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虚拟经济危机的两种爆发形式的研究
2018-09-26马羽彤
马羽彤
[摘 要] 近年来,经济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平复,对全球经济走势影响也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目前经济危机以虚拟经济危机为主,这不同于20世纪的实体经济危机,虚拟经济危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大量资金投资虚拟资本产生的,通过负债消费型虚拟经济危机和虚拟资本投资型虚拟经济危机两种方式表现成新型经济危机。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能够解决负债消费型虚拟经济危机,以及转投资为融资来解决虚拟资本投资型经济危机,提出相关观点并加以探讨。
[关键词] 虚拟经济危机;虚拟资本;供给侧;研究
[中图分类号] F4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7-0121-04
一、研究背景
(一)虚拟经济危机的严重性
2018年2月6日,美国出现2011年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最大跌幅超过6%,收盘跌去1000多点。刚刚企稳不到2天,2月9日,美股再度开启暴跌模式。道指跌超1000点,跌穿24000点。短短几天,美股已跌去10%。美股的暴跌带动了全球股市的集体下跌,中国股市也未能幸免。经济动荡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仅是股民,任何一位消费者、纳税人都会是经济危机的最终利益损失方。回顾1929年“大萧条”,那时的经济危机影响范围还波及不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影响时长也远远不及2007年金融海啸来得深远。例如直到今天,希腊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仍旧困在金融的萧条周期中,经济并无起色。可以说时至今日,经济危机的波动范围与幅度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难以平复。这正是因为以往的“大萧条”式经济危机与今日的经济危机本质上产生了差别。因此学者们需要尽快明晰二者的区别并且明确这两种经济危机的作用机理,最终能从根源上预防它再次发生。“大萧条”式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范围内的危机,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因此无法消耗市面上的大量过剩产能因而引发的实体经济危机。而现在的虚拟经济危机,是因为人们借钱超量消费,或是投资虚拟资产,试图“钱生钱”,通过搭建空中楼阁的方式赚钱,自然泡沫越来越大,最终引发了更大范围,影响力更大的虚拟经济危机。
(二)我国对虚拟经济危机的态度
2017年10月19日,在党的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记者开放日上,在提及中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时,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如果经济中的顺周期因素太多,使这个周期波动被巨大地放大,在繁荣的时期过于乐观,也会造成矛盾的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所谓明斯基时刻,这种瞬间的剧烈调整,是我们要重点防止。明斯基时刻描述的系统性金融危机在文中可以对应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同发生危机的时刻。应对这一风险,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六点举措,从上到下描绘了治理图景,其中对于明斯基时刻的应对是: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风险、经济危机的源头是什么?如何延缓或是规避发生危机?在《资本论》对于经济危机完整性的阐述中不难发现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得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存在,才使得经济中先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的陷阱,从而引发过剩危机。在当代,除了这种形式的危机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由于虚拟资本而产生的经济危机,即本文讨论的虚拟经济危机。虚拟经济危机,李克强总理在发表讲话时曾多次强调应重视企业与个人的“脱实向虚”问题,重视企业家的投资实体经济意愿的下降,大量资金开始进入房地产和其他资产投机领域、资产泡沫愈演愈烈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的定义
要研究虚拟经济危机,首先要明确虚拟经济的范畴,而对虚拟经济的研究首先要回溯《资本论》第三卷,其中的“虚拟资本”即是现在虚拟经济的投资对象。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制度基础上产生的,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形式,其本身并不具有价值1。这一释义在今天显然有了更全面的解释,不仅仅是抵押单等,更应当修正为能在资本市场上出售的任何有价所有权凭证。
