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面向未来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18-09-25张胜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5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通识教育

张胜华

摘要:高职教育要敏锐捕捉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面向未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在分析了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的前提下,明确了高职通识教育的目的、意义、功能及构建原则,提出了如何基于能力本位构建高职通识教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能力本位;泛能力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257-05

一、新时代高职人才需求新特征

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对中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教育要敏锐捕捉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变化,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面向未来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迎接中国新时期发展新需求

为了满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不断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2015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1]以及2016年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都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特别是后者首次提出了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为“十三五”期间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将发生重大变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特征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审视中国经济领域内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带来的诸多影响,辨识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规格需求的核心变量因子,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人才变革大潮。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在迅速加快,学科交叉趋势愈发明显,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呈现出了“泛能力化”的趋势,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人才规格要求不断升级,人才能力结构和能力内涵要求不断提高,人才能力结构和内涵不断向人本化、社会化、国际化转移。这样的一个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学生毕业时将要从事的岗位可能在学生入学时还没有形成,因此根据具体岗位需求培训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这就需要我们高等职业教育重新思考培养人才的能力标准如何对接快速转变的社会需求。

(二)对接国际标准,培养国际化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不断加深,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的互相依存也逐渐增强。高职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环境,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为“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3]发挥作用。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部21世纪委员会发布德洛尔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提出了“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的“四会目标”。联合国在选拔人才时更为关注应聘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计划和管理能力、客户取向的思维方式、民族身份认同与尊重多元文化、技术应用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等核心能力。签订于2001年《悉尼协议》,是国际学历互认的权威协议之一。该协议主要是针对国际上学期为3年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学历资格的互认。在“毕业要求”方面,提出了“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三个方面的要求。悉尼协议的毕业标准在提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般性专业要求外,更加渗透了被我们传统职业教育忽视的知识结构的体系化要求、人的文化品质要求、人的创新动能培养以及全球化的视野与思维方式等。

分析上述国际组织对于国际化人才提出的规格要求,可以看到既具备中国情怀,又能够放眼全球;既能够对民族身份产生认同,又能够尊重多元文化;既有较好的人文底蕴,又具备科技创新能力;既具備感同身受的同理心,又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将成为新时代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

(三)彰显高职通识教育的中国特色

1.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国多所大学吸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经验,陆续开展了通识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怎样有效开展通识教育,依然是很多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中国特色通识教育建设应以本土化为指导纲领,以认识世界、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灵魂的现代公民为目标,在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的基础上,在包含科学的理想信念、体现主流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批判思维训练、帮助大学生拓展国际视野这五个方面,展开相关课程内容建设。[4]

2.文化传承是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的通识教育应该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发挥了解中华与世界文明、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促进世界各民族和谐共处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在不断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人类文化是中国特色通识教育的灵魂,失去了这一点,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与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方面将毫无意义。与此同时,文化传承也是新时代创新的动力之一。新时代的创新将是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一体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无不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进步,更多地是融入了人类的情感体验与现实需求。人类社会的人文精神必然会镌刻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与现实产品之中,技术创新的过程与结果也必然折射出人类的价值追求。

二、国内外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概况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非常重视通才教育,早有庄子在《庄子·天下篇》提出了“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至中国近代,蔡元培、竺可桢、梅贻琦等教育家都曾提出了关于重视大学通识教育的观点,但为了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向工业化与现代化培养适应特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以专业分科为基础,在培养大批实用的专业型人才的同时,其弊端也逐渐显现[5]。进入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再次重新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开始了新一轮的自我探索,经历了萌芽阶段(1987—1994)、引进借鉴的起步阶段(1995—2001)、反思改进的提升阶段(2002—2006)。[6]截至目前,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根据骆少明对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实践的总结,中国通识教育包括以下三种模式:(1)北京大学的“实验班+选修课”模式;(2)武汉大学的全校性选修课模式;(3)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本科学院模式。[7]在此,仅综述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实施情况。

北京大学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实施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教育改革计划,提出北大应该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知识、基本人文素养、强烈创新意识,能够为民族和国家强盛起引领作用的高素质人才”,而不只是在专才教育模式下增加一些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为此,2001年9月北大举办了元培计划实验班,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元培计划实验班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在学习制度上实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

