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
2018-09-25巩万成
摘要:在当今世界文化融合与快速经济的带动下,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很多人们陷入了对物质的疯狂追求,导致价值观的树立有所偏移。甚至很多年轻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知晓、不理解、不秉持,使得社会上的浮躁之风愈演愈烈。因此,重温并发挥演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融合,树立并发扬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在当今社会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旨在努力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发展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进行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真理,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它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的,虽然在内容上脱离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值得被继续分析和研究。
1 全面認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发展着的理论
马克思理论是不断发展着的原理,发展性也是其重要特征。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朴素、普遍的原理、理论,并没有针对哪一个时代。其揭示的是自然、社会、人类的普遍规律,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真理。面对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都是普适性、一般性的社会理论。我国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本国国情,先后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丰富的理论成果,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1.2马克思理论具有广阔的适用空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恩格斯曾经指出,世界观不是教条,是方法,应该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由此,也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本身就体现着方法论,无论时代如何改变,方法都是解决问题所适用的。方法论会随着时代的演变不断引申出适合的论点,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升华和当代化,如此的方法论会具有更加丰富的涵义和适用空间,并不会成为发展进步的阻碍。
1.3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任何理论观点,如果不经实践的检验印证,都是纸上谈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其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印证了自身的正确性和先进性。这也正是我们所探寻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因此,在学习领悟马克思理论的时候,切不可只停留在书面,而是应当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状况,探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解决我国民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上的方法,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精髓的掌握和应用。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
2.1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我国目前追寻的目标和不断努力的方向,而在这一时期,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和不可或缺,它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道路以及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样在进行各种决策过程中也能够确保准确性。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佳体现,体现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即使是在新时期也仍然要充分挖掘其现实意义,这样也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永远释放青春和永葆活力。
2.2实现民主社会和谐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性十分显著,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理念保障。要实现社会和谐和党内民主,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和正义之间的关系,给予人的生存质量以及思想更多的关注,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中的方法论正式给出了解决当代社会中有关民主和和谐社会建设问题的方法。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也正在用全新的姿态和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其中仍然不能忽视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也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产生。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改变,多元向的价值观逐步融入和充实人的头脑,对民主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尽快树立起本民族共同信仰,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保证。
2.3建设社会主义法制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是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不仅仅是国家性质的体现,同样也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和依法治国提出的理念以及标准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当中提出的以人为木理念是一致的,而且依法治国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是一个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因此要充分挖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当代价值,使其更好地为依法治国提供方向指导。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根木的支撑和有效指导,将马克思主义方向作为全部工作的思想指导,并在实践活动当中从国情出发,确保法治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一致。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仅是理论,我们应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去实践,去改变,为构建完美的新社会找到正确的方向。运用哲学的两面性去分析当前社会中的各类问题,找出事物的个性与共性,让自己的目光变得更加全面具体。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形成全新的理论革命体系,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中国的实际国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了祖国的前途伟业,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共创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央宗卓玛.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J].考试周刊,2017,54:123.
[2]张龙.浅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2:84-85.
[3]任艳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6,14:279.
作者简介:
巩万成(1979-),男,甘肃康县人,哲学硕士,讲师,主要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