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018-09-26万新
万 新
1、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1.1 用于精准耕地
信息技术在目前的农业生产中早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等多方的因素影响,很多地区并没实现农业耕地信息技术化,扔然用人力耕地。这种耕地方式耗费大量的既耗时又耗力,而且很容易造成因耕地不平的纠纷现象。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卫星定位系统和红外激光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这两项技术可以对田地进行平整,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能够保证地形平整,避免纠纷的同时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一举两得。除此之外,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土地信息系统,以此来操控种植和施肥等后续的工作。
1.2 用于精确种植
信息技术在农业种植方面的应用既能够减少农民的工作量,又能够保证播种的精确度,使农业种植方式较传统的农业有了质的飞跃。这项技术的应用,在国外很多地区已经有了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果。可以计算机技术和卫星定位系统对土地的实际情况和土壤有系统的了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后,选取合适的作物、控制实际的播种量以及播种深度,也可以通过获得的数据对植物分布进行合理的控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精确种植大大节约了播种的种子用量,并且在其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合理安排植物面积,保证植物面积分布均匀合理,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进行充分的吸收利用,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1.3 应用于农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是指通过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网络监控,将农业生产的问题通过传感采集器及时传递给农民,并且能够准确定位问题的所在,这是一种应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对农业生产进行远程遥控的设备。信息技术在农业物联网中的应用,减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简化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比如在进行大棚种植时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取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植物长势和棚内温度,实时掌控种植情况并且根据得到的数据及时调解棚内的条件,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1.4 .拥有系统分析作物产量
准确分析农作产量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分析作物产量这项工作十分复杂繁琐,对人力、物力、财力都有极高的要求,而以往的人工操作经常会出现数据错误。信息技术在这个领域的应用,弥补了传统人工操作的误差和缺陷。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人的工作量,我们利用GPS将传感器采集的植物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绘制成图表,分析植物的产量情况,通过网络观察植物的生长,减少下到田间观察的工作任务,既能够准确的分析农作产量,又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此外,利用装有导航的传感器,可以准确的了解收割时收割机在田间的位置,通过互联网远程遥控收割机。
2.信息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2.1 提高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有效提高农机活动的效率。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必须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宣传强化信息化建设对农机技术的影响和重要作用,加大二者结合的研究,并积极将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进行验证,扩大农机技术的应用范围。
2.2 在农业各个生产环节融入信息技术
农民接受信息化和机械化生产都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前提的,将信息技术和机械化融合,在各个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推广,有利于提高农民对二者的认可。比如在施肥阶段,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分析土壤样品,根据土壤的养分以及选种的农作物种类进行针对性施肥。信息技术可以做到精准确定施肥种类和施肥用量,这样可以很好的调控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既能够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又能够避免肥力浪费。再比如,农作物种植前可以根据GPS提供的天气数据选择最佳种植时间,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遥控农机设备调整种植密度。
2.3 加大用信息技术的力度
由于农业的发展主要在农村地区,相对来讲条件和信息传播较为落后,很多地区的农民不理解信息技术,这时需要当地的政府结合相关部门对当地的农民进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培训,让农民尽可能的了解相关信息,认识其应用的重要价值。政府应该成立相关的培训班,传授农民使用信息技术生产种植的技术,同时也应该鼓励农民购买农机,提倡机械化生产,可以制定农机购买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尝试科技成果,有助于实现农机技术推广。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并且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这种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信息技术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为农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相关部门在大力推广的同时也应该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机械化农业相结合,实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