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2018-09-26徐江明
徐江明
1、水稻生理病害的常见分型
对于水稻的生理病害分析,有以下几方面。
1.1 倒伏
在水稻种植生长过程中,倒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倒伏是指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作物发生成片的倾倒、歪斜的现象,这不仅会降低水稻的质量,更会减少水稻的产量,从而减少种植户的收益。水稻倒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底部倒伏,另一种是中部倒伏。目前主要以底部倒伏为主要现象。究其原因,不仅与水稻本身的生理结构有关,还与其种植密度、水稻品种和生长环境有关。
1.2 赤枯
赤枯,别称是铁锈病,其主要表现为叶片软弱下垂且细长,叶底部至叶尖为黄褐色,并出现赤褐色斑点或者斑条,严重时赤褐色叶子会枯死,整株几乎没有新鲜的绿色叶子。其原因,可分为生理型和中毒型两种。生理型主要是以缺钾和缺磷导致的。而中毒型是由于土壤过于深厚,水稻又是在水中生长的作物,土地通透性差,导致水稻在土壤中缺氧,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物质,使水稻发生赤枯现象。
1.3 肥害
肥害指化肥对水稻或其他农作物产生的病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种植这操作不当,化肥质量劣质,施肥数量过多产生的。不当的施肥会使水稻或者其他农作物产生灼伤、中毒、熏伤等现象。如在天气炎热的时候施肥,氨水会挥发出氨气,并且高温土壤缺水的情况下,会加剧氨气熏伤幼苗。化肥中的硫酸铵和尿素用法过量时会对水稻株苗造成灼伤。
2、水稻生理病害的防控措施
从水稻的生理病害分析来看,种植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下文阐述相关以下几点。
2.1 加强技术人员专业培训
针对水稻的健康种植,其核心在于种植人员的专业性。只有种植人员拥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种植技巧,才能避免水稻的病害,做好有效的防控。过强的专业技术不仅对种植水稻而言很重要,对种植人员本身也可以减少化学及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危害。例如,应定期组织种植户参加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还可以请其中成功或者优秀的人跟他人分享经验与方法,让其他种植人员可以借鉴学习,增加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培育出更加优良的水稻品种。对于技术不足的种植人员,可以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让其能独立种植。对于技术优秀的人员,可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种植户,达到人人优秀,而不是一人优秀。专业技术是种植水稻的生产力,只有加强生产力,才能种植出品种优良,产量增加的水稻。
2.2 完善水稻管理体系
水稻的种植不单只取决于种植这一环节。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收割,每一环节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完善的管理体制才能提高水稻的质量,升高水稻的产量,为种植户增加收益。例如,从前期购买来说,在选择水稻时应该选用抗倒伏的水稻,防止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现象,降低其产量。在购买化肥时应该根据种植土壤的性质选取化肥种类。碱性土壤避免使用碱性化肥,而酸性土壤避免使用酸性化肥,目的是保持土壤中的酸碱平衡,防止出现生理性病害。种植水稻后的管理应更加细心,每天查看水稻生长情况,必要时可记录下来,便于定期进行对比,从中发现不足加以改良。后期的收割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收割人员应有条理的进行,避免急躁,防止因为收割的粗心降低水稻的收成。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是种植户必须具备的能力。
2.3 创新水稻种植理念
现今,大多数人以增加水稻的数量为目的,种植水稻。其实,对现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来说,数量的上升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营养价值高的水稻,来供给人们生活所需。例如,优良的水稻中,不仅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含量较高,同时也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预防人类因缺乏微量元素产生的疾病。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稻不仅能给人类提供营养价值,还能利用光合作用,对空气和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达到创新理念,不仅需要种植水稻的人员,还需要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的科技人员,实验出更加新型的水稻品种。这不仅需要这些研究人员的技术水平较高,还需要提供足够的研究环境和物资。所以,这要求各个部门协同支持,才能运用创新的理念,培育出创新的水稻品种。
2.4 提高人员自身素质
任何行业的有效开展,都需要人员自身素质的加强。每一项技术的研发,都是对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考验。只有提高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才能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使每个环节都能发挥最大的功能性。对种植水稻来讲,如果人员的自身素质不够,前期购买时采用劣质便宜的水稻幼苗,就会降低水稻的产量,而水稻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例如,让技术人员应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爱心与责任心,还可以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此外,每年应对水稻产量最高,质量最优的种植户,发放奖励,鼓励其继续努力,培育出品种更加优良,产量更加多的水稻,也可激励其他种植人员的信心,让每个人都能为水稻的培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