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金模式”、卓越计划及专业认证之实践体系的对比

2018-09-25库建刚刘金艳李爱民邓荣东印万忠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5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专业认证实践

库建刚 刘金艳 李爱民 邓荣东 印万忠

摘要: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工程型人才培养的瓶颈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不完善。本文以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在实施“紫金模式”过程中对实践体系的持续改进为素材,结合近几年在高等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对实践体系的要求进行比较,探讨高等教育在工程实践体系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紫金模式;卓越计划;专业认证;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077-03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是福州大学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联合创办,采用先进的理事会管理机制,创建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和检验办学成效”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紫金模式”[1]。“紫金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不仅获得了教育界和工业界的高度认可,而且收获了包括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全国高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及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诸多奖项。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等工程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两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和“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两者相辅相成,从当初的试点到如今的全面展开,大大促进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且在制度与操作程序上愈加规范。虽然卓越计划和专业认证已经在很多高校全面展开,但参与其进程的很多高校教师在概念上还有不少模糊的认识。

本文结合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经验,通过介绍“紫金模式”、卓越计划和专业认证的发展历史,比较三者在实践体系方面的异同,对理解我国工程教育内涵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发展历史

(一)“紫金模式”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成立于2007年6月6日,由校企双方代表组成理事会,理事长由紫金矿业集团的陈景河先生担任。紫金矿业学院是由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检验办学成效”的一所新型学院,采用一校两地的“3+1”办学模式,即“三年校内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一年校外(国家工程实践基地和实习单位)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与实践”,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就可以与企业签订预就业协议,学院根据学生的预就业情况,安排学生到签约单位完成实习和毕业设计,大大缩短了毕业生的见习期。

当“紫金模式”仍处于实践和探索阶段(2007—2010)时,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了卓越计划,由于二者具有很高的吻合度,因此福州大学成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而紫金矿业学院资源勘查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均是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2012年紫金矿业学院上杭教学基地被遴选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建设。2015年,“紫金模式”入选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获优秀奖。2017年9月,刘羽教授领衔完成的《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培养应用型地矿人才创新与实践》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7年11月,紫金矿业学院成功入选福建省2017年示范性产业学院。2017年12月,紫金矿业学院推荐的教学改革案例《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紫金模式”培养应用型地矿人才创新与实践》获2017年度高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为福建省唯一获奖案例。至此,“紫金模式”作为高等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在短短10年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得到了教育界和工业界的普遍认可。

(二)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3]。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后备人才,高等学校实施卓越计划,将为培养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完成卓越工程师需要的基本训练。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是引导参与高校开展工程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要求、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衡量和评价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纲领性文件。

2013年11月28日,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发布了卓越计划通用标准[4]。卓越计划标准体系由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构成。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卓越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计划,并公布61所入选第一批卓越计划的高校名单。2011年10月,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133所高校为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2013年10月,批准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工程等433个本科专业、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工程等126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加入卓越计划。

(三)專业认证

美国是最早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国家[5]。基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发展的国际化需要,1989年,美国、英国等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并签署了《华盛顿协议》,该协议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得到国际工程界的认可[6]。该协议的宗旨是通过系统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保证工程教育质量,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了基础。《华盛顿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各签约方的认证标准和程序基本等同,认证的结果实质等效[7]。2015年10月,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成立,协会由工程教育相关机构和个人组成全国性社会团体,由教育部主管,负责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组织实施。

1992年,我国建设部对国内4所高校、6个专业进行认证试点,至1998年,完成了20余所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认证试点工作[8]。2013年6月19日,在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会员。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第18个成员国[9]。2013年,全国参加第一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为87个;2016年12月,正式参加专业认证申请的专业达到375个;而2017年12月,正式参加专业认证申请的专业高达547个。近年来,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经步入职业化、正规化,多数高校已经把参加专业认证视为教育水平的评价,专业认证的有效期多为3年,因此,参加专业认证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跟进过程。通过开展专业认证,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大大提升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实践体系的比较

(一)“紫金模式”与卓越计划

“紫金模式”是我国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其特征是企业“支持办学建设、参与办学过程和检验办学成效”。由于教育部启动的卓越计划与“紫金模式”高度吻合,2010年,紫金矿业学院资源勘查专业和采矿工程专业获卓越计划首批试点专业,2011年,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亦获批准。2012年,三个专业顺利通过卓越计划对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的审查和中期验收,同年,正常运行两年的上杭教学基地被遴选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因此,“紫金模式”探索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思路,其具体实施比卓越计划早,但两者的办学模式具有很高的吻合度[10]。

