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生成机理及发展路径探讨

2018-09-26朱雁春杨巧媛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多样性

朱雁春 杨巧媛

内容摘要: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使得现代服务业业态发展也变得多元且繁荣。现代服务业业态的发展基于生态视角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选择淘汰机制,需要从企业内部和市场环境外部来考虑如何适应环境。本文基于生态视角对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生成机理及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构建了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与业态生成的logtstic模型,验证了现代服务业业态集聚与业态多样化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生态视角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生成机理及发展路径。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态 生态视角 多样性 市场竞争环境

理论分析

(一)现代服务业业态生成及发展

服务业分工和市场细化将推动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同时也为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伴随着社会分工及市场细分逐步由行业之间转至行业内部,行业细化及专业分工则越来越明确和具体,整个服务行业的市场范围进一步得以延伸和拓展,服务的形态也逐渐呈现多样化色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产品迭代更新的速度,产品受众的年轻化以及营销方式的多种多样也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使得现代服务业业态发展也变得多元且繁荣。现代服务业态在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和竞争强度迫使企业进行内部业态的创新与变革,企业内部创新机制加上企业决策者改革精神加快企业探索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创新生态发展路径。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深化与业态多样化分析

业态的多样化,指的是行业业态通过多种方式不断衍生更多新业态且多种业态并存于市场中的特征,它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结果,同时也是企业在积极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而不断提高本身竞争力及提升竞争优势的表现。

现代服务业业态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要求服务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有差异化的思维来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从本质上来讲,服务业态的多样化要求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实现自身产品或服务不断细化,并有别于市场其他同类型产品及服务。另外,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业态的生成与发展。集聚度逐步提高,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资本、人力、技术等要素也加快集聚,创造了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该区域的资源集聚程度越高,其经济环境也相对越为发达,分工水平和市场细分程度也越高,这对于企业实现创新生态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因此,集聚的深化促进了更多样化的需求,业态伴随着集聚深化而逐渐多样化繁荣。

图1是关于现代服务业业态发展过程中集聚深化和业态呈现多样化的平面模拟图,从图中线条发散的脉络能够很清晰的看出:新业态在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使得每个单位面积内的业态密度逐步加强。伴随着现代服务业产业的集聚发展,产业集聚的同一市场的规模能够支撑新的业态,借助变异、分叉、融合等多种方式生成的业态,使其变得更加多元,现代服务业业态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

(三)现代服务业业态选择分析

生物进化的法则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商业竞争亦是如此。基于生态视角,现代服务业业态的选择是需要考虑市场竞争环境的多种因素,包括竞争企业及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核心资源,把握市场机遇,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在某一特定区域市场竞争范围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之间都有存在交叉的地方,市场的需求會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加,逐渐地交叉的点会产生分离,产生该部分的专门营业形态,该种营业形态的生成正是经过环境选择才得以生存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环境选择的结果。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在市场环境影响过程中逐渐产生的,适者生存,其中只有适应市场环境的那部分才得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业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化,市场环境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淘汰机制。

如图2所示,基于生态视角,现代服务业业态在借助变异、分叉、融合等多种方式进而实现经营方式的变化,同时在市场环境“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选择淘汰机制下实现产业集聚,最终又导致经营方式出现变化。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服务业新业态产生的过程,意味着产业在市场竞争环境的生态链中创新发展被选择的过程,而这种业态的经营模式及如何进一步发展都是不确定的,它需要进一步适应市场选择淘汰机制,或者打破原有机制创造适应自身发展的企业、行业标准。

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与业态生成模型建立

(一)集聚深化的logtstic模型建立

1998年,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波特指出,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是从萌芽-演进-衰弱的过程,基于此,笔者可以认为,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与业态的生成构成了一条生命周期曲线。为准确描述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的过程,本文借助了logistic增长模型。模型假设与推导过程如下:

