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素材应披沙拣金
2018-09-25姜有荣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早已不是问题,而筛选信息却成了一个难题。眼下,关于作文素材的图书可谓铺天盖地,海量的作文素材让同学们目不暇接。那么,同学们在积累素材时怎样才能披沙拣金呢?
一、要有抢眼点
素材抢眼,才能产生视觉冲击波,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揪住读者的心。可以说,素材越抢眼,读者的阅读冲动就越强烈。那么,什么样的素材才抢眼呢?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新”素材。“文章合为时而著”,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事物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们的素材积累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和信息更新的速度。我们要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追踪时代关切,聚焦时代热点,把新人与新事、新潮流与新风气、新进展与新发现呈现给读者,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当代学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敏锐触觉和开阔视野,带给读者最新鲜的时代气息,让读者眼前一亮。
第二类是“鲜”素材。一截没有嚼过的甘蔗,嚼起来才会满口生津,而拾人牙慧,只会让人味同嚼蜡。同样,再好的素材,被频繁使用,也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而少有人用、尚未有人用过的素材,读者才渴望一睹为快。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习陈寅恪先生的“四不讲”精神——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第三类是“厚”素材。它蕴涵着人生的真谛,折射着人性的光辉,融汇着文化的核心元素,因而它带给我们的不是烟花满天的悦目与养眼,而是静水流深的精神撞击和灵魂震撼,让人“心”动而“眼”热,凝眸以沉思。读者对此类素材不是用感觉来思考,而是用思考来感觉。以之入文,可以尽显学养和气度,让作文平添一份厚重与大气,从而在“材料丰富”的发展等级上非同寻常。
比如下面一则素材:
在解放战争中,毛泽东曾为佳县县委题词“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其中隐藏着一段艰苦的岁月。
当时西北战场非常艰苦,但是佳县是必须要打下来的,因为这是胡宗南深入解放区的一根“钉子”。
毛泽东亲自为西北野战军筹粮,他找到佳县的县长说:“我准备打三天仗,将佳县拿下来,但是你要给我想办法筹来三天的粮食。”于是,县长把老百姓的口粮和所有坚壁清野找到的粮食拿出来,供军队吃了一天;第二天,又把田里的所有青苗都割了,供军队维持了一天;最后一天,把村里的羊和驴都杀了,又维持了一天。老百姓相信共产党,把粮食都给了部队,自己只能吃“观音土”。最后一天,佳县被打下来了。
直到现在,《佳县县志》里还有这样一句话:“此役之后,佳县全县三年不见羊和驴。”
注:在解放战争中,共产党为老百姓做的最具体的一件事就是解决了土地问题。这一举措使得大量普通百姓信任共产党,愿意跟共产党走。
这则素材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新”。它是一则刚刚爆出的猛料,揭开了解放战争中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二是“鲜”。它鲜为人知,更鲜有人用。三是“厚”。它不仅蕴涵“学会感恩,知恩图报”的为人之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为事之道,而且蕴涵“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深邃的治国理政之道。它是一页沉甸甸的国家记忆,有着史诗般的厚重,撼人心魄。
二、要有开掘点
开掘点少的素材在运用中往往很难展开层次,这就给我们的逐层论述带来了困难。在运用开掘点少的素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援引其他的素材来支撑自己的分论点,从而带给读者素材堆砌、用而不透之感;而开掘点多的素材,可以从多角度来观照事理,并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因及果地生发出事理,在论述层次的展开过程中,它能一以当十,一例贯之,而這往往能带给读者用足素材、看透事理之感。
积累开掘点多的素材,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批注。用几个关键词简明扼要地把事物的发展要素标注出来,其作用在于为分论点的设置开凿触发点。二是勾画。用一条线清晰明了地把事物发展的事理逻辑勾画出来,其作用在于为论述层次的安排绘制思路图。只有经过这样的琢磨,才能将眼睛看过的、见人见事不见理的素材变成脑子滤过的、见人见事更见理的素材,才能对积累的素材“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使素材积累本上的“人”“事”在头脑中烙下印记,将“理”逐步感悟通透。
