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非墨”:《齐物论》写作新探
2018-09-23戴红贤
戴红贤
《齐物论》的写作与东周的诸子争鸣有关。文章以阐释“齐一物论”和驳斥“物论”两条线索展开全文。前者为明线:开篇“吾丧我”,文中“道通为一”,文尾“庄周梦蝶”,前后呼应,首尾贯通,比较清晰①陈鼓应先生提出《齐物论》理论结构的开展线索为:吾丧我、迷失自我、莫若以明、万物与我为一、开放的心灵、物化。《〈齐物论〉的理论结构之开展》,《江淮论坛》1985年第3期。。后者为暗线:庄子暗中批评墨子“生,形与知处也”的观点,尤其是《墨辩》有关“知”论的学说。《齐物论》诸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与此暗线有关。这些“无端崖之辞”以散点方式分布在文中,忽东忽西,忽左忽右,令人难以捉摸。它们困扰着古今读者。
笔者认为,《齐物论》的“无端崖之辞”并非真的“无端崖”,它们是有根有据的。《齐物论》的写作富含东周诸子的学术信息。联系诸子学术这个大背景,《齐物论》或可疏解。本文尝试在先秦学术生态中探索该文写作之谜:《齐物论》的写作与墨家关系密切,它是庄子批评墨子的一篇重要文章。不过,与庄子的《天下篇》正面阐述墨学不同,《齐物论》以批评墨学为主,且重点批驳了《墨辩》。相比孟子、荀子、韩非子等诸子之“非墨”,《齐物论》与墨学关系较为隐蔽,学界对此关注有限,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吾丧我”命题的呈现方式及其与墨学的关系
《齐物论》开篇即描绘南郭子綦“吾丧我”“形如槁木,心如死灰”②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15页。(下引不特别标注者均出自《齐物论》)的生命状态。“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思想可能源自《老子》,但见存本阙③《文子·道原篇》引《老子》曰:“形若槁木,心若死灰。”见李定生、徐慧君校注:《文子要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我们发现《墨子》有“槁木”“生木”①巫马子谓子墨子曰:“舍今之人而誉先王,是誉槁骨也。譬若匠人然,智槁木也,而不智生木。”见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58-259页。等词语,墨子也谈论生命状态,他认为生命是形(身体)和知(心灵、知识)的结合。墨子说:“生,形与知处也。”意思是:人生是身体和知识同时存在的整体②翻译参考了谭戒甫:《墨经分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5页。。墨子认为生命要想强盛,身体与知识缺一不可。“生,形与知处也”可谓墨学大纲。由此看来,将“形”与“知”视为人生的两大构件当为老子和墨子的共识,至于如何对待二者,两人的观点恰好相反。那么,在此问题上,庄子在继承老子学说的同时,是否存在对墨学的对抗呢?
