增长,文化软实力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加多样丰富,但意识形态、西方的文化输出仍旧复杂多变,人民的精神文化安全面临新情况。
社会方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结构随之转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但社会矛盾出现新的问题相互交织,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精准扶贫脱贫还在进行当中,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方面仍有许多短板,建立在良性橄榄形社会结构上的公平正义分配格局有待形成。
生態方面,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东西部、南北部资源环境的合理使用以及使用过度之间矛盾的问题,这也说明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阶段“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7]的达成任重而道远。
(三)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发展不充分就是发展的纵向层面问题,也就是发展不足。体现在发展总量不够充裕、发展程度尚不够高、发展态势不够稳定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方式有待充分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我国的经济增长重心已经逐渐从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土地优势、资源优势向科技优势、质量优势、服务优势转变。但是要认识到,这只是转变趋势,尚处在起步的初级阶段,能源消耗和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依然有很多困难和挑战。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更充分的推进。法治是社会道德底线的最后防线,当前我国的法治体系已经渐趋完善,但制度与实施二者之间还承接得不够顺畅充分。“有法可依”做到了,但“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仍然需要进一步充分落实。这是我国迈向一个成熟稳定、制度完善的法治化国家的必经之路。
第三,精神文明需要更充分的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也要与之相辅相成。而不可否认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两条腿”一条快、一条慢,一条粗、一条细,无法满足人民更高的精神追求。同时,精神文明不充分也会反过来制约物质文明的充分发展。
第四,社会民生事业需要更充分的发展。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等人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人民需要层级的上升更替,对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蛋糕如何做大分好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五,生态环境需要更充分的改善。随着社会整体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相关法律的逐步完善,我国近年来已经在生态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更多的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人民出行生活方式的转变,都使得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意识更加深入人心。但生态文明建设相较于经济建设差距还很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还未完全扭转,要建成“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不充分又在加剧不平衡,因此,这两方面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交织的,不可以片面地一分为二,而要系统筹划,整体推进,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需要的转化
人的需要是生产的内在因素,是一切实践活动的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8],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需要的转变,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9]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人民立场,虽然只有数字之差,但后者更加凸显人民立场,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体现出了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高度关注人民的新需求,着力满足人民的新需求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出发点。
我国现阶段的供给体系虽然产能强大,较好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但是大多数只满足了低层次、低质量、低标准、低价格的需要。这就出现了供给结构不适应人民需要的新变化的问题,不是产出的量不够大,而是产出的质不够好。人民不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更加注重满足于品质和服务的享受需要。其次,由于我国地理位置以及区域发展程度不同,每个人的发展起点、速度、空间、目標等方面都存有差异,因此人民内部对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和需要层级的上升与更替还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再次,随着社会各领域不断发展,人民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广泛。而人民的需要种类越来越多,类别越来越细,就能体现出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人性化、现代化、便捷化。
因此,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需要的转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经之路。
(二)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新时代,人民的需要层级发生转变,需要水平不断上升,要求各领域既要充分发展,把蛋糕做大,又要平衡发展,把蛋糕分好。发展依然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总开关,要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首先要坚持“创新、开放、绿色、和谐、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激发增长动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经济发展体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不断优化完善经济体系。在现阶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使发展的平衡性与充分性有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找对着力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贯穿线,“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10],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创新科技、金融产业、人力资源等领域健康发展、协调共进的体系。再次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归根结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现象,而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就是制度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不科学。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用制度创新来弥补和改进发展理念,激发社会活力,通过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才能使新发展理念渗入到方方面面,使发展走向平衡,实现充分发展。
(三)用奋斗实现人民需要
幸福生活等不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是坐等不来的,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持续不懈的奋斗。
奋斗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满足人民需要,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可以说是新时代的长征路。“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11]再好的政策,再好的方案,没有实干,也只能是一场空。人民是需要的主体,也是实现需要的主力军。必须依靠也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才能继续在新的出发点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奋斗是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基础上的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12]美好生活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但不能人人各自为政。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精诚团结共同奋斗的主心骨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只有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才能既不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又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昂首阔步走在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上。
四、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各领域发展取得成果的集中展现,极大地肯定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凸显出要化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关注人民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除此之外,还要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将是长期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桎梏,要在各个领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经过长期奋斗,逐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促进人民需要的进一步上升与更替,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5][7][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8. 责任编辑: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