需要指出的是,开掘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升级的。随着阅读视野的拓展,我们也许会接触到关于已积累的素材的新信息,可以通过摘抄、剪贴等方法将之补充到自己的素材本上。同时,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当我们对已积累的素材产生了新的认识,也可以将之添加到自己的素材本上。经过不断积淀和添加的素材,素材开掘点会更加密集,逻辑链条会更加闭合。如下面一则素材: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准备上报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参评。铁凝得知消息后,经过慎重考虑,郑重地给评委会写了一封信,明确表示:“在我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期间,我的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参加任何由中国作协主办的评选活动。”①
组委会接到铁凝的信后,觉得铁凝的作品水平很高,不参评实在可惜。于是派人找到铁凝,告诉她公正评选,人人平等。只评作品质量的高低,不论作者职务的大小。评选过程全程透明,敬请铁凝放心参评。
没想到,铁凝依然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改变。她说,从我这儿就要杜绝腐败。②这个奖是多少人望眼欲穿想要得到的,这份内心的渴望,只有写作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所以,我愿意让出自己的一个名额,期待那些写作多年、作品精良的作家获奖。③直到今天,铁凝依然坚守着她的承诺——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期间,自己的作品绝不参评。
这则素材体现了铁凝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自觉性。在积累素材时,我们可以在上述内容的三个序号处简明扼要地加上批注:①淡泊名利,抵制诱惑。②坚守规则,捍卫公正。③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这三根“理”的线就把这则素材中的“事”拧起来了,由此可勾画出这则素材的事理推进线:有一颗豁达淡泊、谦让仁厚之心,才能虑及他人,进而严于律己,捍卫公平、公正。三者之间逻辑关系如下图:
这则素材深层的事理逻辑是:只有屏蔽职位、人脉等人为因素的干扰,才能使参评者享有同等的资源,从而真正把“只评作品不评人”的评选原则落到实处。
三、要有对接点
积累素材的目的在于运用,其价值也体现于运用。“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积累素材时要时刻想着两个对接点:第一个是与话题的对接点。一则素材能对接的话题越多,它的普适性就越强,在写作中的实用价值就越大。曾经有人只用一则素材就写尽当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题,足见好素材的对接广度。第二个是与热点的对接点。一则素材包孕、折射、辉映的时代热点因子越多,则越能给现实以启示、昭示、警示。“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启示;“虽千万人,吾往矣”,是昭示;“以铜(古人)为鉴”,是警示。
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要在素材本上对对接点做标注。首先要对素材逐句审读,静心揣摩,标注出与话题的对接点。从而明晰素材的使用指向,形成素材与话题的超级链接,以便写作时能够快捷地检索素材,用上素材。然后掩卷沉思,头脑风暴,标注出其与热点的对接点。明晰素材的延伸方向,厘清素材的现实意义,以便展开论证时能够生发,拓展得开。标注对接点的素材意旨会更加清楚,便于定期整理归类,去粗取精,好中选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在不断的双向迁移中增强对话题和热点的敏感度:淘到素材,要展开发散联想,扫描已积累的相关的话题和热点;遇着话题和热点,要打开记忆库,检索在义理上相通的素材。如下面一则素材:
清晨,天刚蒙蒙亮,甲壳虫们就已经“起床”。它们从沙丘的底部爬向顶端,在那里列队。它们立起身子,把背面光滑的甲壳对着晨风吹来的方向。它们长时间地站立着一动也不动,等待着微微湿润的晨风在它们的背上悄悄凝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大,相互融合,终于汇成一颗水滴。水滴从甲壳虫的背上流下来,流过它们的脖子、脑袋、鼻子。最后,流到它们的嘴边。这就是它们一天维系生命所需要的水分。
这则素材介绍了沙漠里昆虫的生存之道,讲的虽是物性、物理,譬喻的却是人性、事理。悉心审读,可以探寻出如下一些对接的话题:①直面逆境,足见其内心强大。②清晨“起床”,足见其勤苦耐劳。③长久站立,足见其坚韧不拔。④甲壳凝水,足见其机智聪慧。⑤不等不靠,足见其自力更生。聚焦我们的时代,可以对接如下熱点:①在这个紫陌红尘、日益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弘扬一心一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②国际风云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矛盾凸显,我们需要展现中国智慧。③在追逐“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需要从“中国制造”不断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④面对社会问题和发展困扰,我们不能只做愤青,宣泄“戾气”,而要争做弄潮儿,勇于担当。⑤面对残酷现实和艰难境遇,我们需要释放“正能量”,不靠拼“爹”啃老,而靠拼搏自强。
我们坚信,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只要坚持上述三条标准,同学们就一定可以使积累的素材精品化、精致化。
(作者:姜有荣,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