《应帝王》写道:
阳子居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物彻疏明,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乎?”老聃曰:“是於圣人也,胥易技系,劳形怵心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如是者,可比明王乎?”③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114、495-496、109页。
此“劳形怵心”者大概就是庄子要描绘的墨子形象。《天下》说墨子“好学而博”“其生也勤”“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而形劳天下也如此”④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114、495-496、109页。云云。如果说这些对“劳形怵心者”的批评与墨子关系还略显迂回的话,那么《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⑤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114、495-496、109页。之说所显示的庄、墨关系则比较直接——“堕肢体,黜聪明”即《齐物论》之“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离形去知”与《墨经》“生,形与知处也”密切相关。当然,仅此还不足以说明庄子“吾丧我”与墨子“形与知处”的关系。我们再回到《齐物论》原文。
先看描写“三籁”的著名段落。作者浓墨重彩地正面描写“地籁”,而“天籁”和“人籁”字面上着墨不多,“天籁”甚至只在段末用“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一笔带过。虽然“地籁”写得最精彩,但另外二者才是《齐物论》写作的重点。这正是庄子的行文风格:“凡庄子为文,每于其正意之前或后,设喻以衬托之,阐明之,如此处是也。”⑥王先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1页。结合下文来看,妙不可言之“天籁”是庄子的主张,其内容是全文的明线;众声喧哗之“人籁”是作者所批判的“物论”,是文章的暗线,文中诸多零散言论实与此暗线有关。
“大知闲闲”一段描绘了诸子争鸣景象。这些大、小智者与上文子綦形象形成强烈对比,构成呼应。大、小智者指哪些人呢?在庄子、孟子、荀子等崛起之前,墨家和名家是诸子中之好辩者。那么,在庄子笔下,墨子是否也像惠子一样属于这大、小智者?让我们回到文本,看能否发现相关线索。此段结句为“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这里的“此”指上文的“莫知其所萌”,即没人知道“乐出虚,蒸成菌”发生的原因。“生”指生命,意为养生。全句意思是:如果人们在早晚间找到它(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大概可用它来养生了。结合上下文,上文指出各路辩手“近死之心,莫使复阳”的可悲之后,顺势引出庄子对于人生的态度,下文“人之生也”与上文“其所由以生”之“生”同义,也指生命。
弄清了“生”的含义,那么,子綦论道可概括为:生,当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可见,《齐物论》的人生命题与《墨子》的“生,形与知处也”乃同构。虽然二者的观点有差异,就“形”和保全生命而言,两人观点相似。不过,墨子偏向以动(从事)强生,庄子强调以静(无事)养生。就“知”而言,墨子积极求知,并探索认知理论和方法,因而墨子所创造的墨辩逻辑成为著名的世界三大古典逻辑学之一(印度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墨辩);庄子主张“去知”,他认识到墨家、名家的形式逻辑方法的不足,即静态分析真假二值的局限性,并运用辩证逻辑方法动态分析真假之间的多值问题。这是墨、庄“知”论的区别所在。
顺便指出一点,《齐物论》以论“知”为主,论“形”之保全则是下一篇《养生主》的主旨。不过,《齐物论》开头部分也论及养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首句“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是庄子对待生命之“形”的基本态度,这句与下文的“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以及其他篇章所说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①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第42、345、496、86、511页。“全汝形,抱汝生”②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第42、345、496、86、511页。等说法是同一个思想,即保全生命是人生第一要务,或者说生命是人生的根本。可是现实中却到处是“与物相刃相靡”者和“终身役役”者,这两种人正是上文所批评的“莫使复阳”者。生命之“形”终有结束的一天,人生之“知”不应随形化而变化。庄子颇叹息众人不理解这个道理,似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慨。在写作上,此段文字不仅承接上文,回答了庄子对待生命之“形”的态度,同时也由“形”及“心(知)”,开启下文对人生之“知”的论述。
综上可见,庄子“吾丧我”思想既传承了老子学说,也与墨子“生,形与知处”的思想彰明较著地对立。从开篇到“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这个部分,在结构上具有总括的作用,是全文的纲领。《齐物论》开篇所彰显的庄、墨两家学术对立是否昭示出庄子“非墨”的写作动机?我们沿此思路继续探析其余内容。
