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8-09-25赵诚
赵诚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高中学校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时,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们进行素质方面的教育。通过对学生们进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对于学生们情感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其中,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现状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为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渗透方式
0.引言
高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通过对高中学生们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们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们人文精神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极大的帮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高中学校在对学生们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时,越来越重视将人文精神教学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1.1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想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就需要经过教师的指导,从而通过这种方式,将人文精神渗透到高中语文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以促进学生们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因受自身条件的限制,缺乏对人生深层次的思考,并且在科学人文素养方面也较为低下。因此通过这类教师对学生们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就无法帮助学生们深刻理解文本中的人文精神,从而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力在进一步的提升方面受到诸多限制。
1.2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
虽然语文课程在高中教学课时中占据了较大分量,但是教师在对高中学生们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却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工作。相对于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大部分的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时,通常都会将主要的教学时间运用于指导学生们对文言文进行理解,以及对考试常考知识点的讲解方面,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为学生们在以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1]。因此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致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知人论世的阅读方面相对较为缺乏,造成学生只知道作者所写文章的主题,而不知作者是在何种情形下进行的创作,不利于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
2.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2.1通过教材的使用渗透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中的基本定义,是对人类遗留的各种精神文化的体现。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时,为了充分体现课堂的人文性,教师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充分将人文精神渗透其中进行教学。而文学作品中主要以人生经历为描绘的对象,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人生,同时也有利于让学生们感受到人性的善与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从而激发起自身培养友爱、热情等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学生们的发展[2]。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杜甫《新婚别》的学习时,由于作者的作品表达了对劳苦大众的人文关怀精神,因此为了让学生们对于作者的思想内涵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教师需引导学生代入情境,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指导学生们实际感触作者内心的情怀。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致使学生难以领悟作者的思想。因此为了更好的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教师需要努力理解研究教材,在字里行间钻研高深的文学思想,从而更好的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工作。
2.2通过营造氛围的方式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作为学生人文精神建设的引导者,在对学生们进行高中语文学科的教学时,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渗透人文精神,就需要对自身传统的观念进行相应的改善,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培养观念,并且积极构建浓厚的人文文化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这种氛围种不断受到熏陶,进而自觉培养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赠汪伦》这一首诗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李白对于汪伦浓厚的情谊,教师可以安排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汪伦和李白,进而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理解教材,体验主人公感情。进而教师可就人物中的情感灌输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促进学生们的进步和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高中语文知识的教学时,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渗透人文精神,就需要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教材的使用渗透人文精神,同时还可以通过营造氛围的方式渗透人文精神。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其中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全方位的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一定基础,有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叶红梅.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标理念带给高中语文教学的三个转变[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8(4):24-25.
[2]谢明霞.期待,让学习更美好——浅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心理期待促进后进生的转化[J].读写算(教研版),2015,8(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