复旦大学对通识教育的探索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基于对通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的认识,谢希德校长提出要借鉴国际先进的本科生培养经验,试行“通才教育”。2005年9月,复旦学院正式成立,学校率先在国内实质性地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复旦希望通过通识教育,同时传递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完全的人格,领悟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习惯,对自然和社会有更高境界的把握。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以核心课程为主轴,以住宿书院制和导师制为辅翼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分析可以发现,通识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均取得了巨大进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逐步从“制器”转变到了“育人”,通识教育理念正在转化成为多种模式的通识教育实践。但是,由于许多大学管理者对通识教育理念认识不深、重视不够,也由于国内高校习惯于专业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等都铭刻了专业教育的印记,通识教育在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转变专业教育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通识教育注定要走艰难的路。

(二)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概况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近些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的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核心工程。高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起步较晚,大都是在普通高校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理论进行的。高职教育领域中的通识教育目标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不仅能够获得一技之长,而且具备一个健全的职业人和社会人所必需具备的文化、社会生活常识以及正确的道德和价值取向[8]。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属性,一直过分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造成了事实上的“职业性有余,而高等性不足”的状况,甚至出现了通识教育的“盲点”[9],因此有学者归纳了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保障条件不充分”[10]的问题。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足够的知识宽度、熟练的基本技能、可迁移的方法能力和健全的人格品质来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适应持续变化的社会需求。

(三)国外研究近况

通识教育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哈佛大学于1945年完成了改革报告书,即《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11]。报告认为,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的技能,这是专业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与此同时,每个人又都不可能精通所有专业领域,因而为了尽可能避免个体之间以及群体社会中的专业隔阂,就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广泛批判意识,以便在任何领域都能具备基础的辨识能力。具体来说,就是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上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提出以“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为基础的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人文、社会、自然三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区分为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与推理、自然科学、外国文化五大领域的“核心课程”。2002年哈佛大学再次启动了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改革,2009年正式推行“核心课程”,将人类所有学科领域归于人文、逻辑推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4类学科。这4类学科下面又设置了8个领域的课程,即审美与诠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与数理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中的诸社会、世界中的美国。[12]

在亚洲国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通識教育较有代表性。为帮助毕业生适应21世纪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养毕业生能够顺利面对由科技推动的未知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将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拓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帮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展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升表达和写作竞争力。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了新加坡国情学习、人类文化、定量推理、思维和表达四个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13]

透视国外通识教育研究现状,在知识维度注重学生在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均衡发展,在能力维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跨学科能力,在品格方面注重培养世界观与价值观以及对本国与世界的认识。

三、基于能力本位构建通识教育核心素质培养体系

(一)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1.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综合看来,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通识课程体系,实现通识知识传承与创新、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与核心素质。通识教育的意义在于:首先,培养具有健全人格、辩证性思维、独立价值判断、跨文化能力的智慧型和创新型公民;其次,通识教育的变革有助于高职院校解决人才培养面对的新挑战,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2.通识教育的功能。“通识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不同于专业教育或职业训练。它并不意图发展一种特殊的技能或为受教育对象某种特殊的职业做准备。它的教育具有更大的通识性,而看上去较少‘有用性”。[14]从这一观点出发,通识教育应该扬弃那种狭隘的“有用性”,真正使教育服从于培养人这个目的。“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地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一个人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教育能让人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15]”从这个意义上来看,通识教育在完成教育的一般目标,即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获取特定的或“有用”的知识。进入新时代,知识经济、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时代特征的一部分,培养才智、发展思维才是通识教育的根本。与强化技能的教学方式相比,文理兼顾、内容广泛的通识教育更有利于培养一个具有真正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3.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为增强其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必须坚持一定的建构原则才能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行,发挥通识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的“自由精神、公民责任、远大志向”等方面的作用。(1)方向性原则。高校应当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为他们的一生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2)学生主体原则。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出现了“工具化”、“功利化”和“碎片化”的趋势,导致高等职业教育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消解”。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高等职业教育尤其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构建要回归到育人的原点,以学生主体价值为原则进行建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价值,有效避免功利化的泛滥,以找回和弥补现代职业教育视野中的“人格”的缺失。(3)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思想孕育着一种崭新的教育评价尺度和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原则,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的职教价值观,它为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高职院校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调的能力本位与传统意义上的能力本位相比已经发生了内涵上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技术创新引领下的社会变革向纵深发展,这样的变化对人的能力结构要求出现了泛化趋势,社会对人的能力关注不再仅仅从岗位需求出发,去看他们的专业技能,而更多地考虑到人自身的后续发展能力,包括基于社会适应的自我认知与发展能力、持續学习与创新能力、多维度的方法能力等,可以说,对能力本位的理解已经升级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1.正确认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关系。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两类不同的教育,专业教育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也有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应该服务于专业教育。这些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与日益增长的“全人教育”理念产生了理念上的冲突。结合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功能上应该具备互补关系。首先,培养目标互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内的专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和应用性。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某一领域的技术技能。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与企业合作,以期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毕业时即能胜任相关岗位。因此,调研相关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是高等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与依据。而通识教育不聚焦具体的岗位需求,通识教育面向社会,是“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广博视野、多学科思维能力、创造力、思辨能力、价值观等,旨在培养健全公民。因此,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具有互补性。其次,培养时效互补。时效性强是专业教育的典型特征。为了保证学生毕业时能够符合岗位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调研岗位通常为学生毕业五年内从事的岗位。而作为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的大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具体的就业能力的同时,更应关注教育的时效性。通识教育以其培养视野、方法、能力、素质、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恰恰具备长效性的特点。