虚拟经济的定义根据成思危所撰文章,可以分成三个不同范畴:(1)指相对与实体经济而言的虚拟经济(fictitiouseconomy),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2)指由信息技术发展而带来的虚拟经济(virtual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即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3)指由计算机模拟的经济活动(visualeconomy)2。在此,纵观成思危给出的三个定义,第一个则是我们本篇文章所要探讨的虚拟经济范畴,这样,不仅在学术上更为严谨,而且可以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capital)相对应。
(二)我国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了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中能够找到的最早的研究虚拟经济的文献是邹惠卿于1990年发表在当年第3期《武汉大学学报》上的《世界证券投机市场发展的特点与因素》。在文中,作者将虚拟经济看做是“投机经济”的代替,投机经济(虚拟经济)正日益脱离实际经济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形式,这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世界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可见,在最初的研究中,学者们基本抓住了虚拟经济的主要特征,将虚拟作为一种与金融投机相关联的其价格可能大幅度脱离真实价值的经济形态。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经济形态在理论范畴上与“实际经济”相对立。这种判断与后来比较成熟的虚拟经济概念基本一致。但是,其不足和模糊之处也非常明显,最典型的不足表现为:把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相混淆,以及没有具体详细界定与虚拟相对立的“实际经济”的范畴,以致把“实际经济”、“实物经济”和“实体经济”混为一谈。
目前的研究明確了虚拟经济的五个特性: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寄生性和周期性。同时,对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也进行了划分,成思危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存在五个阶段: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及国际金融的集成化3。邓瑛认为虚拟经济的发展应当是四个阶段:货币资本化、有价证券出现、资产证券化和各种金融衍生产品4。对于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观点层出不穷,但是可以统一的是虚拟经济发展的起点是货币的资本化,其中这部分货币特指在实体经济范围外的“闲置”货币。
(三)虚拟经济引发经济危机的研究
我国学者绝大多数都支持虚拟经济的发展是经济危机的成因之一这一观点,比如王克群认为“我国经济虚拟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实体经济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最严重的是会导致泡沫经济形成,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5。目前,关于虚拟经济引发经济危机并使得经济危机愈演愈烈的研究视角较广泛,王克群认为金融危机的成因包括三点:第一,金融市场過度开放导致了虚拟经济的膨胀,产生了泡沫。第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并且认为脆弱性是金融体系的固有属性,虚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体系脆弱性就越显著,金融风险就越大。第三,政府监管的放松和经济政策的失误,即将经济危机归因于政府自由主义思想的泛滥。但是,更为普遍的观点认为虚拟经济是因为天然有着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水平,从而相对应地拥有着较高的利润率,吸引了投资者,从而引发了滚雪球效应。并且更本质地,虚拟经济因为不符合劳动价值论,底层地想对虚拟资本的投资不创造任何价值,因此投机行为如同21世纪的赌博一般最终一定会在某一时刻产生系统性危机。
三、理论分析
(一)虚拟经济中的融资与投资
为了明确为何虚拟经济的比重增加会渐渐威胁到一国经济的正常运营,这必须从理论源头上对虚拟经济进行研究。首先,虚拟经济是指证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但是不能将所有的证券交易活动都看作是虚拟经济行为。这是因为一方面并非所有的有价证券都是虚拟资本,有价证券交易的同一个过程可能一边链接实体经济,而另一边联系着虚拟经济,因此有些同样的交易对象有时是虚拟资本交易,有时则不是,还有时可能介于“中间状态”。比如不在市面上流通的有价所有权证书就不能算是虚拟资本,或者买卖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增殖,而是为了融资或是调整资产结构,这种有价证券因为其货币资本基本都在实体经济范围内循环,因此也不能算是虚拟资本;另一方面“金融创新”是在不断进行之中,新产品、新品种不断涌现,因此不能断言所有的证券交易活动都是虚拟经济活动。第二,用于“融资”与用于“投资”的有价证券的性质是不同的,因此不能将所有的证券交易活动都简单划归为虚拟经济范畴。融资与投资之间的区别就像是简单商品交换与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之间的区别一样,前者的目的是资本或是商品本身,而后者的目的在于资本市场上的增殖。融资和投资活动的差别在流通总公式中能通过经济学表现出来,若用Ks表示有价证券,则有:
