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出一轮圆月

2018-09-26魏新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胡饼县志冰糖

魏新

关于月饼,每个人都有好多故事,恰恰是因为关于中秋,每个人都有一腔乡愁。

传统节日越来越像传统吃日,春节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像清明这样不知道吃什么好的,总觉得节也过得没着没落。

诸多食品中,和节日本身最搭的,非月饼莫属。

月饼老早就有。三千年前,殷周时代,民间为纪念闻仲,吃太师饼,该饼边薄心厚,有甜味,相传为闻太师发明,曾为军粮。不过,这仅仅是传说而已。商纣王自己虽有酒池肉林,也轻易不会舍得用点心做军粮,实在太过奢侈。

更像是月饼雏形的,是汉朝的“胡饼”。由于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了胡桃、芝麻等馅料,给了饼更丰富的味道。“胡饼”的叫法一直延续到唐朝,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八月十五凯旋而归,有吐蕃商人向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

据说,把胡饼改成月饼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有一天,他和杨贵妃赏月的时候说,“胡饼这名字也太难听了。”杨贵妃仰望着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地说,“皇上,那就叫月饼吧。”

这两口子一叫月饼,全国人民都跟着叫月饼了。

《洛中见闻》载,唐僖宗于中秋吃月饼,觉得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将月饼赐给新科进士享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元朝周密的《武林旧事》,都提到月饼。

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朱元璋起义时用月饼来传递信息,所谓“八月十五杀鞑子”,通过月饼,建了一个个群。这件事倒是在一些县志上能找的到出处,例如河北《新河县志》载:“相传月饼之会为朱元璋杀鞑子之暗记。”山东《青城县志》载:“八月十五杀鞑子。”但我还是不太相信,因为那时候不会有那么多月饼可吃。

我小时候,月饼都是稀罕物件。最早只有一种馅,就是现在被很多人嫌弃的五仁月饼。个大,体沉,拿手里能当铁饼掷。吃起来要小心,里面有好多整块的冰糖,吃得太急,一大口下去,正咬住冰糖,嘴角一甜,眼前一黑,大牙几乎要被崩掉。我觉得,冰糖就是月饼里面的牙,这也算是月饼在以牙还牙吧。

在这种月饼里,有著名的青红丝。关于青红丝的成分,有人认为是橘子皮,有人认为是萝卜丝,还有人认为是红薯丝,甚至有人认为是姜片。通常来说,青红丝为橘子皮所做,先切,再泡,再染,再腌,然后用糖粉去拌,最后晒干,工序颇为繁复。“五仁”虽不含青红丝,五仁月饼中,青红丝却必不可少。但是,青红丝又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喜欢的人极其喜欢,讨厌的人极其讨厌;喜欢的人嚼着青红丝,就像在一盘寡淡无味的菜中突然吃到一根香噴喷的肉丝一样,讨厌的人吃到青红丝,如同在一盘原本还不错的菜中突然吃到一只小虫子一样,甚至能感到青红丝在嘴里蠕动。

没办法,对青红丝,我们就是这么爱憎分明。

后来有一天,突然吃到了一种新的月饼。白纸裹着,拆开后,里面是一层层的酥皮,中间点着一个红点,掰开来,里面既没有五仁,也没有青红丝,而是枣泥馅的。这是我童年最爱吃的月饼,和五仁月饼相比,这种月饼皮不油,馅不腻,吃起来爽甜可口。那时的中秋节,有这种月饼相伴,就觉得美满。

再后来,月饼的花样越来越多,只要想吃,几乎什么馅都可以吃到。但我发现,自己已经不爱吃月饼了。尤其是远离家乡后,越来越感觉到,中秋节最重要的是团圆,吃什么都是一样的。

在济南生活这么多年,这座城市的月饼最有特色的就是葡萄软月,用泉水和面,手工制作,传统中式糕点的口味,吃起来却有西点的口感。月饼盒可以做成灯笼,名为月光宝盒。也许,月光宝盒真的可以带我们穿越时光,回到以前,那个连月饼都无比简单的美好年代。

在那个年代里,即便是五仁月饼,也是很受欢迎的。我记得当时家里的月饼放得时间稍长,太硬了,奶奶就把月饼放到锅里蒸,蒸得软软乎乎的,月饼馅的香味从表皮渗出来,轻轻咬一口,不用嚼,就化在了嘴里。多年前,奶奶去世,我就再也没有吃过蒸的月饼。

关于月饼,每个人都有好多故事,恰恰是因为关于中秋,每个人都有一腔乡愁。都知道,老婆饼里没有老婆,然而,我相信,合家团圆吃月饼时,还真能吃出一轮圆月。

猜你喜欢

胡饼县志冰糖
冰糖葫芦
县志里的乡贤
冰糖宝石
冰糖葫芦
胡饼、麻饼与烧饼
别让钱卷走快乐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县级志书总纂琐谈
中秋佳节话“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