二、庄子“去知”论及其与墨学的关系
《齐物论》写作重点是论述“去知”。“知”不是一般的经验知识,也不是儒家的伦理知识,而是指诸子争辩“彼此”“是非”之“物论”③庄子为何称诸子之辩为“物论”?林希逸说:“物论者,人物之论也,犹言众论也。”(林希逸校注:《庄子鬳斋口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3页)他认为“物”指人物。王先谦认为“庄子之撰本文,所以明道也”,可是“何以篇题为齐物论,而不为齐道论”呢?他认为“盖道无形无名,绝于言议。……可论者唯物耳。”(王先谦:《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98页)他认为道不可言物可言。笔者认为,“齐物论”或许与“指物论”有关。“齐物”“指物”“格物”三个概念可能属于同一学术生态下的不同品类。,尤其是墨子、惠子等人的辩学。《齐物论》“去知”主要是批评辩学。
墨子重辩、好辩、能辩,且以辩学教育弟子,他开创了东周辩学④参见詹剑峰:《墨子及墨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天下篇》记载了墨子后学“俱诵《墨经》”,争辩“坚白同异”“奇偶不仵”等问题⑤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第42、345、496、86、511页。。庄子的好友惠施也是著名辩者,庄子说惠子“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⑥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第42、345、496、86、511页。“以善辩为名”“逐万物而不反”⑦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 年版,第42、345、496、86、511页。,《天下篇》保存了惠子的十大辩题。庄子非常熟悉墨子、惠子的辩学。不过,《齐物论》所齐“物论”以墨家为主,略涉名家。
《齐物论》由子綦论道和五个寓言故事两大部分组成,寓言故事采用形象的方式回应前述的主要观点。这是《庄子》结构文章常用的方式,如《养生主》《大宗师》《人间世》《在宥》《秋水》等都采用了类似结构。下面按这两大部分整理《齐物论》与墨学的对应内容。
(一)子綦论道部分
墨子观点人生论 吾丧我,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生,形与知处也宇宙本体论 无有为有 无不必待有万物生成论 咸其自取 故,所待而后成语言学说 所言者特未定 言必立仪逻辑学说 彼是方生(彼此无偶);类与不类,相与为类;辩无胜;无正 正名者彼此;异类不比;辩,争彼也;正或圣,无非也辩题 庄子观点
(二)寓言部分
寓言名称 内容功能尧不释然 万物皆照 呼应“照之于天”“两行”,主张越“指物论”之“辩”,任“齐物论”之“明”。啮缺问道 去知;不知利害 呼应“知有所至矣”“知止其所不知”,重申“知”之不易,“辩”之尤难等观点。瞿鹊问道 不从事、无用、无辩、无正 批评墨子择务从事、崇尚功用、就利违害、争辩不休,总结上文相关内容。罔两问景 景形有所待 批评诸子尤其是墨家、名家喋喋不休的争辩,将其争辩比喻为形影竞跑。庄周化蝶 周蝶为一;周蝶有分;物化 照应开头“吾丧我”,“周蝶有分”总括别同异之辩学,“周蝶为一”总结齐物论主旨。
由上可见,庄子“去知”论的主要命题均与墨学对立。庄、墨对立是《齐物论》理论阐述的展开方式,也是行文暗线。它与庄子“齐物”理论之明线错综为网状结构,将一个一个的辩学问题纵横贯穿起来。人生论上文已阐述,下面扼要对比另外四个问题的差异。
宇宙本源论。在宇宙本源问题上,墨子重视经验,提出了“无不必待有”的观点,分析“有”和“无”的关系,并区分“古今俱无”和“古有今无”两种情况①《墨经下》:“无不必待有。”《经说下》:“若无‘焉’,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无。”意思是:无不必和有相对待。“无”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之而后无”,曾经有“焉鸟”而后来没有;一是“无之而无”,如“天陷”是古无今也无之事。所以第一种“无”指先有后无,此“无”待有;第二种“无”则不必待有而自为“无”(参考谭戒甫先生译文)。。他还探究了因果之间的复杂关系②《墨经下》又说:“可无也,有之而不可去。说在尝然。”《经说下》:“无,可无也。已然则尝然,不可无也。”意为:事物的原因若不存在,事物可以不出现;一旦原因出现,事物必然出现。原因不具备,事物可以不发生。有此原因,则必有此结果。这个道理是不可能不存在的(参考伍非百和詹剑峰两位先生的译文)。。庄子认为宇宙本体是“无有为有”。他承继《老子》“有”“无”概念,并发展出“无有”这一观念③丁四新:《有无之辩和气的思想——楚简〈亘先〉首章哲学释义》,《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无有为有”不仅是庄子宇宙本源学说,也是庄子“齐物论”的理论基础。当一切溯源到“无”,所有对立和分歧都将同生同体,齐而为一。
