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2018-09-26李梨

商业经济 2018年7期
关键词: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重庆

李梨

[摘 要] 在“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等诸多的国家政策支持下,重庆市跻身于新的一线城市之中,成为发展“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联结点。重庆市要想加快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必须提高自身的外贸竞争力,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柱城市,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研究对重庆未来的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重庆市进出口贸易及经济发展概况,通过对重庆市近30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其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进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并提出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深化“科技兴贸”等对策以促进外贸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一带一路;重庆;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7-0092-02

2015年国际市场萧条致使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世界贸易发展也频频受阻,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重要挑战之一。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的内陆开放高地,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中心,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商贸城市,为加快内陆口岸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形势,获得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与诸多利好政策: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扩能增效有明显起色;重庆市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行;果园港铁路通道已投入使用;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打造出重庆内陆开放新引擎,激发了内陆发展潜能。西永保税区、两江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发展趋势越来越好,为重庆市外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重庆市进出口贸易总体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开放经济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各国之间的贸易互动也在增加,因此为了在开放经济中求发展,扩大国际贸易规模,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提高国际市场占比,成为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一大目标。根据历年重庆市统计年鉴整理得到,自1990年至2014年,重庆市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着上升的态势,2015年和2016年,有所回落,如图1所示。

(一)直辖前贸易总额小,增长速度不稳定

在1990年到1997年之間,重庆市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不显著,增长速度也先上升后下降,在1994年达到顶峰。1998年是个转折点,受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重庆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趋势明显。

(二)直辖后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增长速度突出

重庆市直辖之后,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增长速度总体来说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重庆市进出口贸易总额有较大的回落;之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进出口贸易有了极大提升,特别是2011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超过1000亿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增长速度是2010年的两倍多。

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14年达到峰值之后又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是因为2014年是重庆市进出口贸易发展的里程碑,渝新欧铁路的开通给重庆市进出口贸易发展带来了机会,同时政府提出的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等专项计划也对重庆市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

重庆市作为西南地区的一个重点城市,位于长江上游,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重庆拥有良好的地理优势,在国家的战略部署上,重庆也是一个重点,其拥有经济、政治、文化等战略项目。近年来,重庆市的GDP以令人瞩目的速度不断增长,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559.25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1.72%;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1990-2016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1990年到2010年之间,重庆市GDP增长不显著,增长速度也不稳定。2010年到2014年GDP的总额不断攀升,有一个很陡峭的增长态势,2012年突破10000亿元。增长速度的变化与进出口的变会有类似。

三、重庆市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分析

反映进出口贸易情况的指标是进口总额IM、出口总额EX,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GDP。首先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分别对IM、EX和GDP的统计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用Ln(EX)、Ln(IM)和Ln(GDP)表示自然对数的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地区生产总值,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并使其趋势线性化。

根据重庆市1990-2016年出口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设该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Ln(GDP)=α1+β1Ln(EX)+μ1

Ln(GDP)为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形式,Ln(EX)为出口总额的对数形式,α1为截距项,β1为待估系数,μ1为随机干扰项。运用SPSS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回归结果详见表1。

在α=0.05的情况下,当n=27,k=1时,tα/2=2.06,可知α1、β1通过了t检验,。从拟合程度的可决系数R2和F统计量来看,模型整体回归拟合程度比较好,从经济意义检验上看,β1=0.640,说明重庆市出口总额每增长1%,GDP就会增长0.640%。说明重庆市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较显著,即重庆市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

同理可得重庆市进口贸易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回归方程如下:

在α=0.05的条件下,截距项和回归系数通过了t检验。从R2和F统计量来看,模型整体回归拟合程度比较好,从经济意义检验上看,β2=0.764,说明重庆市进口总额每增长1%,GDP就增长0.764%。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增加产出也能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这恰恰需要通过进口贸易中流通的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和技术来实现。由此可见,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进口贸易的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相比较,重庆市的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要更大一些。说明重庆市在进出口贸易中主要靠进口贸易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通过对重庆市1990-2016年近30年數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重庆市的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线性相关,进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明显。对比进、出口分析结果可看出重庆市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显著,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然而出口贸易对重庆市经济增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使两者协调发展。

四、重庆市进出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也将随之而转变,经济结构也将做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进出口贸易转型,同时也使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根据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和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来促进外贸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一)加大经济开放力度

重庆市无论在总量还是速度上都与其他三个直辖市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充分说明重庆市的经济开放力度不够,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致使进出口贸易规模较小,进出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这与重庆作为直辖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二)积极推动出口贸易发展

虽然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小于进口贸易,但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只要减少低科技含量产品和要素的进口,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研究成果的进口,社会生产力才能有所提高,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产出和产能,尽可能的扩大出口贸易的规模,从而通过推动出口贸易的发展来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三)优化重庆市进出口贸易结构

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主要依赖于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从出口高能耗、高消耗的初级产品转变为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还依赖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建全国内产品质量检验制度,提高质量监督标准,不断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最重要的是应丰富进出口产品种类,鼓励文化技术、服务劳务出口,制定积极的税收政策和融资政策,充分发挥同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的比较优势。

(四)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人才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大力培养各层次的人才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人才也是一个领域发展的关键,应该将相关部门与高校联合起来,培养和提升各行业外贸人才的素质,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五)深化“科技兴贸”

坚持科技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前提,在经济领域中,科技创新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国内的产品技术不够成熟,大多数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因此必须加快科技开发与技术创新的步伐。通过大力开发产业技术的创新进步,出口商品结构才能得到优化,社会总产出和收益才能增加,企业才能开辟新的市场,才能在国际市场中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重庆市要着重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体制,优化出口贸易产品的结构,在经济领域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样出口贸易增长才能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晓钦,周士元.我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2).

[2]李娟.我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J].经济师,2014(4).

[3]任其亮,吴丽霞,马文俊.“渝新欧”国际大通道的发展策略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1-94.

[4]包刚,赵光辉.“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J].物流技术,2015(11):20-22.

[5]沈默轩.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8).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进出口贸易经济发展重庆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