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的福音
2018-09-26张天骏
张天骏
摘要:慈善组织,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而中国的第一个红十字会则是与1904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万国红十字支会。而截止到“七七事变”前,无论是各省县同乡会还是红十字会都已担负了救济慈善的重要作用。然而红十字会真正得到长足的进步和体制的发展却是在杭日战争期间。而国际红十字组织也为中国的慈善救援贡献了不可小觑的力量。因此,本文拟探讨饶家驹和他的同僚们所在的中国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是如何在上海战时救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
关键词:慈善组织;红十字会;难民
一、束手无策到井井有条
作为战争期间临时筹备的组织,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对于难民救援和慈善供给并无太多基础和人员储备,而由于难民区概念涉及中日双方主权问题,也在战事初期迟迟无法批准。因此,红十字会只得依靠先前成员团体的收容所收治难民,并呼吁社会各界及外国爱心人士踊跃捐献以共渡难关。
除了沪市逃离的民众外,东北军南撤也将大批的东北难民裹挟至此,而自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不断有船只抵达青岛上海福州等地。上海周边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市民众也纷纷赶至上海,希望上海能够凭借租界的中立身份而得到庇护。
此外,作为少有的几个接纳犹太人的地区,上海本身便受到诸多犹太难民的青睐,而国民党军在前线的失利也使得出人境管控形同虚设,权力管控的空白地带使得德占区约三万犹太难民前往上海寻求庇护,这无形中加大了救护的压力。
随着战事的恶化,难民数量也与日俱增,淞沪会战后,上海沦为一片焦土。官方力量无暇顾及,这时社会组织就成为难民救济工作的主体。但租界的封锁使得难民只能寄希望于红十字会的救济,瘫痪的交通线使得材料和物资的运输举步维艰,大量的难民对于撤离工作的阻碍和救济力量的不足也使得救济团体开始反思自身工作的不足。
未及离沪者还有十几万人,本来要收容如许难民,但是给养一项,已够费筹措,目前交通阻滞,所以“遣送同籍”也已很感困难,不消说再谋作根本的救济了。
自“八一三”事变爆发以来,红十字会等机构共建立了了六处收容所,先后共收容了约七万三千多人。“人数既众,给养浩繁,每月支付,辄以万计”。而由于战时救济管理的有序性被完全打乱,收容所和救济团体的统一便成了难以奢望的事情,事实上仅仅是在收容所之间,难民们的生活状况也有着悬殊的差别。根据红十字会档案密勒氏记载新闸路收容所的情况:
难民们在泥泞里、垃圾里蜷伏着,苟延着……没有家具没有卫生设备,只有一点洗澡水还有一所容纳一千人的房子
可以看出,虽然红十字会对于难民的救济四处筹款,但由于难民数量的庞大以及对战争的未准备,上海的难民在会战初期是处于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而作为战时收容所的建设,也因远超于预设的承载而拥挤不堪。
这时,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作为国际性组织的优势便凸显出来,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战时对外求援的重要途径,其善款筹集来源广泛。饶家驹先生也以救济会主席的身份赴美寻求罗斯福总统的帮助救援。这样的身份使其能够将大量外国善款引入中国,根据统计,七七事变爆发一年后,饶家驹神父已在美国凭借一碗饭募捐活动募集共计百万美元。这对于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民来说,无疑是天降福音。
在善款支援的推动下,难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小的提升。1938年初,难民救济委员会视察组订立收容所建立标准及餐饮、卫生等多项标准以改善难民给养。以饮食为例,难民给养标准及膳食制法确立,每百人给养约为十八磅,主要为米豆麦、蔬菜以及油盐柴等用品,而若遇到蔬菜短缺的情况,也有菜汤等佐餐补给。而服饰订立标准则确定了利用工厂废弃布料为难民制作服饰的方針。这些标准的确立使难民的生存状态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虽然死亡率较平常人来说仍然居高不下,但其也有了沐浴和深入治疗的机会。
而大量的难民并不能只借于简单的救济。为了彻底解决沪市难民居高不下的问题,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决定采取“开源节流”的方法。
一是利用其社会资源网逐步运送难民至后方修养。由于仅存的交通网需要供给军队输送,因此红十字会为难民书写委托介绍信,或“以书信、电话、亲往接洽者,日有多起”经红十字会运输至后方的难民近十万,这对于前线工作的缓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开展难民生产与教育工作。战事爆发两月后,沪市难民数量已经从顶峰的十七万人降至十五万,但仅凭救济,仍会不时出现善款枯竭的局面。而难民群体中约有三到四万人为青壮年劳动力,其中还有工厂专业技师,但由于租界的封锁,难民在租界外工作风险极大,势必会遭到轰炸和扫射造成生命威胁。
而进入十一月难民区主权问题与租界开放问题解决后,红十字会也可以在地区建设厂房的许可,这无疑为难民工厂及生产创建了有利的条件。
二、结语
总之,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虽然是迫于高危的战争环境而临时组建的机构,但其在饶家驹神父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仍然对上海难民救济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后世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崔龙健.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刘敏.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地区战争难民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救济难民的根本方法[J].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37,29.
[4]丁倩.上海国际救济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5]孙武,龙锋.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救济会工作报告(1937年8月—1938年2月),民国档案[B].1998,01,27-38.
[6]崔龙健.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研完[D].苏州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