“紫金模式”与卓越计划对实践体系的要求有所不同。“紫金模式”在初期阶段的设计是“2.5+1.5”,即1.5年的校外实践,在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过程中,统筹考虑教学效果,不断理清教学环节后,扣除第六学期在上杭国家工程实践中心由8名企业双师承担的8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环节,把校外实践环节调整到1年,即目前执行的“3+1”模式。在2010版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校外专业实践内容包括第四学期的认识实习、第六学期的生产实习和第七学期的顶岗实习(或参加选矿综合实验训练进行学分置换)、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现场),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28.3%。

卓越计划对实践教学学时的具体要求是:理工类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一般不低于25%,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大力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研训练的实践活动,形成具有本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氛围。因此,卓越计划对校外实践的要求是一般不低于25%,即学生累计约1年时间(或不少于32周)在企业(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习,且毕业设计要求选题全部源于企业的实际问题,要真题真做,不允许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完成。因此,卓越计划的1年校外实践不仅包括校外的实践环节,也包括校外实践基地的教学环节,同时还包括校内的集中性专业实验、课程中安排的专题实验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教学内容。按此计算“紫金模式”的实践教学学时可以达到1.5年。另外,紫金矿业学院三个专业从2014—2016届的毕业设计题目均来自于生产现场,且全部实现了真题真做。

通过对两者实践体系的比较可以看出,“紫金模式”的专业实践学时不仅占总学时比重高于卓越计划,而且更注重校外的工程实践锻炼,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性劳动的机会,即顶岗实习。参加企业生产一线的顶岗实习和真题真做的毕业设计对于很多高校是一项艰难的任务,然而在“紫金模式”下的实践体系却很容易达到卓越计划在该方面的要求。

(二)卓越计划与专业认证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构建与创业型东南强校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福州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福州大学启动了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的全面修订工作,其主要任务是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达到《专业认证标准》。针对紫金矿业学院三个地矿类专业,主要修改内容涉及两大方面:一是减少了本科四年的总学分,把总学分由原来的180学分压缩到165学分;二是增加了创新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环节的总学分由原来的50学分调整到39学分,集中性实践环节的比重由27.7%下降到23.6%。由此可以看出,专业认证重点在于对课程体系的标准化设置,培养计划的修改主要指向校内不同的课程,而对校外实践体系的要求甚至比卓越计划还低。但是专业认证的评估体系将毕业生的培养效果置于重要地位[11],需要长期的跟踪调查,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设计将为毕业生顺利走上专业岗位,并在岗位上能否发扬“钉子精神”至关重要[12]。

正如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卓越计划”的主要研究与策划专家林健教授所说,如果将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作为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或前提条件,那么对不通过认证但却满足卓越计划的试点专业如何对待。因此,卓越计划和专业认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重复,甚至是交叉。

三、结论

“紫金模式”、卓越计划和专业认证均以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为目的,旨在培养未来的工程师。区别在于:“紫金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企业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很容易实现实践教学的及时改进,但带来的后果是实践教学投入非常高。卓越计划是由我国教育部和工程院主导,其标准不仅针对本科生培养,而且针对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由于涉及不同层次、专业及行业,协调实施的难度非常大,在实践体系方面要求也各不相同。专业认证是一个国际条约,由于涉及面更宽,针对不同专业和行业不可能在实践体系制定统一标准,因此“紫金模式”作为创新典型案例,在实践环节进行持续改进比较容易,而后两者在持续改进方面出台了统一标准的难度非常大,因此各专业委员会和协会将承担越来越多的改革重任。

参考文献:

[1]刘羽,王少怀,黄培明.地质专业创新型人才“紫金模式”培养的改革思路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3):46-48.

[2]楼晓明,刘羽,黄培明,等.“紫金模式”下采矿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教学思路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1,(2):1-4.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诠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23.

[4]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通知[Z].教高函[2013]15号.

[5]朱永东,叶玉嘉.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9,(3):46-50.

[6]吕景泉,马雁,杨延.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15-19.

[7]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3-20.

[8]陈春晓,于东红.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4,(3):4-7.

[9]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10]彭向东,刘羽,黎敦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地质教育,2014,(3):66-68.

[11]赵川平.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研究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9,(7):90-91.

[12]迈克尔·密里根,乔伟峰,王孙禺.服务公众保障质量激励创新——ABET工程教育认证概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21-27.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专业认证实践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