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糖米“健康中国”的使命担当
2018-09-26祝有海
祝有海
浙江绿巨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3月,坐落于浙中千年古城金华市,是一家集生物育种、民生健康研究、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重科技研发、抓质量管理”是绿巨人赖以生存的核心动力,“勤于学习、勇于创新”是绿巨人持续发展的优秀品质,公司秉承创新发展“民生健康科技”的伟大使命,始终致力于人类健康饮食的科学研究与发展,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金华市农科院等多家权威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公司现有标准规范的绿色生产基地3万余亩、仓储加工设施7000平方米。是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金华市农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绿巨人遵从中华传统“药食同源、寓药于食”的养生文化,融合现代高新生物技术,依托产、学、研一体化体系,终于实现了功能性保健稻米的历史性重大突破。以中国科学院陈子元院士、浙江大学夏英武教授、吴殿星教授、舒庆尧教授等多位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及水稻育种专家领衔的公司科技研发团队,相继研制出宜糖米、曲康米、贝利智米等系列化的功能性产品、特膳食品及其深加工产品。特别是“宜糖米”的成功开发,填补了糖尿病食品市场和减肥食品市场中功能性主食产品的空白。由于该独特资源的研究开发,尚属国内外首家,宜糖米被称为“世界首个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大米”,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和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推广项目。宜糖米研发团队并于2014年12月12日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诱变育种成就奖。
上篇:研发之路
浙江省功能农作物研发中心由浙江绿巨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同组建,2011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认证,授予浙江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以浙江大学为依托,由浙江大学应用生物系主任、博导吴殿星教授担任主任。研发中心的专家团都是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在功能农产作物育种领域,先后育成了‘宜糖籼1号“宜糖粳1号”水稻、宜糖小麦、芦苇稻、高锌水稻、低水溶性蛋白水稻、高异黄酮大豆、高黄酮马棘等功能农作物品种。
“宜糖米”系由绿巨人生物联合浙江大学运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历经8年的攻关,在国际上率先培育出的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种,然后采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种植,收获的稻谷用先进的成套稻米加工设备加工而成,是一种纯天然的功能大米。与普通大米相比,“宜糖米”的抗性淀粉含量很高,是普通优质大米20倍以上,粗纤维也高于普通大米,而蛋白质和脂肪相仿。因此,食用“宜糖米”,不仅一日三餐可满足对抗性淀粉的保健需求,也如普通大米一样可充分满足正常的营养需求。
中篇:“宜糖米”的实际应用与功效
糖尿病的发病和治疗均与饮食密切相关。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与血糖稳定和糖代谢密切相关。大米和小麦等淀粉类主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和首要的能量来源,人体食用后,淀粉在小肠中会很快被酶降解转化生成糖而迅速吸收。对糖尿病人来说,如果同正常人一样食用普通大米和面食,由于快速大量地吸收淀粉降解转化生成的糖类物质,会使血糖指数迅速升高,导致病症加剧,甚至带来生命危险。这就是糖尿病人必须严格节食、尽可能少吃糖和淀粉类食品的重要原因。
由于“宜糖米”富含抗性淀粉,一方面它的抗性淀粉绝对含量是普通米20倍以上,该部分淀粉没有被消化,不会转化产生糖: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富含抗性淀粉的“宜糖米”形成了一种显著有别于普通米的特殊淀粉结构,对普通淀粉也具有良好的包埋作用,可显著延缓整粒米饭中糖的释放与吸收速度,即“宜糖米”吃下去后就能延缓它在胃和小肠里的消化时间,大部分淀粉以平缓速度在消化,转化生成糖的节奏变慢了,可以起到不仅缓慢而持续地向机体提供糖这一人体最重要的能源,而且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平稳餐后血糖、恢复健康。因此,“宜糖米”可以大大减少餐后血糖增加的量和降低血糖指数升高的速度,是一种低升糖指数大米,经浙江省营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其升糖指数(GI)仅为46,比普通米低一半左右(普通粳米GI为83)。同时由于它在胃和小肠的消化时间延缓,使糖尿病人在饭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会感到“饿”,非常适合于糖尿病人食用。对饭量大的糖尿病人而言,由于其易饱耐饥,也有利于他们的饮食控制。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宜糖米”中丰富的抗性淀粉进入大肠后,在结肠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形成具有代谢活性的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和丁酸等),丙酸具有胰岛素样作用,可刺激糖酵解、激活肝细胞的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从而降低血糖。
由于对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充分了解,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根治糖尿病。但是,已有的证据表明:通过综合治疗方法可成功控制血糖,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五驾马车”的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心理治疗”、“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其中“饮食治疗”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驾辕之马”,是糖尿病的主要防治手段,亦即”科学合理的膳食”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关键。
目前我国有50.1%的人口处于糖尿病前期,亟需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食用“宜糖米”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抗性淀粉,还能从源頭途径预防糖尿病、三高、肥胖和心脑血管等疾病,有利于肠道健康、防止便秘和结肠癌,能使广大追求健康人士在一日三餐间轻松保健。特别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改善糖代谢,避免戴上糖尿病帽子。
目前,宜糖米己进入许多医院作为糖尿病治疗的饮食辅助,对糖尿病控制饮食、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篇:“宜糖米”开启“健康中国”之旅
普通大米吃了会很快转化成糖分,但吃不饱又会感到“饿”。由浙江大学研制的这种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功能性稻米“宜糖”米,日前在北京亮相,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关注。
像北京这种富裕的大城市,温饱问题早已解决,然而糖尿病人却因为要控制饮食,还在半饥半饱中度日。解决糖尿病人的主食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世界性的一个难题。据夏英武教授介绍,浙江大学依据“药食同源”、“寓药于食”的传统理念,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诱变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历时8年,连续攻关才取得了这项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目前已进入了产业化阶段,并且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产品也正陆续推向全国市场。
浙江农业大学校长夏英武教授接受笔者采访指出,“宜糖”米最重要的作用还在于能从源头途径预防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危害,对三高人群也具有特殊意义,是人类保持健康的理想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