万物生成论。墨子孜孜以求各种事物生成的具体原因。《墨经上》第一条就提出:“故,所待而后成也。”“故”是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无“故”,则一切无可认知,无缘推知,无由理解,无法说明。有“故”,则无论任何事情,皆有可以认识、推知、理解、说明之道。人类思辨活动始于此。庄子如何回应墨子“故”论?首先,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生成的本源。他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万物皆自然而然,即“自己”“自取”。其次,庄子主张“去故”:“去知与故,遁天之理”①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229、327、282页。“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②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229、327、282页。等。对于墨子的“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者也”③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4、437、442页。,庄子却对应地解释为:“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④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229、327、282页。“故”是墨子认识与理解、思辨与类推的言说基础,却被庄子阐释为自然而然,并被导向不知所以然而然的“性”与“命”,成为无法言说的玄学。
言说问题。人生与世界可否被言说?如何言说?这是语言哲学的大问题,也是当今“写作学”遇到的根本问题。墨子提出系统的言说理论,所谓“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⑤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24、437、442页。,主张“言必立仪”⑥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72、164页。,提出“三表法”衡量言说的是非真伪⑦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72、164页。。不过,庄子认为“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因为“所言者特未定”,从而主张“以明”。
逻辑问题。《齐物论》“彼是”说与墨子及名家的关系,学界已有所关注⑧姜李勤:《庄子“彼是”说疏解》,《中州学刊》2014年第6期。。我们补充一点,伍非百先生认为《墨经》“彼是”条是批驳庄子的“彼是无偶说”的⑨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429页。。我们认为恰好相反,应该是庄子的“彼是无偶说”批判《墨经》的“彼是”条,这个问题下文还要讨论。“同异之辩”是先秦诸子的著名辩题。有“合同异”和“别同异”两派。庄子属于前者,正如《齐物论》所云“类与不类,相与为类”“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墨子主张明辨同异:“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⑩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429页。他提出了“同异交得”“推类之难”“异类不比”等类推原理,并指出“狂举”等典型的类推错误。“别同异,明是非”是墨子辩学的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说“子綦论道”涉及到墨子辩学的诸多基本问题,那么,“瞿鹊问道”则指向墨子的多种学说。庄子说“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我们知道,“择务而从事”是墨子的重要思想,庄子却主张“圣人不从事于务”;墨子“尚用”是先秦诸子之共识[11]《荀子·解蔽》批评“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非十二子》批评墨子“上功用”。,《齐物论》却反复强调“不用而寓诸庸”;墨子辨析“利害”“是非”差异[12]《墨经说》:“得是而喜,则是利也。其害也,非是也。得是而恶,则是害也。其利也,非是也。”《大取》:“断指以存腕,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害之中取小也,非取害也,取利也。”见伍非百:《墨辩解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2、406页。,庄子却反对趋利避害,认为祸福相倚,与墨子利中取大、害中取小的利害学说殊异。此外,墨子提出“辩胜,当也”[13]《墨经》:“辩,争彼也。辩胜,当也。”《墨经》:“谓辩无胜,必不当。”见伍非百:《墨辩解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7、145页。,并将“正”“圣”作为判定论辩得当与否之标准[14]《墨经》:“正,无非。”《经说》:“彼举然者以为此其然也,则举不然者而问之。若圣人,有非而不非。”(谭戒甫译注:《墨经分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0页)《墨经》:“圣,无非。”《经说》:“圣,若圣有非而不非。”见伍非百:《墨辩解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3页。,而庄子却说“辩无胜”,认为“胜”者并不必然就是“当者”,其真理性还有待判定。庄子质疑“正”“圣”说,所谓“正处”“正味”“正色”皆难以确定。总之,庄子认为“知”之不易,“辩”之尤难,从而主张“去知”“去辩”。
上面采用庄、墨对比的方法清理了《齐物论》的文章结构及其内容。笔者发现《齐物论》的立论在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主张以“齐物”“齐论”实现“大辩不言”,其理论展开的方式、论述的主要问题都与墨子辩学密切相关,甚至与墨学针锋相对。因此,庄、墨关系是索解这篇奇文写作奥秘的有效途径。那么,庄、墨两家学术关系如何?
