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的创建与应用
2018-09-26陈杰
陈杰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强,这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经验,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好文化宣传的使者,以便于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为例,针对翻译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特点,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翻译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英语专业 交互式 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1-0032-02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有效地利用丰富的资源和网络平台更好地进行教学,是新时代新背景下值得每位教师深思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该及时顺应时代,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大翻译实践教学的力度,提升翻译教师的素质,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需要的翻译专业人才。
一、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本科学校的本科翻译专业或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均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笔译、英语口译以及文学、商务、旅游、法律等相关翻译课程。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英汉语言对比分析的能力、文体学的学习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英汉语言对比学习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学生真正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语篇上的区别,才能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翻译理论,符合英语和汉语的思維方式和表达习惯。其次,文体与翻译学习之间密不可分,只有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才能有效提高语篇翻译的质量。再次,文化与语言学习和翻译密不可分,学生们仅通过英美概况课程了解一些英美国家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理解不够深刻,所以要想学好翻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做好桥梁和使者,还要更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特点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基础水平和综合能力相对较薄弱,通常在第三学年才能系统地进行翻译学习和实践,而且多数同学只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多数同学仅限于句子的翻译符合语法规则,对于整个语篇的翻译,难以做到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其次,翻译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目前的翻译教师多为笔译或口译的翻译硕士研究生,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对现有教师的相关翻译培训亟待加强,还可以引进有经验的翻译人员来校授课或做讲座。此外,在翻译实践教学方面,虽然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有意识通过翻译项目、翻译工作坊、校企合作平台等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积累翻译实践经验,但是还需进一步加强翻译实践教学。
三、互联网+背景下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信息时代为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笔者与翻译教师团队的其他教师尝试探索构建互联网+背景下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实现生生交互、学生与学习资源交互、师生交互。
(一)学生与学生交互
传统的翻译课程是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和校正。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QQ群或微信群及时进行交互,不仅可以在翻译过程中就某些难点展开沟通与讨论,还可以对已完成的译文进行商榷以及校对。
在讲授某个具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时,学生可以选择独立完成翻译任务;在翻译较长篇章时,可以选择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及时沟通交流,寻求最佳的翻译,并且在考核评定时可以采取学生自评、组员评分以及教师评分三部分进行综合评定。除此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可以充分利用QQ群及微信群进行即时的交互。例如,在学生完成学校门牌翻译实践时,以小组为单位,每四个学生一组,分别负责翻译、一次校对、二次校对、最终定稿提交给指导教师最终审核。各组员互相沟通交流,发挥各自的优势,通力协作,高效地完成了任务。
(二)学生与学习资源交互
QQ群中的作业功能、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中的知识圈、知识星球都为翻译教学与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侧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翻译的练习仅限于翻译简单的句子和课文内容,为了弥补此项不足,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一系列关于翻译的微课或者微讲座,使学生对于翻译的基础理论有系统的了解。在参加学校门牌翻译实践时,学生们可以将收集到的关于门牌相关翻译的资料发到群共享,或者将已经确定的准确译文分享给大家,便于节省时间和精力。
此外,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阅读难易程度合适的英文原著,一方面可以学习地道的英文表达,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原著中提取出较难和较长的句子进行翻译练习,循序渐进。
(三)教师与学生交互
翻译教研组教师组成翻译小组不仅在课上与学生进行交互,在课后的翻译实践环节也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出专业的意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翻译案例和经典的翻译作品予以讲解,并且对学生的译文进行即时点评。在课后的翻译实践中,包括项目翻译、翻译工作坊以及校企合作平台上的翻译任务,教师通过QQ群或微信群与学生实时沟通,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地进行总结,以便今后改进。
例如在校史馆翻译实践之后,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首先,对于某些词汇空缺的翻译处理。学校简介中阐述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各位教师获得了很多的荣誉称号以及学校在近几年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在翻译初稿中有些同学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使译文显得生硬,甚至使读者难以理解,一片茫然。在翻译校对过程中,指导教师鼓励学生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工具书,尝试找到公认的翻译版本,如果存在词汇空缺的现象,首先鼓励学生们找到中心词,例如“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中心词为a State Demonstrating Base,然后再进一步解释示范基地的功能为for High-Tech Business Incubation。学生在掌握了方法之后,问题自然能够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提供了优质丰富的资源和生生、师生、学生及资源之间的交互平台。教师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在课堂教学以及翻译实践环节尽力保障有效的交互,从而提高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的特色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刚.基于Wechat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校园英语,2018(22).
[2]李洪琳.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构建探讨[J].电大理工,2017(3):48.
[3]岳南.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7(20).
[4]赵海芳.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疯狂英语,2018(66).
[5]张林影.交互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探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2017(115).
责任编辑: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