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赛妈来自叙利亚
2018-09-26吴昊
文/吴昊
赛勒玛和作者
我的赛妈来自叙利亚,名叫赛勒玛,比我母亲年长几岁。起初,我尊敬地称呼她为“赛勒玛老师”,很快,我就和学生们一起亲切地叫她“赛妈”。
热情真诚的赛妈
和赛妈的初见,是夏末的一天。那时,她刚从叙利亚来到中国,我也刚从北外毕业来到川外。那天,三花路上,树影斑驳,一位体态发福的老太太微笑着向我们款款走来,我身边的同事为我们做了介绍。时至今日,我已不记得她那天穿了什么衣服,甚至记不清她那天是什么模样,只记得她的笑容和那天午后的阳光,一起暖进了我的心里。八年过去了,那份温暖丝毫不曾退去。赛妈也时常聊起我们的初次见面,她说早已忘了我们那天说了什么话,只记得她对我莫名地喜欢,觉得我就像她女儿一样亲切。八年时光,我感触最深的是赛妈待人热情真诚,对工作敬业认真,对中国由衷热爱。
赛妈的热情是阿拉伯人慷慨好客的最好诠释。每次去她家拜访,我都会被她的热情淹没,每次拜访最后都变成了一顿大餐。她家客厅的茶几上总是摆满了各种美食,完全是豪华自助大餐的即视感:椰枣、蛋糕、饼干、糖果、巧克力、咖啡、牛奶、果汁以及各种应季水果,轮番轰炸。我每次说胃里已经装不下了,她依旧微笑着又拿起某样吃的递到我面前说,你尝尝,这个真的很好吃,叫人实在无法抗拒她的笑容和美食。以至于后来我只要去赛妈家,从来不吃早餐,从她家出来也不再需要吃午餐了。每次从她家告辞,她总要给我带很多吃的,说是带给家里人的。
赛妈对教学特别用心,她关爱每一个学生,总是亲切地叫学生们“我亲爱的孩子们”,如果他们考试成绩不好,她会很伤心,并主动提出无偿为学生们补课;如果他们取得成功,她会骄傲无比。我和赛妈一起编写出版了两部教材,她很关心亚马逊、当当网上的每一个评价,当我们合作的教材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时,她笑得像小孩子一样甜。为了把书教得更好,赛妈一直都在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虽年过六旬,还在攻读博士学位,而且很快就要论文答辩了。
俨然是一个中国通
赛妈很爱中国,她在川外生活得很惬意。如果不看她的外表,她和一个中国的老太太并没有太多区别。她没课的时候会在操场边散步,然后去学校的菜摊挑选蔬菜、水果。赛妈喜欢中国美食,常常问我某个菜是怎么做的,她也喜欢中国品牌,常常给我推荐一些她觉得好的产品。她会给我说重庆有什么新鲜好玩的地方,并温馨提醒我节假日不要去,因为没有办法停车。“双11”我给她发微信,提醒她有很多东西打折,没想到她回复我:亲爱的,我已经买了很多很多。她俨然是个中国通了。
赛妈喜欢中国文化,她觉得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比如中国人和阿拉伯人一样看重家庭。和中国家庭主妇一样,她一有时间就给家人做好吃的,节假日会提前逛街买礼物,给家人惊喜。她还谈到她去过大足石刻,看到山石上的佛教壁画,她完全能够看懂,并不需要任何翻译和解释,她认为在追求真、善、美上,伊斯兰教和佛教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用行动感谢中国
在叙利亚内战期间,她常常真诚地对我说,她和她的家人都从心底里感谢中国,要是没有中国的否决票,真不知道叙利亚会怎么样。尽管她在阿勒颇的房产因为战争没有了,但她不曾抱怨,她觉得过好每一天,家人都健康开心才最重要。2016年“南海仲裁案”期间,她和我说她颈椎病犯了,因为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她都和她的几个孩子把中国关于南海问题的报道翻译成阿拉伯语,发给他们在叙利亚和阿拉伯世界的亲友,并让他们转发,支持中国的立场。
八年间,我们见过的面,聊过的天,经历的事,有些渐渐模糊了,有些却历久弥新。我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刻骨铭心,只是寻常的点点滴滴,慢慢就成了家人。还记得当年她的两个小孙子要来中国一起生活,我帮她在川外附近找幼儿园,带她去幼儿园考察。转眼间,她的大孙子都已经上小学了。还记得当年我刚得知自己怀孕时,激动地跑到她家问她有没有发现我的变化,她竟不假思索地说你一定怀孕了,因为她前不久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一座花园里,她说在阿拉伯文化中,这是一个孕梦。她很开心,因为她的女儿要当妈妈了。转眼间,我的女儿都快四岁了,经常念叨着要去“赛婆婆”家里玩。
我从来不去想赛妈哪天会离开中国,回到叙利亚,因为我知道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之间的感情还有很多个八年。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赛妈刚刚评上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外教教授职称,她很开心、很满足,她的笑容,一如八年前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