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路径
2018-09-25任娜杨中启
任娜 杨中启
我们要着重研究挖掘经典中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的思想价值,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体悟并自觉践行,这才是国学经典教育的根本任务。
经典,“不在于它能够为现代性的多元化提供一种特别的路径,而在于它作为人类文明的源头,能够为今天反思共同的现代性提供最重要的资源”。人要先成人,后成才,人的生活是需要意义支撑的,否则实现了现代化也带不来幸福。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文化本来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虽然现代化的初始阶段恰恰是从“反传统”开始的。随着中国现代化任务紧迫性的逐步缓解,人们开始感到现代生活的空虚,想要找回现代生活的传统文化基础。这将是一个艰难的“通古今之变”过程,需要形式多样的经典教育(学校和社会的经典通识教育)来奠定基础。
经典教育目标不仅在于民族国家主体的文化传承,也要关注个体当下的精神世界需要;经典教育内容不仅不限于中国某一家一派,而且也要对西方经典敞开胸怀,需要结合时代现实作现代化转化、本土化转换,吸纳创新,为我所用;经典教育方法重点要知行合一,不要短视而求一时之利,好奇而流于一窝蜂之热闹表演,更要灵活多样,创新言说方式和传播模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让经典走进大众,让大众开心学经典,从而达致经典生活化,生活经典化。
一、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定位
国学经典与学校德育内在契合与统一,是育人化人、文化传承的需要。国学经典对学校德育的作用包括提升民族认同、促进道德养成和提升人文素养。经过百年艰苦奋斗,当代中国主动回归文化生命的自觉,想要重建和倡导一种更加健康的人类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中国圣人的经典中昭示了几千年,也在中国人的历史中探索了几千年。
1.构建民族文化共同体
传承文化,寻求文化归属,在全球化中确立自身的文化身份,对整个民族与国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是教育的主要职能。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流传至今的文明形态,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通过国学经典教育,亲近母语,是培育、生成、壮大具有世界文化竞争力的中国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国文化经典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生存数字化、文化多元化浪潮汹涌发展的当今世界,如果学校教育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号召青少年儿童诵读我们传统的文化经典,那么我们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有成为文化上的流浪民族的危险。今天学校的国学经典教育,其意义不仅在于官能的训练、审美的陶冶,还在于汉民族人文生态的培育、传统经典生活方式的改造、价值观的重建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构建起民族文化共同体。经典作为民族固有精神文化的载体,学校经典教育被赋予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大任,成为全球化浪潮冲击下复兴中国文化、重塑民族之魂的一种策略与应答。
2.养成基本人格
个体层面的经典教育目标往往被忽视,当今中华民族正迈向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不仅需要有文化传统的认同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更需要从全球多元化的视野,教育出有现代公民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人,不是屈从于权威或服务于功利目的,而是基于生命的认同和心灵的需要。
个体要在现代化浪潮中寻根,就要回归传统,中华经典是精神原乡,是当下安身立命之所。知识技能通过短期的教学与培训可以获得,但人格的养成却必须从小开始。经典教育是主体文化精神从自在走向自觉,从潜在走向现实,从感悟转化为创造的过程,最终孕育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独立人格。经典教育的核心,就是让阅读者在人性人心相通的意义上了解更为深刻和广阔的自身生命。借助经典教育激发儿童的共通感,帮助他们理解美善,就能够尽可能地拓展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为其奠定一生的心灵基础。而经典教育的意义,正是在儿童朝着他们梦想的美好世界前行中,引导他们发现独特生命意义,并合理面对各种心灵困惑,好让他们的人生之途少些弯道。正是在与经典的持久而自然的“亲近”中,达成对人类母体语言文化的深层体认,将国学经典教育转化为一种有意味的文化和生活形式。
二、国学经典教育的核心任务
当今的国学经典教育既不能一味复古崇古而带有盲目的民族主义情结,也不能崇洋媚外,而要兼容并包,立足当下中国实际,进行现代化转换与本土化转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完整地了解人类文化经典的发展历程和标志性的成果,才能建构起广阔的视野和丰厚的心灵,为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尊古不泥古的现代化转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现实中常有人把古代的经典神圣化,看作是不可触动、侵犯的神灵,对经典无条件地尊重与崇拜,经典教育偏重于古代典籍的学习,不接纳现当代的优秀作品,不能与现代文化精神对接。对经典创生的土壤和背景熟视无睹,一味尊古复古,无视当下现实情形,只能活在经典的幻影之中自我陶醉。
经典教育的目标不是原典复原式的解读,全盘接受,而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和视野去审视古人的智慧,立足于当前的时代背景,对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当今人类的生存发展寻找智慧出路。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不断自我革新的能力,在一次次时代变迁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中华经典就在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诵读、解释而得以传承,并在传承解释中得到发展、创新。
