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使用控制能力的关系
2018-09-25李依文金筱雯杨思青李安然黄维锋
李依文 金筱雯 杨思青 李安然 黄维锋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孤独感的产生与其网络使用控制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UCLA孤独量表和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IUSCS-CS)对28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孤独感得分与其网络使用自我控制得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r=-0.324,P=0.000)。结论:网络使用控制情况与孤独感密切相关,互为因果。网络使用控制能力越弱,对应孤独感越强。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网络使用控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5-0072-0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引起了心理学上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沉迷网络会缩小人们的社交圈,降低社交能力并产生孤独感。而孤独感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也有可能是大学生缺乏网络使用控制能力从而导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本次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控制能力强弱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控制能力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网络使用控制能力以及预防网络过度影响学生生活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284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4份,收回有效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为83.45%。其中男生141人(59.49%),女生96人(40.51%),一年级103人(43.46%),二年级71人(29.96%),三年级49人(20.68%),四年级14人(5.91%)。其中大四学生由于样本数过少,故在年级相关的统计分析中去除。
(二)工具
1.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 (version 3))[1]。采用Russell等人1988年编制的UCLA孤独量表第三版,该量表评价由于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含有11个“孤独”正序条目与9个“非孤独”反序条目,量表采用四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孤独感水平越强。该量表对大学生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在大学新生中的重测信度为0.62。
2.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Internet Usage Self-Control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IUSCS-CS)[2]采用欧阳益等人编制的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含有12个正序条目与22个反序条目,采用五点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对网络的自我控制力越强。该量表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各分量表的α系数在0.76—0.82之间,缺乏重测信度的相关数据。
3.统计方法:调查所得数据使用Excel、SPSS 20.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
二、结果
(一)孤独量表结果
平均分为44.65,标准差为7.381,可见大学生孤独感总体较高。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男生的孤独感较女生略高(P<0.05),而从表2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孤独感方面的平均得分随年级的升高略有降低,但无明显差异。
(二)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结果
平均分为115.32,标准差为16.248。从表1可见,男生的网络使用自我控制能力较女生略低(P<0.05),而从表2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这一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三)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得分与其网络使用自我控制得分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r=-0.324,P=
0.000)。将学生按孤独感得分情况分为三组,39分以下为轻度孤独,40—45分为中度孤独,46分以上为重度孤独。轻度孤独组有54人,占全部调查学生的22.78%;中度孤独组有62人,占26.16%;重度孤独组有121人,占51.05%。随着孤独感的增强,网络使用的控制能力减弱,重度孤独组的网络使用自我控制能力得分明显低于轻度孤独组,结果见表3。而将网络使用自我控制得分114分以下归为低控制力组,含130人,占全部学生的54.85%;115分以上归为高控制力组,含107人。表4结果显示在网络使用过程中自我控制力高的人,孤独感得分较低。
三、讨论
本次调查分析发现,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重度孤独者的比例占一半以上,且重度孤独者的网络使用控制力最低,而轻度孤独者的表现则相反。该结果表明,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便捷,各类社交媒体兴起,虽然减少了人们一部分的孤独感,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份孤独。事实上,互联网让我们从孤独中解脱了出来,但互联网本身却是另一种孤独的源头。“纽约客”的心理学专栏作者MariaKnnikova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alienating nature),使用网络对人们的家庭关系影响最大,他们和家人的联系和交流会明显减少,此外,伴随着社交圈的缩小,抑郁和孤独感也会增加(Kraut,1998)。
在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无论在孤独感还是在网络使用控制能力上,差异都不大。这与一般概念中,大一新生的孤独感会较高年级学生更高的观念不符,这可能是由于在做调查时已处在学年末尾,大一学生已经经过了一学年的适应,故与高年级学生在各方面差异较小,因此此结果暂不能作为大学新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比较的依据。
理论和调查都显示了,网络使用控制情况与孤独感密切相关,互为因果。对一些大学生来说,并非网络带来了孤独,而是孤独才对网络越加依赖。每个个体的孤独感的来源不一定是相不同的,没有什么方法能一劳永逸地把大学生从各自的孤独感中解救出来,因此,一方面,合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消除孤独感或主动寻求帮助,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引领学生加强在网络中的自我控制能力,也应是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衛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2]欧阳益,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控制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1):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