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路径探析
2018-09-25曹萃玲刘琼豪
曹萃玲 刘琼豪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是培育中华民族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条件,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培育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通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优化教学目标、开发教学资源、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使其转换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个人精神追求,最终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课 融入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科学反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表现,也是全党全社会共同践行的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育核心价值观,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要把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培育好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稳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实现“中国梦”的强大青春正能量,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培育新一代的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了理论指导。
高中生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中生缺乏对正确价值观的辨别能力,他们的价值观处于形成和确立时期,面对生活中的—些负面思想和行为,常常会不知所措。加强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高中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迫切要求。因此应加大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索,加强培育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度和深度。结合社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需切实地将社会主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的全过程,拓展培育的有效途径、把培育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处,提高教学实效。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可通过以下四个路径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发教学资源的利用、优化教学目标的设定、明晰教学内容的讲授、巧用教学方法的渗入。
一、在开发教学资源的利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呈现多元化,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也没有及时地更新教学资源,导致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参与度也不高的现象。我们要充分挖掘、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富有实效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以加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实效地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广度与深度。
(一)教材中滲透
教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在备教材时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教材内容、当前学生理想信念缺乏和价值多样的现状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重点放在学校、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融入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分析处理中。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至今仍有深远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特别体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四大必修课中——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必修课都要求与生活密切联系,切实结合学生的生活“润物无声”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渗透到教材、到课堂、到学生头脑。
(二)教师的引领
“传道者要自己明道、信道。”习总书记强调:“加强学校师德建设是学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发挥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师作为学生的引领和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行动教育感染学生,是学生的榜样。要想让学生认识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必须自己真正理解、掌握和相信它;要想引领学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然而高中生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价值观处于形成和确立时期,教师要增强自身的四个自信,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身示范,不断加强个人自我修养,引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校园中熏陶
习近平同志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情操,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学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发芽。”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中。例如学校的规章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为基础;班级黑板报、主题演讲和辩论赛;树立优秀学生代表等,可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生,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使学生不仅可在良好的校风、班风的教育环境下,陶冶了情操还潜移默化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入他们的内心,让正确的价值观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从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家庭中传承
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家庭是社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青年一代价值观养成的最直接的途径。家庭的结构组成,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家庭教育纳入道德建设中,与学校教育沟通起来建立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灵活的互动机制,让众多家庭和社会各层次主动来配合学校教育,用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增强教学效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共同育人的超强合力。
家风建设中也需要父母做一个表率作用,自觉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孩子做榜样效应,在良好的家风下使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家风会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网络媒体中传播
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的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学生传播、接受各种知识信息、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但与此同时互联网背景下也面临着众多新媒体的挑战,一些媒体违背社会道德,虚假报道、低俗之风、不良广告、黄色信息等,极大地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了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各大网络平台中,如维信、微博、QQ、直播软件等,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性的引领,为广大群众特别是价值观未完全形成的青少年,营造健康、文明、正能量的网络氛围。
我们在抑制不良网络风的同时,也可运用这些新媒体的力量,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阵地,引导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班主任等进驻微博、维信,利用这个在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打造原创优秀的文化作品,以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来育人化人,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二、在优化教学目标的设定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高中思想政治的总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性。”而思想政治课的重点应放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程,培育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评价等作用,使教学活动要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把每一课时教学的目标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落实到实处。”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作为整体教学的内容、作为教师活动、学生学习、教学效果评价的指导和依据,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新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课程内容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傳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努力呈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发展的新成就、新成果,充实丰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相关的内容,重视学科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应秉承在教学内容中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理论教授、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中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学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理论讲授中明晰概念
教师传授知识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就是讲授。当今新课改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参与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教材中的理论性知识只有通过教师讲解才能让学生对它的概念有所了解,进而才能对此展开互动和讨论。学生首先需要明确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清其中24个字,每个词所提出的背景以及这个词的提出对社会发展起什么样的作用。这需要教师极其熟练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把控能力,教师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将理论课讲得很有趣,让学生拜托枯燥乏味的课堂,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二)在课堂讨论中领会内涵
课堂讨论是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课堂讨论中的问题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呈现。教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备好教材和学生;巧妙机智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创设问题。在讨论中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指向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机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春风化雨地让学生爱上课堂,在无形中领会知识。
(三)在课后作业中促进认同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知识与积极地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是课外实践活动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求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高中思政的作业更强调要与课堂教学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课后作业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体现学生的个人愿景,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指导,设计课后作业的社会现实意义,将作业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让学生享受其中,深刻领会认同,把社会主义价值观转化为自己躬身践行的行为准则,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个人理想。
四、在巧用教学方法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能达成教学效果,也不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00后”高中生的思想实际,遵循学生生长规律,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在他们心中扎根,深刻领会其含义并内化于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中生的行为规范。
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主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新媒体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
(一)主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案例,使学生启发思维、陶冶情操、升华心灵境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高中生的价值观处于形成和确立时期、主题教学法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课堂教学,循序渐进地实现学生正确思想的引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探究教学法
探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教师根据教材中的每个框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巧妙地设计问题和案例。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小组讨论、情境小品、查阅资料、小组辩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在探究过程中认同、理解,并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
(三)新媒体教学法
新媒体教学法是指:运用新兴的网络媒体技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网络传播的“微”教学。大数据时代,信息和价值观念多样化,对学生处理、分析、判断、归纳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学生生活中,一些网络媒体已经渗透到学生生活中,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微博、微信、QQ已成为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沟通交流方式。微课、慕课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兴起,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高效率地统一起来突出价值观教育。此外,思政课还可通过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专属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使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让高中生时时都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四)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顾名思义: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認识的有效途径。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在实践中实践是人们获得认识与思想的基础与源泉,认识与思想也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和深化,能真正成为人们言行举止的先导。让学生领会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践行于日常生活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心中的行为准则。组织举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参观历史文化遗址、雷锋日的志愿服务活动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深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由上述可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新媒体的力量,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以教材为载体,以时事为依托,以教师榜样为动力,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善于学习,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点滴的学生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