人性的历史共通性,并不能代替时代的特殊性,经典永恒的价值在于与时偕行,丰富自身。经典创生的境遇已经发生了改变,共通的人性智慧与普世价值,需要在当下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链接勾连,从而转换、升华出符合新时代的文化内容和表达形式。要实现经典的现代化转换,必须站在深厚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上,立足中西融合的视野,以文化创新的眼光审视现实生活,探寻经典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生长点,为现代教育内容注入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同时也为激活经典教育的价值开辟现实的道路。
2.尊洋不媚外的本土化转化
西方文化经典有其所长,必须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接纳,闭目塞听只是欺骗自己,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也只能害了自己,不用提两希文明的深厚与久远,就是最为人熟知的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近代科学家,所取得划时代的成就也令人叹服,如深究其中堂奥,则源头在希腊,西方文化经典即使经阿德勒简选为五十四册,依旧是卷帙浩繁。不要说通读这些经典,即使涉猎一二都不太容易。自从与西学短兵相接以来,我们倒是一邊倒了,彻底臣服,不免走进另一个死胡同,失去了文化自信。
面对强势文化,首先心态就要自信,经过百年的摸索发展,当下的中国更有信心敞开胸怀,包纳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经典,汲取对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有所裨益的普适性的成果。中华文化应该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强劲的一元,参与到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新文化的创设之中。中华文化的特性本来就是包容的,以天下为己任,以人类为关怀。我们应以一种包容博大的文化与思想胸襟放眼世界与未来,凭借从慎重检视和细致考辨过的文化经典作品中汲取来的强大的精神原动力和民族自信心,来参与这场全球性的文化与思想的现代较量和交融。我们不是全球化的旁观者,更不甘心成为全球化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当凭借五千年灿烂文明所凝结的历史智慧和民族精神以文化挑战者和应战者的双重身份出场。
世界是开放的,在经典教育选材上,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传统,更要借鉴学习西方的优秀经典,实现拿来主义,为我所用,着重于“化”外入内,推进本土性转化,逐渐形成适合中国的文化经验。真正的中西融合是要激发一种突变,生成一种新的东西。在实行经典教育时,向学生展现人类丰富的思想成果和多样的思考角度,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跨文化的古典文明教育。
三、国学经典教育的方法路径
在全球化格局中,经典教育的开放性、全球性和多元性,考验着每个文化创新性能力的强弱。国学经典教育需遵循一定的方法路径。
1.知行合一,切忌形式主义、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
不少学校也把感恩、孝道作为校园文化上墙,浓墨重彩的报告会、宣讲会,重申孝悌之义,礼赞传统规范,常常是讲到动情处,大人孩子泣涕涟涟,台上台下哭声一片。或者为了跟风而陷入盲目的热情,不了解孩子成长心理学规律,摇头晃脑,死记硬背,对内容都没弄清,就夸夸其谈,被扭曲为道德教化、政治宣传、学优则仕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畸形形态,表现出肤浅的、功利的、庸俗化倾向。人们习惯于将幸福诉诸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淡化了心灵上的作用,因而无法触动学生深层次的生命感受。读书人并不是作为一个信徒去面对僵死的经典教条,而是在读书中与历代圣贤君子交朋友,与他们一起感受和思考,让经典的智慧对自己开启、在自己的生活中落实。
学习经典作为修身的法门,需要的是一种纡徐从容的心态。与应试教育拉开距离,尽量防止堕落为考试的附庸,丧失了独立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位。尊德性道问学,落实在个人的生命践履之中,经典才有力量。所有指向人类共同道理的普世经典,都需要私密的阅读,以确保共通的感受转化成个体性的生命体验。公开的经典阅读或者诵读亦无不可,但需以个体对经典的个体化、私人化的理解为基础,否则就容易变成表演。走进经典,掌握传统文化精髓,体悟到背后的真精神,要求学生去除浮躁、功利的不健康的学习心理,沉下心来进行理论学习,充分读懂读透人类文化经典的重要概念、基本理论和观点。关键要知行合一,在现实中力行,理论与实践结合,主动将经典落实在生活之中,将经典内化于自己的生命之中,获得能力与智慧,才有意义和价值。
2.灵活多样,切忌刻板单一、死记硬背與生吞活剥
纯读经观认为,学习经典,要抓住0~13岁黄金期,利用记忆力好,先“包本背诵”,等待自然发酵。相反观点认为一味推行填鸭式灌输和不求甚解的死背,无疑是与现代教育观、儿童观的背离,是对儿童生命世界丰富性和独特性的忽视与压抑。经典教育的目的在于陶冶成人,贪多求快,博闻强记,夸夸其谈,无一入心,更无身体落实,虽多何益!学生在经典阅读中需要产生生命共通感,倘若无法深入阅读者潜在的、隐秘的生命感受是无法形成的,所以,经典要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体现出个体的差异性,而且经典学习也需要回应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古人就认为在启蒙教育阶段,只是“教之以事”。朱子当初就开了一个经典学习工夫次第,小学阶段重洒扫应对进退,大学才读四书五经,就充分尊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力求理性与感性的圆融,灵动鲜活、循序渐进。当下的经典教育更要以“兴趣”为先导,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适宜不同年龄的经典文本,诵读并非国学经典教育的唯一形式,其他学习方式至少还有书空、影写、描红、摹写和默写。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并辅助以其他的手段和方法,才不会让人感觉经典面目可憎。如千字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引入课堂,播放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还可以设计隋景剧,让孩子演绎。不仅可以拓展思路、激发想象力,还可以调动学习的兴趣和阅读热情。成人则组织专题讲座、主题沙龙、文艺会演、艺术创作等,实施的主要途径是阅读、体验、对话、阐释、评价、表现。在传播形式上创新,实现载体的多元化,在内容上走大众化,发掘经典文本的现实意义,用通俗化的方式来解读经典,加深人们对现实世界的理解认识,解答当下普通民众的人生困惑。
责任编辑|樊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