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镇静用药的疗效及临床护理研究

2018-09-25夏雯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小儿

夏雯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予以阶段性镇静用药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41例,予以患者常规镇静用药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41例,实施阶段性镇静用药及综合性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次数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给予阶段性镇静用药,并配合综合性护理,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小儿; 高热惊厥; 镇静用药; 护理措施; 临床疗效; 护理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6.0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6-0-02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儿科病症,通常是由于小儿群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受到感染,造成其体温急剧升高至38 ℃以上,引起患者出现全身性强制性痉挛或者是阵挛性发作[1-2]。根据现阶段临床研究明示,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予以阶段性镇静用药方案,并配合具有综合性的护理服务,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惊厥次数,对患者高热消退时间缩短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家属的认可,预后效果极佳[3-4]。鉴于此,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对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研究应用阶段性镇静给药方案及综合护理方案配合的临床价值,研究效果极佳,现如下报告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接收的8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自愿参与研究;(2)患者体温均超过38℃;(3)患者均有明显的抽搐症状;(4)患者有意识障碍现象。排除标准:(1)排除恶性肿瘤患者;(2)排除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3)排除重要器官损伤严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个月~7周岁,平均(2.98±0.72)周岁;其中,肺炎13例,上呼吸道感染17例,支气管炎8例,肠炎3例。研究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个月~8周岁,平均(3.76±0.34)周岁;其中,肺炎14例,上呼吸道感染19例,支气管炎5例,肠炎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对比性。此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镇静给药方案。通过水合氯醛对患者进行灌肠,每次用量为50 mg/kg,参考患者实际情况,给予苯巴比妥(商品名:苯巴比妥片;生产企业: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0 mg/S;國药准字:H50020219)口服治疗,5 mg/次,2~3次/d[5]。研究组实施阶段性镇静给药方案。对患者进行腋下体温测量,当测量结果≥38 ℃时,给予患者咪达唑仑注射液(商品名:力月西;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l:5 mg;国药准字:H10980025)滴鼻治疗,通过注射器吸取0.45 mg/kg药物,均匀缓慢滴入患者两侧鼻腔[6]。于治疗6 h后,对患者再次进行腋下体温测量,测量结果≥39 ℃时,予以水合氯醛灌肠,每次用量为250 mg/kg,1~2次/d。于治疗12 h后,对患者再次进行腋下体温测量,若测量结果依旧未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则对患者再次实施口服苯巴比妥治疗[7]。

1.2.2 护理方法 对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做好患者常规检查,根据医嘱给予患者对应治疗,如降温处理、吸氧处理等,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师。对研究组予以具有综合性的护理干预。(1)高温护理。对于体温持续升高且无降低现象的患者,要及时予以物理降温,采用冰袋对患者进行冷敷,集中于患者腋下、头部及腹部、颈部大血管、腹沟股大血管,同时对患者手足心采用温水擦拭,帮助患者进行降温,过程中注意患者保暖。对于采用物理降温依旧无效的患者,可以选择安乃近肌内注射及鼻滴降温[8]。(2)惊厥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惊厥现象时,要及时将患者放平,头部偏向一侧,时刻保障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中,对于有呼吸道分泌物的患者要及时清理[9]。约束患者的四肢,避免患者在抽出的过程中掉下床,在牙齿之间放置牙垫,避免患者抽出过程中咬伤自己。(3)家属护理干预。一些患者家属会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例如恐惧、焦虑及愤怒等情绪,护理工作人员要及时对患者家属讲解病情、治疗方案、治疗目的,着重讲解惊厥并不会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带来损伤,帮助患者家属正确认识治疗过程,提升患者家属的依从性及配合度[10]。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密切观察患者体温情况,对于高温状态下反复出现惊厥的患者,要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治疗各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观察患者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次数及住院时间,同时要求患者家属填写护理满意度问卷表格,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护理评价等级如下: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5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6%,参照组为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次数、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主要表现出高热、抽搐及失去知觉、泛白、口唇变黑等临床特征,患者痉挛时间一般可以为数秒到数十分钟,患者发作结束后,对其神经系统体征的影响不大[11]。临床中针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且治疗目的多集中于退热等方面,对患者的惊厥消退重视度不够,多采用常规镇静给药治疗,对患者惊厥缓解效果不佳,容易引起患者家属的错误理解,造成严重医患矛盾的同时,也进一步会加重患者自身的不适感,因此,积极选择更加科学的治疗方案,有效缓解患者的惊厥情况,帮助患者尽早控制病情并改善预后,是笔者所在医院关注的焦点问题。

此次研究结果明示,采用阶段性镇静给药方式及综合性护理干预后,患者高热消退时间、惊厥次数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镇静给药方式及护理手段,且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97.56%)也优于常规治疗模式及护理模式护理满意度(82.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咪达唑仑能够透过患者鼻黏膜,迅速发挥药物作用,对患者起到的控制惊厥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惊厥发作次数,且水合氯醛有着起效较快的临床特点,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控制惊厥的治疗目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予以相应的给药方案,能够更加贴合患者实际治疗需求,对患者的治疗针对性较强,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12]。而在配合综合护理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的作用,最大限度保障患者体温降低,能够起到一定的病情控制作用,并且重视患者惊厥发作时的护理,避免患者在抽出的过程中,对自身机体造成损伤,另外重视对患者家属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有助于提升患者家属的配合度,可以有效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13]。

综上所述,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以及护理环节中,积极给予阶段性镇静用药,并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服务,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高热消退时间,对患者惊厥次数降低有着积极的意义,有利于患者减少住院时间,预后效果极佳,患者家属满意度显著提升,具有十分优异的应用价值,于临床中推广的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建秋.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镇静用药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7,7(19):226.

[2]王萍.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J/OL].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1):609-610.

[3]索欣.小儿高热惊厥阶段性镇静用药疗效观察与护理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0):235-236.

[4] Aronson P L,Thurm C,Alpern E R,et al.Variation in care of the febrile young infant <90 days in US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s[J].Pediatrics,2014,134(4):667-677.

[5]陈峰.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5,29(12):1519-1520.

[6]李华蓉,李长金.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6例療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药业,2014,23(23):109-110.

[7]张丽霞.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急救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192-193.

[8]冯汉兰,温永珍,陈小红,等.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4):1572-1574.

[9] Nishiyama M,Nagase H,Tanaka T,et al.Demographic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Pediatric Febrile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J].Pediatric Neurology,2015,52(5):499-503.

[10]李娟,王丹,王艳,等.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07-109.

[11]翟明媚,邱爽,周红艳,等.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的探讨及门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0):134-135.

[12]许男,陈莹,刘蕊,等.我国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临床现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7,12(5):480-483.

[13]王莉平,刘丽,李代明,等.30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18):102.

(收稿日期:2017-12-27)

猜你喜欢

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小儿
小儿难养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