上述二者均可以分为买卖两个阶段。在融资活动中,买方是为了获得证券商品,从产业资本运作中取得利润;而投资活动的买方是为了把证券卖出去,从证券市场中获得利润。融资的买方是为了获得货币资本,投入产业资本获取利润;投资行为的卖方是为了获得“买卖的差价”,获取增量货币是其最终目的。因此可以概括,融资活动是货币资金在实体经济中打转的经济活动,而投资活动是本文中详述的虚拟经济活动,投资活动中所使用的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有价证券即是虚拟资本。笼统地说,虚拟资本只是实体资本的影子,与它相对应的现实资本在实体经济领域运行,而这个实体资本的影子却与实体经济并列在金融市场中运行,能与实体资本一样增殖,甚至是增殖速度远远超过实体资本。市面上流通的有价证券的价值远远高于一个国家所创造出来的总价值,泡沫之危险,风险之大,都使得探讨脱实向虚问题迫在眉睫。
(二)虚拟经济危机的两种类型
虚拟经济条件下因为价值增殖速度过快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所能创造的价值总量从而产生不可逆的泡沫,泡沫不断膨胀最终会引致经济危机。借鉴马克思经济危机体系研究在两种不同环境下发生的虚拟经济危机: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
当经济处于平稳运行时,假设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则有:
表示当资本有机构成不变,且不存在经济危机的冲击时,经济将实现增长率保持不变的稳定增长。
虚拟经济危机之一:负债消费型
但是,若经济中出现了一个外生冲击变量L(用于消费的社会总借贷),则会改变资本价值构成= QUOTE,改变后的资本价值构成说明若想让经济继续保持在g增速率稳定增长,当且仅当其分母新增的外生变量也就是债务L的增长率必须足以抵消C的增长与V的增长之间的差异,换句话说,消费借贷L的增长率必须足以弥补产业投资增长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的缺口。如此,经济增长便能保持持续在g速率下的稳定增长。
上式说明的当处在借贷环境下,经济依旧有可能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危机的潜在威胁似乎可以消除。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资本价值构成不变,必须保证债务L的持续增长,若想实现这点,则必然导致消费信贷的不断膨胀。并且消费债务的增长率要以高于产业固定资本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的速度增长。
随着消费信贷的不断膨胀,信贷的规模最终会远远超过消费大众的收入水平,即信贷规模最终会远远超过公众的偿债能力。经济增长完全依赖于消费信贷的拉动,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未来消费及虚假需求的支撑。但是,信用的稳定与经济的稳定增长密切相关,在消费信贷的支持下,过剩产品要得到消费并创造出需求使得本已过剩的生产得以维继,以使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就必须依赖信贷消费不断膨胀,且对债务的偿还没有遇到障碍。一旦信贷的偿付出现问题,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消费需求便会瞬间瓦解,经济泡沫瞬间湮灭,大量产品过剩的问题迅速涌现,经济危机便以更大的规模爆发。
于是经济周期过程发生转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利润率下降→经济增长率下降→资本过剩、生产过剩现象开始出现→通过信贷债务消费延缓危机→资本价值构成保持不变→生产过剩的实质被掩盖→加大生产保持经济继续增长→进一步促进债务消费→信贷规模逐渐超过收入水平→信用链条断裂→虚假需求消失,大量生产过剩涌现→信贷泡沫破灭→更加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进入下一个经济周期。
虚拟经济危机之二:虚拟资本投资型
当市场上资本有机构成逐渐提高,这代表着固定资本c的增长率要快于可变资本v的增长率,因此一般利润率下降,可以想见投资者势必会更加倾向于市场上利润率更高的投资项目——虚拟资本投资。这是因为虚拟资本投资不需要任何流通环节,不变资本降低到最低,资本有机构成最低、利润率最高,因此虚拟资本会被投资人投资。
据此,资本价值构成将会更改为= QUOTE,通过转移部分固定资本I投资到虚拟资本上的方式,使原系统资本价值构成降低,经济整体重新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利润率,进而获得较高的增长率,此时能够避免经济中的过剩发生,“稳定经济”。
由于在此时经济整体的利润率提高,所以此时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就例如刚出现证券金融市场及房地产市场时,GDP被大大拉动,指标上体现出增长率的大幅攀升。
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流动的资本运动为保持实体经济的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将实体经济中的“过剩”不变资本转移至虚拟经济中,这样实体经济中,因为不变资本下降导致资本有机构成也下降,由此实体经济利润率上升,资本家投资增加导致实体经济增长率g上升。
