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小麦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

2018-09-26魏联发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叶锈病叶鞘叶枯病

魏联发

小麦生产过程中长较高发的病害较多,如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病、黑穗病等,及时防治这些病害,是保证植株良好生长、产量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1 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属真菌性病害,是生产中常见高发的病害之一,各小麦产区都有发生,各生育期均可染病,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使农户蒙受损失。主要危害叶鞘和茎秆。

1.1 症状。发病后会出现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枯孕穗和枯白穗等症状。叶鞘发病,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出现椭圆形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向内蔓延至茎部,病斑颜色变深。严重时基部1、2节变黑,烂芽死亡。拔节后茎基部叶鞘发病,出现中间灰白、边缘褐色的不规则状或椭圆形病斑。病斑逐渐包围全叶鞘。后期枯黄,叶片早枯,死苗。湿度大时病斑上和病鞘与茎秆之间生有白色霉状物。茎秆发病,生出褐色短条病斑。逐渐发展为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梭形病斑,病部纵裂,烂茎,植株倒伏。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或抽不出穗,既枯孕穗;或抽穗后形成枯白穗。

1.2 发病条件。病菌在土壤、寄生物残体上越冬、越夏,条件适宜时进行侵染,造成危害。小麦品种、抗性、气候、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等都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如品种抗性低,连作,土壤偏酸性,粘土,播种密度大,春季多雨,倒春寒,重氮肥轻磷钾肥等。

1.3 防治方法。防治纹枯病应遵循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首选产量稳定的抗病品种,科学轮作,适期播种。播种前用0.03%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适宜的田间密度,及时除草防草害。科学浇水施肥,有机肥做底肥,氮肥不宜过量。病害多发地块要增施钾肥。雨天及时清沟排水,避免出现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拔节期可用20%的粉锈宁乳油30~50ml,兑水 50~60 千克,或 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g,或50%的退菌特100g,兑水50~75kg等喷雾于茎基部防治,12~15天喷 1次,连喷 2~3次。重病区10~12天喷1次。

2 叶锈病

小麦叶锈病是生产中常见高发的病害之一,国内产地多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发病较少。病菌具有多次重复侵染的特点,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2.1 发病症状急发病条件。发病初期,叶片生出绿色病斑点。发展后长出橙褐色的夏孢子堆,多圆形至长椭圆,不规则散生。后期形成黑色疮斑。叶片多不会穿孔。叶锈病的高发流行主要是在越冬菌源多,春季多雨,温度高,湿度大等条件。

2.2 防治方法。防治叶锈病应提高栽培技术,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农业防治。首选抗病品种,合理轮茬倒作,整地要彻底。适时播种,减少越冬菌源。及时除草和自生麦苗。植株间距要合理,提高田间通透性。科学进行水肥管理,避免过多过迟施用氮肥,少雨干旱要及时浇水。

药剂防治。播种前可用0.03%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重量0.2%的20%三唑酮乳油拌种处理。药剂拌种既可以减少菌源,又能够防治地下害虫。发病初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100g+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60g,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0~70g,或33%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g兑水30~40kg,或 25%丙环唑乳油 35~50ml+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60g等喷雾防治,8~10天喷1次,连喷2次。

3 叶枯病

叶枯病属细菌性病害,是小麦生产中常见高发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一般会造成3%~10%的减产,严重时减产可达25%以上,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质量和农户的收益。

3.1 症状。叶枯病多在抽穗期发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淡黄色至淡绿色圆形小病斑。逐渐发展扩大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后期植株下部病叶枯死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吸收运输,导致植株衰弱死亡。茎秆和穗部也可染病,但病斑小,症状不明显。

3.2 发病特点及发病条件。叶枯病具有发病范围广、发病率高、传播快、损失重等特点。品种抗病能力低,播种晚,密度大,春季日平均温度在15℃以上时,遇连阴雨,潮湿,疏于管理,施肥不当,蚜虫害等条件下都是引发病害的重要条件。

3.3 防治方法。叶枯病的防治要采取综合防治的原则。

农业防治。首选抗病品种,适期适量播种,精耕细作,施足底肥,适时追肥,氮肥不宜过多,切忌大水漫灌。雨水多、湿度大时,要及时排水降湿,提高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条件,改善田间环境。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重要时期。

药剂防治。播种前用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 (福星)6 000~8 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防治,8天左右喷1次,连喷2次。

需要注意的是,蚜虫是叶枯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防治病害的同时,还要及时防治蚜虫害。蚜虫刺吸叶片,使叶片伤口增多,给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大增加了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g或4.5%高效氯氰菊酯40~50ml兑水喷雾防治。

总之,栽培小麦过程中,要及时防治小麦纹枯病、叶锈病等集中常见高发的病害,防治得当,才能减少对小麦生产造成的危害,确保产量和品质。

猜你喜欢

叶锈病叶鞘叶枯病
基于玉米DH系分离群体叶鞘、花丝、花药与穗轴颜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39份外引小麦种质的抗叶锈病基因检测及其抗性鉴定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及叶锈病、立枯病的防治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大蒜叶枯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白叶枯病菌Ⅲ型效应物基因hpaF与毒力相关
苹果炭疽叶枯病在芮城县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凤栖梧·植保员
甘蔗叶鞘破坏与剥离方式试验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