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2018-09-26周奕
周奕
內容摘要: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后,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新常态下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能够合理引导农民向城市转移,也能够对农村消费的扩大带来积极影响。文章首先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就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并且通过实证方法证明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消费
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开始涌入城市,并且对城乡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农村人口通过劳动力转移实现经济增长,进而影响其消费模式与消费水平。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劳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前提,以此满足其生活上的各种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原因比较复杂,其中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状况有着重要联系。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开始进入迅速增长阶段,但是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第一,消费主体方面,我国农村居民所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较大,但是其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有较大发展潜力。依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统计结果表明,2016年全国人口中农村居民所占比例为47.4%,但其对应的消费支出只占13.62%,因而农村消费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二,消费水平方面,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且增长潜力超过城市居民。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表明,自2005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己从2005年的45.6%下降至2016年的36.3%,并且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在逐渐缩小。从中可以得出,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用于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不断增多,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如图1所示。
第三,消费结构方面,在代表消费结构升级的“交通和通讯”、“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我国农村居民在这些领域的消费依然较低,有着较大发展空间。依据相关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07年底,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用于交通和通讯方面的资金比例为10%,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占9%,文教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占7.1%,且和生活必需品相比都处于较低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根据经济发展经验可以预测,未来新兴消费在农村居民消费中的比例将不断增加。
此外,从表1可以得知,2007-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在各领域的消费占生活总消费比重与城镇居民相比,其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地区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这和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存在一定关系,从而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会对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产生明显影响,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一)劳动力转移通过“媒介”作用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
相关研究发现,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带回资金流的同时,也进行着无形的信息传递,这些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外出劳动力在城市生活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城市居民消费观念、消费模式的影响。而他们回农村的时候会将这种消费习惯与消费思想带回,并且会对留守农村的居民产生“示范效应”。而这种模仿和示范效应,对提升农村地区消费总量和优化消费结构有着重要意义。相关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达到3.2亿,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会保持持续增长,2016年在我国农村地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所占比例与30年前相比上升了20.5%;交通通讯消费则增加了25.3%,健康和旅游方面的消费增长也较明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农村居民对子女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逐渐重视。
(二)劳动力转移可以改善收入预期进而提高消费水平
消费不仅和当期收入有直接联系,并且未来收入也会对当期收入形成直接作用。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持续发展,福利制度的不断解体,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方式的改革,人们的消费思想也出现了明显转变。我国居民渐渐从无风险预期的消费者发展成风险预期不断提高的消费者,其消费行为也从短视性的消费转变为具有前瞻性的消费,未来收入预期成为影响居民当期消费最直接的原因,而预期收入对居民当期消费行为的影响在不断增强,比如分期消费比例在不断增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为其在外打工预期收入水平明显高于务农收入水平,农村居民预期收入的提高会刺激当期消费需求,从而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三)劳动力转移使农村留守人口数量减少进而对农村消费带来消极影响
农村劳动力转移会显著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比如农村人口数量不断缩减,消费需求逐渐下降,从而对农村地区消费条件改善形成不利影响,并且制约农村地区消费规模的扩张和消费结构的提升。许兆春等学者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外出打工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学历高、消费能力强的群体,而留守农村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其消费能力较差,而前者的大量流失会显著影响我国农村地区消费结构的改善。
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和数据说明
根据适应模式理论,农村居民在城市工作较长时间后,其相应的消费观念、行为等会出现明显变化,且和城市居民不断接近,农民会模仿城市消费模式,而其回到农村之后,会明显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一定示范效应。据此,本文建立如下关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经济计量模型:
EXef=α0+α1LABef+α2INef+α3GAPef+α4XPSef+α5TAXef+μef
其中,EXef是e省第f年的農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INef是e省第f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LABef是e省第f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包括向农村非农业转移和向城市转移两部分),GAPef是e省第f年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XPSef是e省第f年的农村人口年龄结构,TAXef是农业税,为虚拟变量,μef为误差项。为了减少异方差等因素产生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人均净收入等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和解释变量人均净收入水平等都摘选于《中国统计年鉴》。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利用31个省、市、自治区的省际面板数据来研究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相应时间跨度为2000-2016年。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物价波动产生的影响,本文依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收入做平减处理,而对直辖市则利用总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代替处理,这样可以为相关数据分析提供便利。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相关系数检验
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各自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不明显,符合实证分析要求。
(三)模型估计
分析结果发现,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等相关模型可较好适用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针对这些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结果具体如表4、表5所示。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依据相关计量结果对比分析所得结论如下:
第一,就地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只有西部地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其他地区的则没有通过,据此可判断出就地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会明显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二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第二,异地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中西部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东部在1%显著水平下都通过了检验,且达到了较高显著性水平。据此可以判断此种异地劳动力转移除了可以通过收入间接刺激消费外,还可以直接对农村地区消费水平的提高产生影响;向东部异地转移的那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向家庭汇款的比例,因此这一群体对农村消费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并且对东部地区消费也起到了一定的刺激和带动作用。第三,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影响最明显,二者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在全国范围内,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影响的作用系数分别达到0.610和0.642,表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每提升1%,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提升6.10%和6.42%;东中西三个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之间都存在明显相关性,且对应的相关性系数都超过了0.6。据此可以得知,为了提高农村地区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地区消费结构,最有效的手段为提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二)对策建议
第一,完善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提供良好的劳动力转移条件,进行户籍制度和医保制度改革,以此为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提供相应保障。
第二,努力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是刺激农村地区消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来实现,地方政府应调配整合各种资源,致力于发展民营企业与个体经济,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其工资性收入。
第三,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其收入的同时,也提高其消费水平。农村居民在城市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而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可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四,改善农村居民收入预期。健全各项政策制度,通过相关政策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而提升农村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的良好预期,从而提高当期消费。
参考文献:
1.苏永伟.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学术论坛,2016(5)
2.冷晨昕.收入来源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6
3.司春燕.新型城镇化中扩大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4.石东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5.黄容.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