再看虚拟经济,因经济系统中的不变资本一部分I进入虚拟经济系统,使得虚拟经济中资本供给量增加。假设套利成功,虚拟资本价格增加的同时,又诱使虚拟市场虚拟资本量加速增长,结果虚拟经济的利润率也继续上升,实体经济系统由于有更多的资本被诱使至虚拟经济系统而表面实体经济利润率继续提高。总经济体系统是由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组成的,因此两者的利润组成经济体的总利润同时交替增加,泡沫经济开始形成,且以加速度膨胀。我们可以判断:短期内会因虚拟经济的出现而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使经济进入更加繁荣的阶段。
但由于,虚拟经济本身的利润本质为后进入者的资本投入,而并不是一种真正被创造出来的“真实”利润。换句话说,当因为某次突发偶然事件使得虚拟经济出现断裂,则虚拟经济出现经济危机。
由于虚拟经济资本“回流”到实体使得实体投资增加,实体经济中对不变资本的投资总是先于对可变资本的投资,因此这会进一步使得不变资本c增加,结果资本有机构成又一次被拉高,导致利润率迅速下降,资本家减少投资,导致经济增长率g大幅下降,由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危机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形成全面的经济危机。
这个虚拟经济危机由虚拟经济的崩溃开始,最后引起实体经济危机。或者说,虚拟经济危机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虚拟经济泡沫破灭导致“金融危机”,第二阶段为“金融危机”引发实际经济系统危机,最终演化为整个经济总系统的全面危机。
四、结论
(一)只有供给侧改革才能解决负债消费型虚拟经济危机
通过对第一种虚拟经济危机——负债消费型的分析,我们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当资本从实体经济通过借贷的方式流向虚拟经济的一开始,经济仍能保持平稳增长,但是随着借贷与过度消费的愈演愈烈,经济被透支,用明天的价值完成今天的消费最终会导致经济增长率的急速下跌,产品大量过剩。通过对结论的解读,会发现过度消费在一开始成为了延缓危机的手段,但由于危机的本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因此过度消费在信用制度发展到新的阶段时,由延缓危机发生的手段转变成了引爆危机的根本方法。
追本溯源地看负债消费型虚拟经济危机的源头在于我国的主要矛盾本身。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生活中逐渐体现为生產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在生产端的矛盾是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同质化过高或是质量不能满足消费端需求的问题。这种矛盾在需求端就从过去的有效需求不足,变成了需求不能被满足。从而让这部分“过剩”的资金流向了虚拟经济体系中。
若想解决负债消费型虚拟经济危机,则必须从供给侧入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特地强调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简单地说,就是要抓紧解决“脱实向虚”问题。供给侧改革的要点不在于实体经济中生产产品的数量,更在于生产的产品的质量、异质性以及与需求端的匹配度。产品的数量多寡不能影响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反而有可能变成徒劳的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价值无人买单。产品质量与异质性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于个性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共性逐渐转变为了审美个性。同时,思考过度消费现象的本质,是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的数量少、价格高,并且还有部分西方享乐主义的影子残存在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只有通过供给侧改革才有可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导人们把生活的重点从物质的多寡引导到精神的富足上来。
(二)对虚拟资本转投资为融资可以缓解虚拟资本投资型经济危机
虚拟资本投资型经济危机的本质是因为虚拟经济本身具有滚雪球效应的优势,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可以无限制地压缩流通环节,将资本总公式“G-W-G”简化成“G-G”,将中间中介流通环节缩短甚至是省略,即在虚拟经济中货币产生了“无限增殖”效应,也产生了可以交换成更多货币的“货币”。
伴随“无限增殖”而来的高利润率吸引投资者将资金从实体经济中转移到虚拟经济。但是投资虚拟资本本质上并不是虚拟经济的发展,而只是一种货币资金的空转,通过投机、套利等方式实现资本的增殖。投资资金流入虚拟经济部门会引起虚拟资产需求增加和实体经济部门投资不足,并由于虚拟经济具有波动性特征,这使原本就脆弱的金融系统出现崩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虚拟经济的劣势,在于其不能作“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资本总公式中第一个G不能省略,必须要有实体经济作为依托。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虚拟经济将会产生资本增殖的“断链”,从而引爆危机。
因此,若想解决虚拟资本投资型经济危机,就必须让虚拟经济有所依托,转投资为融资,将“虚拟经济”变成实体经济的融资加速器,从而为实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虚拟经济还应当是实体经济的桥头堡,实体经济若想从一般利润率下降陷阱中走出来,则必须要依靠创新,虚拟经济通过互联网与大数据的作用,可以汇集到消费对于公司、产品的期待与偏好,从而指导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三)虚拟经济危机会引发全面经济危机