2.正确认识通识课程“广度”与“深度”的关系。通识教育自产生的那天起就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严格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提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于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这在本质上就要求通识教育课程不是简单的介绍性的课程,而是在内容的体系性、方法的科学性上对受教育者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使他们能够对相关领域内的知识形成整体认识,从而引发对问题更加深刻的思考。另一方面,通识教育在本质上属于博雅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涉及学科领域非常广泛。保持通识教育内容的宽泛性,对于受教育者适应交叉学科发展趋势、拓展视野、提升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识教育给予受教育者最重要的东西与具体的学术和文化知识无关,却与价值、道德、一种存在的方式、思考的习惯有关。正如在课程设置上,耶鲁大学、哈佛大学要求学生选择的课程之间具有相互关系,使学生既能在若干领域拓展知识面,又能在某些领域内加深理解,较好地实现了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3.基于能力本位2.0理念下的通识教育课程领域观。随着“3I(Internet+、Information、Innovation)”时代的到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已成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正逐步把人类从繁重的、低端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新特征、新趋势、新使命对人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要求,即“泛能力化”。泛能力化是从人的适应性出发,通过教育培养,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适应自我、适应他人、适应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系。这个体系内的每个能力有相对具有独立性,也有相互的关联性。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该把“泛能力化”作为构建通识教育課程体系、划分课程领域的重要参考依据。在具体划分通识教育课程领域应该依据什么标准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领域的划分依据究竟应该是能力还是知识呢?从通识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历程来看,能力培养是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通识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不同知识体系的构建,拓展其视野,培养其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掌握持续发展与创新的方法,奠定其深入思考、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通识教育课程领域应该以知识体系的重构为基础,通过体系化的课程设计,最终实现受教育者的泛能力化。

四、结语

通识教育在中国并非纯粹的舶来品,其源远流长可以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找到清晰的脉络。现代中国为了适应当时的经济、社会需求,突出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性人才,但在某种程度上却造成了中国通识教育的断裂。在科技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文化不断交汇、融通的新时代,我们的教育应更具有前瞻性,博采中西文明之众长,培养能够面向未来挑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08.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6-03.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

[4]仰海峰.立德树人是核心——哲学通识教育出新作[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3).

[5]杨丹,唐杰.理工优势类高校的“通专融合”——重庆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与思考[A].甘阳,孙向晨.通识教育评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6]苗文利.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二十年的发展现状及理性省察[J].大学教育科学,2007,(4).

[7]骆少明.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报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15-16.

[8]万莹.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意义[J].现代企业教育,2014,(8).

[9]黄欣加,李绮.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及实践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1,15(4).

[10]向丽.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533).

[11]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周开发.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甘阳,孙向晨.通识教育评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田逸辉.新加坡国立大学新一轮通识教育改革及其反思[A].甘阳,孙向晨.通识教育评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4]孙向晨.耶鲁之为耶鲁·通识教育的作用[J].大学通识报(第一辑),2006,(5).

[15]John Henry Newma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J].February,2008,(5).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