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科学养鱼
2018-09-26陈文军
陈文军
随着我国各工业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相应的鱼类养殖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更加需要我们注重鱼的健康问题。并且要引进新品种,对于保护渔业的技术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改革后,渔业的发展才能追赶发达国家的步伐。
1 渔业的抗风险能力低下
我国的渔业也经历着从粗放型养殖模式向集约型养殖模式转变。生产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我国的水产养殖技术总是在创新-适应-报废-接着再创新的怪圈中循环,造成我国的水产生产水平不稳定的局面。科研成果的滞后性使我国的水产生产水平总是达不到最高标准。科研工作者对水产生产科学知识的普及力度也不够,使得渔民完全没有能力抵抗病害和人为灾害。由于鱼类市场化时间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抗病抗灾系统,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并不能准确地诊断出鱼类的病原菌,不能实现鱼类疾病的对症治疗,这也制约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2.人类对水质的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的人口不断增加,每个人都非常需求水资源,这样就会导致水体被污染的概率增加,我们的水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严重的迫害。在世界众多生态系统中,水生态系统使一个拥有恢复能力很强的生态系统,但却不是无限恢复的,也会受到人类的干以致崩溃。我国一直对于水体中含有的致癌物质进行着实时监测,可以发现近年来致癌物质的含量无限增加。我国渔业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更离不开良好的水质。而如今我国渔业因为这些灾害受到了重大打击,甚至难以生存。海域有着它独有的生物链,现在却因为水域污染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这不仅影响着海中生物种类下降,多样性下降,更会影响陆地的动植物数量减少。近水海洋生物因为人类的养殖已经导致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3.鱼类饲料产业化水平低下
我国的水产养殖总量占据世界养殖总量的70%以上,所以,我国水产饲料的消费和生产也处于世界之最。但是,由于我国渔业市场化起步较晚,政府对渔业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相关领域的研究也较少,造成了我国的水产饲料生产工业和工艺较发达国家的饲料生产工业差距很大。我国已经开发出来的饲料大多针对半成鱼或者成鱼,能够用来饲养幼鱼的饲料很少。而且饲料直接关系着鱼类的成长期和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饲料工业的落后也造成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落后。
4.渔业的监管力度和鱼类种类不够
因为我国的水产品在水域环境、养殖技术和加工运输中会造成重金属污染或者残留农药超标。而最严重的莫过于水域环境,因为我国的水域环境遭受的污染十分严重,致癌物质也远远地超出了标准。这样的种种原因,我国的鱼类在国际市场无法和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即便鱼类所含有的致癌物质不是特别多,但是生物链的存在让人们不敢冒险。即便是我们解决了安全问题,也不一定可以占据大部分国际市场。因为我国出口的养殖鱼种类太少,在我国市场对外出售的鱼,大都是最原始的品种,并没有经过变异。根据生物遗传学来看,随着无限地繁殖,最终会导致优良形状退化。成熟期变短、生长速度变慢、抵抗各种疾病能力变弱,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渔业的发展。
5.渔业受到的病害增多
我国正在努力完善水产业的安全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还不够高,不具有专业知识。在养殖和加工中,安全知识还不够普及。养殖人员的养殖地区卫生不合格,而在加工中也难以保证细菌不会滋生。因为节省经济的原因,养殖人员会增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这样就会造成水域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下降。我国的科学家对于水产生产这方面的研究和普及程度还不够,使中国大多数渔民无法抵挡病害。由于鱼类市场化时间比较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抗病抗灾系统,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并不能准确地诊断出鱼类的病原菌,不能实现鱼类疾病的对症治疗,这也制约了我国水产业的发展。
6.走自主创新之路
创新不仅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打造世界大国强国的主要路径。鱼类作为一种产业也要具有自主创新的意识,坚持采用科学的手段发展渔业,利用便利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渔业进行改进,提高我国渔业的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做好对渔民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并且奖励能够创新的渔民,从而提高我国渔业的整体素质。渔业的调控者还要努力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转移机制和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渔业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促进渔业技术、经营、管理全面升级,实现渔业发展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