虚拟经济的产生,是因为实体经济资本和商品过剩即将引起实体经济危机,此时将过剩资本的一部分转移至虚拟经济系统,从而使危机推迟发生。但虚拟经济不能根治经济危机,非但不能根治危机,虚拟经济引起的危机将更加剧烈。由虚拟经济导致的虚拟经济破灭,当虚拟资本回流到实体经济导致资本过剩时,无法重复实体经济危机时的过程(即转移资本进入虚拟经济系统),也就是说,无法避免的虚拟资本引起的金融危机发展为实体经济危机。因此,虚拟经济条件下的虚拟经济危机分为两个阶段:虚拟资本泡沫引起的金融危机和由虚拟经济进入实体经济的危机。
虚拟经济的出现确实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但问题是其使得更多资本投入到并不产生实际可供消费的“实体商品”经济,即压缩实体经济的规模,却同时拉高了实体经济的价格。比如钢铁行业中几乎所有的重点钢铁企业都有包括房地产在内的大量副业,这些副业用于平衡这些企业在钢市场上的亏损。房地产市场的强势确实能够在报表上让企业看上去盈余满满,这种表面繁荣一方面拉高了实体企业的产品价格,让本就滞销的“过剩”产品更是销路无门,另一方面通过资产抵押而来的本金在虚拟经济体系中打滚,一旦损失则是雪崩式的,因此投资在虚拟资产上的大型企业需要把实体企业的责任感以及大型企业的荣誉感扛上身,肩负着国家的发展而前行,而不是仅仅为了数字为了资产。同时虚拟经济的存在通过转移了部分实体经济的资本,从经济总量看,分走了很大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是资本虚假的“贴现”,不是未来生产的价值贴现,而是后进入虚拟资本交易中人的本金,是当期投入的货币资本的转化而成的,通过一场庞大的庞氏骗局,逐渐让后进入者为先行者埋单。
可以说,货币资本一旦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它就不会遵循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而是像一个毒瘤一样,自我繁殖,聚集大量货币资本滞留,严重影响货币资本正常回流。在虚拟经济中,泡沫破灭(可能由偶然因素或是黑天鹅事件引起),由于虚拟资本迅速减少,重新回到实体经济,导致实体经济最终崩溃,最终爆发范围更大、更加剧烈、破坏性更强的经济危机即虚拟经济危机。
[参考文献]
[1]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0.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科学学报,1999,15(1):4-8.
[3]刘金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联性的计量检验[J].中国社会科学,2004(4):80-90.
[4]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经常性背离关系的论证[J].上海經济研究,2003(12):18-25.
[5]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对我国当前股市与实体经济关系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4(4):60-69.
[6]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对中国1993-2003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4(9):36-47.
[7]刘骏民.虚拟经济的经济学[J].开放导报,2008(6):5-11.
[8]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21(1):3-18.
[9]刘骏民,王国忠.虚拟经济稳定性、系统风险与经济安全[J].南开经济研究,2004,6(6):32-39.
[10]杜厚文,伞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中的几个问题[J].世界经济,2003(7):74-79.
[11]王爱俭.金融创新与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研究[J].金融研究,2002(7):69-75.
[12]何问陶,王成进.货币供给、虚拟经济与通货膨胀——对通胀决定因素中货币供给与虚拟经济影响的再认识[J].财贸经济,2008(9):16-21.
[13]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50-55.
[14]白暴力,梁泳梅.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后果——资本主义经济基本矛盾的总爆发[J].经济学动态,2008(12):49-55.
[15]王克群.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风险及防范.[J].理论建设,2012(3):5-7.
[注释]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
2.成思危.虚拟经济探微[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10.
3.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21(1):3-18.
4.邓瑛.论新经济下虚拟经济的阶段发展与实体经济[J].财贸研究,2004,15(1):7-12.
5.王克群.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风险及防范[J].理论建设,2012(3):5-7.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