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废气脱硫系统的安装设计
2018-09-26张广彧
张广彧
摘 要:IMO对全球区域的船舶限硫排量要求的生效日益接近,船东需提前了解减排方法并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分析船舶废气脱硫系统的设计流程,并对系统安装设计的要点进行归纳与研究。
关键词:船舶废气;硫排放;安装设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6.187
1 前言
根据MARPOL公约附则6修正案的要求规定:在排放控制区域(ECA),2010年7月1日后,燃油中的含硫量须低于1%;2015年1月1日后,燃油中的含硫量须低于0.1%;而在非排放控制区域,2020年1月1日后,燃油含硫量不得超过0.5%。
目前,应对低硫排放要求的主要有两种方法,使用低硫燃料或加装废气处理系统:然而,低硫燃油的炼制成本问题导致其价格远高于普通燃油,因公约的实施,预计会在2020年前后造成低硫燃油的价格大幅上涨,给船东带来较高的运营成本;加装船舶废气脱硫系统后,可继续使用重油,且满足IMO的废气排放标准,是一种可靠的应对方法;随着脱硫技术的日益完善,脱硫设备生产厂家也日渐增加,购买设备及安装成本将会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也是眼下最经济的选择。
2 船舶废气脱硫系统
目前市场上厂家处理原理方式上可分为干式法和湿式法:
干式法一般采用氢氧化钙作为吸收剂,与烟气中的硫化物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设备体积较大,不适合船舶上使用;
湿式法直接或间接使用海水,利用海水天然的碱性,且对于航线在海水的船舶,海水充分的天然优势,使得湿式法处理系统在船舶专业上发展较快;湿式法又根据直接使用海水或是淡水作为吸收剂,分为开环系统、闭环系统以及二者可切换的混合式系统;因开环与闭环系统在功能用途上各有优缺点,目前市场上厂家多设计为混合式系统。
混合式废气洗涤脱硫系统主要包含以下设备:洗涤塔、循环柜、处理单元、控制与检测系统、以及各类泵及储存柜等。
开环系统工作流程为:由海水升压泵于海底门或海水总管上取海水,直接送至洗涤塔进行吸收反应,反应后的废水经处理单元处理后直接排出舷外,或由处理单元处理后排出舷外;
闭环系统工作流程为:循环柜内的碱水由升压泵,送至洗涤塔进行吸收反应,反应后的废水流回循环柜;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循环柜内碱水PH值会降低,此时由处理单元处理后排出舷外,再由加药单元将高浓度碱液注入至循环柜内,完成混合。
3 废气洗涤脱硫系统安装设计
废气洗涤脱硫系统布置范围较广,且洗涤塔体积庞大,给安装设计带来不小的困难。现公约尚未生效,多数船东采取观望态度,因此在新造船设计时,可先预留好设备安装位置及接口方式,以便后期加装;对于营运船舶的加装,可先进行3D扫描,留好实船环境模型,作为改造设计的基础。
系统的整体布置如下:主要设备洗涤塔布置在船舶烟囱内;循环柜、处理单元及加药单元等可根据实船情况,布置在机舱上平台或烟囱内;海水泵等布置机舱底层海底门附近,以保证系统取水正常;电气与控制箱可安装在集控室附近,便于船员操作。
洗涤塔与排气系统的设计:洗涤塔串联连接在排气系统管路上,并设置旁通阀门,应对洗涤塔突发故障情况下,排气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要优化排气管路走向,安装废气洗涤系统后,保证排气背压满足柴油机厂家的设计要求,否则考虑额外安装风机,保证排气顺畅;如多个柴油机共用一个洗涤塔但单独使用时,需要设置隔离阀,放置烟气倒流损害未工作的柴油机,如多个柴油机同时运行,则需要设置烟气汇集装置。
洗涤塔的布置,除满足几何安装空间以外,还要保证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空间;另外,因洗涤塔本身质量过大,应对船体结构强度进行评估,可对其安装平台结构进行加强;又因其设备本体高度原因,建议在适当位置增加横撑,减小因振动对设备的损害。对于营运船加装系统,需要考虑加装改造对空船重量重心的影响,此外,还要考虑设备的吊运方式,需要合理布置工艺孔,保证吊运安全。
循环水系统的设计:为便于安装设计,循环柜与循环泵等应尽量设计为单元模块式,以减小安装空间,便于布置;循环水管路、阀门及附件等应选用耐腐蚀材料,或有耐腐蚀涂层;另外,需要设置换热器,保证循环水进入洗涤塔的温度满足设计要求;另需足够的空间布置处理单元,经处理过的循环水通过独立的舷外管排出舷外,或经由处理单元的旁通阀直接排出舷外;排舷外口位置要远离海水吸入口,且排舷外管上要有取样装置。
海水系统的设计:对于开式运行,最好为洗涤塔设有独立的海水泵;如共用海水泵,需要计算海水泵的排量满足各系统在最大工况下使用量;對于营运船加装,还要核实海水总管以及海水阀箱有效流通面积,保证其满足海水使用总量;此外,需要设置过滤器,海水经过有效过滤后方可进入洗涤塔。
加药系统的设计:根据脱硫药剂的种类区分,目前较常见的两种方法为钠碱法与镁基海水法,分别使用NaOH溶液或MgO。对于钠碱法比较重要的问题是碱液的注入、储存及驳运:需要根据船舶柴油机废气排放量、船舶航行路线等因素,计算碱液需求量,从而确定碱液储存舱柜容积,并设置透气,测深及溢流管路;在主甲板以上设置碱液注入通岸接头;在储存柜出口端设置快关阀,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立刻切断管路;此外,储存柜及加药泵等周围,需设置集水围板,及独立的泄放管路,已回收泄露出来的碱液。
镁基海水法通常是使用MgO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因此需要布置配置系统,一般会由厂家设计为包括配比、搅拌、存储及供给的独立单元。还要考虑到干药粉的存储问题,存储场所需设置机械通风。另外,针对化学药品的危险性,必须在配置单元附近以及存储场所设置相应的PPE设备,以及涉及化学药品的MSDS文件。
电气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应在本地设置独立的系统控制箱,并在集控室设置同步的远控屏,用于整个系统的供电及监控,主要的监控点包括废气的进出口温度、压力等,各旁通阀门的开关状态,以及排舷外的循环水PH值等参数;针对营运船加装,需要进行电力负荷计算,确保满足用电需求,在主配电板上增设空压开关;同时明确与原船电气系统的接口方式,如机舱公共报警系统,船舶GPS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