模型的假设条件。假设1(H1):设Y=y(t),它指的是现代服务业在集聚发展过程中在某一特定时刻(t)的产业规模,其中,t指的不单代表时间,也包含了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规模的企业数量、企业技术水平、企业投融资程度、企业创新集成等要素。

假设2(H2):在某一特指的时间或区域范围内,当集聚企业的各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原材料等条件也既定的情况下,该区域内的产业集聚水平有一个最大值N。

假设3(H3):方程式的左边r(y)代表的是某一既定地域集聚产量在该阶段的增长率。假设r(y)=r-ay,线性方程,表示集聚产量的增长率会随着集聚产业规模的增加反而下降,两者成反比例(负相关)关系,当y=0时,代表的是产业集聚的自然增长率,当y=N时,代表的是在既定条件下集聚产量的最大规模,此时不再往上增长,r(y)=r(N)=r-aN=0,得出a=r/N,于是得到产量集聚的增长率方程为:

根据构建的集聚模型,鉴于推演的过程分析,在某一既定时间和区域内,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的规模是由该阶段集聚的最大容量N以及增长率r所影响的,N值增大,意味着集聚产业所在的地域范围拥有可利用的资源条件比较丰厚,r值增大,说明产业在该区域内集聚的增长速度正在加快。

(二)集聚的演化曲线和深化阶段的划分

将得出增长速度的曲线拐点,将其带入上文建立的集聚方程,可得 ,得到增长曲线上的两个拐点(t1,rN/6),(t3,rN/6)通过曲线的实际图像(篇幅所限,此处省略)能够得出服务业集聚演化的几个时期:在萌芽期,0

现代服务业集聚与业态多样化的实证分析

(一)集聚体内业态多样性的实证分析

样本选择与描述。基于生态视角,产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存在着类似于生物体的“形成-发展-兴衰-演替”的过程,单一的企业或者产业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逐渐减弱,企业与产业的集群在一定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会使得市场呈现多元化生态发展的格局。从构建的logtstic集聚模型推导过程来看,产业集聚和业态的多样性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本节选择了餐饮行业的商业集聚为例,随机选取了北京某一城区内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商业中心,实地调查了以点辐射的周围半径500米以内的餐饮业态单元数量,同时了解了该地域范围内的其他服务业业态数量,比如连锁酒店、银行网点、商务楼宇、影视电玩娱乐点、旅游景点、商务大厦、中小型企业等。

实证结果。本文借助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描述了现代服务业各行业的业态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统计的数据和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连锁酒店、银行网点、商务楼宇、影视电玩娱乐点、旅游景点、商务大厦、中小型企业等数量呈正相关关系,从数据来看,其相关系数一般大于0.5,因此相关性比较高。从样本中的数据也能够得出的结论是:餐饮服务业态数量较多的地域,相应地,该地域范围内的零售业态与银行类金融网点、逛街娱乐等配套的业态也相对较多。同时,随着集聚区域内的企业数量的增多,企业之间的分工也会更加明确,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因而便会出现更多不同的营业形态,而城市商业中心(CBD)恰好是现代商业集聚区的典型代表(篇幅所限,相关性分析表省略未列出)。

(二)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实证分析

为了方便计算,本文对式(4)进行变形,令,得到,模型中有3个参数N、b、r。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选择了交通运输行业、仓储和邮政行业,批发与零售行业,住宿与餐饮行业,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等五个行业的增加值,作为分析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的对象。关于现代服务业集聚演化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上文导出的t1、t2、t3的计算方法,且,可以得到,再依据b、r值,得出: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t1、t2、t3分别是58.20、65.64、76.77;批发和零售业的t1、t2、t3分别是58.50、65.12、75.21;住宿餐饮业的t1、t2、t3分别是58.12、65.21、76.35;金融业的t1、t2、t3分别是63.21、69.32、77.21;房地产业的t1、t2、t3分别是61.23、69.17、76.32。根据上述生命周期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交通运输行业、仓储和邮政行业,批发与零售行业,住宿与餐饮行业等三大行业尚处于集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正在由成长期迈向成熟期。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的集聚演化已经迈入了成长期阶段。以上的实证结果证明,现代服务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集聚,基本都演化到了成长期的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当前服务业业态之间的竞争处于高强度、激增长的阶段,此时促进业态创新以增强自身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是打破竞争僵局实现企业盈利的重要举措。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本文构建关于现代服务业的logtstic集聚模型,对服务业新业态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基础上运用实证验证了集聚与业态多样化的关系,得出结论:

产业集聚和业态的多样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在某一特定区域市场竞争范围内,不同企业之间、不同产业之间都有存在交叉的地方,市场的需求会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进一步增加,逐渐地,交叉的点会产生分离,进而产生该部分的专门营业形态,该种营业形态的生成正是经过环境选择才得以生存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环境选择的结果;现代服务业在集聚演化过程中,内部业态在每个阶段呈现出的特征都存在不同。业态的多样性发展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随着服务行业集聚度的提高,在集聚水平相对高的区域内会形成多种业态共存的生态系统。因此,在现阶段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服务型企业应不断创新、提升自身技術与服务水平以赢得市场机遇。

(二)建议

企业的创新意识和产品与服务创新的能力能够推动行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链,使得企业能够在各行业领域内成为服务业新业态的开拓者,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基于宏观视角提出以下建议:

重视现代服务业业态发展,建立对其的基本认识。目前,关于业态发展的统计制度与口径仍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随着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有待改进,再加上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体系仍有差距。因此,为了直观、准确地反映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加快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构建现代化的产业服务体系,建议政府建立对现代服务业业态集聚与创新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并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先建立起衡量服务业业态发展的相应指标体系,并基于该指标体系的反馈,引导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

鼓励服务型企业创新,构建良好的推动新业态发展的政策环境。一方面,建议政府设立专门的创新引导基金,打造创新创业生力军。首先,政府为促进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创立专门的业态创新引导性基金,鼓励企业进行创新,勇于尝试,大胆突破原有技术限制,包含失败风险补偿,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相结合才足以激发企业创新的热情与活力。其次,借鉴国外发展良好的全新业态,先行试点,敢于为先,有效结合国内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相应地予以调整,鼓励国内的企业向国外先进的业态学习,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创新。最后,地方政府部门应出台有力政策鼓励大众和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尤其注意对处于初创期的中小型民间创新企业的关注与支持。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政策手段,营造适合业态多样化发展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基于生态视角,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为现代服务业业态实现生态发展提供良好的动力。地方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打破地方性的经济封锁以及资源性垄断,并鼓励专业性的服务型中介机构发展,如科技咨询服务、项目管理、产权交易等分工明确的市场化专业性质的企业,能够有效的做好专业型服务,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公正性,为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的良好发展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进一步优化集聚环境,促进服务业业态的多样性、高层次发展。为进一步发挥集聚区域内的知识与人才的溢出效应,优化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建议有三:一是推进集聚区域内服务行业的配套设施的建设,支持配套型产业的发展,合理地对集聚区域内的配套型产业进行规划与设计,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发展构建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二是制定差异化集聚策略,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区域的不同特点明确重点发展的行业领域,科学且合理地规划核心发展区域。三是积极发挥地方产业集聚优势,加快建设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优化空间布局,促进服务业新业态的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1.雷瑾亮,王海花,王延峰.融合生态学观点的业态与业态创新:兼论与商业模式的比较[J].上海管理科学,2013(12)

2.李飞.零售革命[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李文秀,谭力文.服务业集聚的二维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以美国服务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4.途宇铎,于娇,刘海洋.集聚经济是否影响了企业生命周期—基于企业退出行为视角[J].财经科学,2013(10)

5.赵海俊.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关键领域探讨[J].商业时代,2011(22)

6.王光辉,刘峰.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2010(26)

猜你喜欢

多样性
浅析阿拉伯语初级阶段听力教学材料的选择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