三、庄子“非墨”与战国中期辩学
前辈已关注到墨子与诸子的密切关系。孙诒让说《墨辩》“坚白同异之辩,则与公孙龙书及《庄子·天下篇》所述惠施之言相出入”,指出墨子与惠子、公孙龙子有异①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页。。伍非百先生甚至明确指出《墨经》批驳了庄子等众多诸子的有关命题②伍非百:《墨辩解故》,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4页。。以庄、墨关系而言,究竟是庄子“非墨”,还是墨子“非庄”?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更多地了解战国中期诸子的学术关系。
这首先涉及《墨辩》作者及著述时间等问题。胡适先生认为“《墨辩》诸篇若不是惠施、公孙龙作的,一定是他们同时的人作的”③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66页。。与惠施同时代的人和与公孙龙同时代的人相差近百年。假如《墨辩》作者与惠施同时代,则在庄子之前,应为庄子“非墨”;假如他们与公孙龙同时代,则在庄子之后,则应为墨子“非庄”了。伍先生的墨子“非庄”观点是建立在后一种说法的基础之上的。《墨辩》的作者究竟属于哪个时代?
汪奠基先生认为:《经下》的内容是墨子立讲的条文,直接由门弟子记录下来。至于《经下》及《经说上》《经说下》,则可能是由南、北墨派学者传授墨经时,增益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除了有后期墨辩学者的解说外,还有一部分包括与当时辩者互相辩难的内容,包括经上派与经下派的相互訾应之辩④汪奠基:《略论名墨逻辑的思想特点》,《教学与研究》1959年第12期。。依汪氏所言,《经上》是墨子本人的讲义,由弟子记录下来。那么,南、北墨派学者为何人?詹剑峰先生认为“后期墨家应当在庄子之前,充其量是与庄子同时,而不应在庄子之后”“别墨各派的发生、发展和互相争辩皆在这一百年之内(公元前390年至前290年)”⑤詹剑峰:《墨子及墨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郑杰文先生也说:“《墨经》这类辩‘同异’的文字,当是与惠施同时代的此阶段墨家‘谈辩派’后学参与‘同异之辩’的证明。”⑥郑杰文:《论战国墨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周易研究》2011年第3期。依詹、郑两位先生所言,南、北墨派学者当与惠子同时代。惠施大约生于公元前380年,卒于公元前310年⑦杨俊光:《惠学锥指》,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8页。,稍早于庄子。
综上可知,《墨辩》著述时代早于庄子。庄、墨之间的论难,应当是庄子“非墨”而不是相反。
另外,比较《齐物论》与墨、名两家辩题的异同,笔者发现,庄子更倾向反对墨子。现将有关内容图示如下:
辩题 庄子观点指物论 天地一指名实论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白马论 万物一马墨子观点 名家观点 庄墨比较 庄名比较有指于二;所知而弗能指 物莫非指 不同 不同名实耦合也;以名举实 正名实 不同 不同白马,马也 白马非马 不同 不同坚白论 以坚白之昧终 坚白不相外也 离坚白 不同 不同两可论 物无不可 彼,不可两不可也 可不可,然不然 不同 相同同异论 类与不类,相与为类 同别异 合同异 不同 相同火热论 入火不热 火必热 火不热 不同 相同大小论长短论 莫大于秋毫之末,大山为小 甚长甚短,莫长于是,莫短于是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相同 相同兼体论贵齐论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 尽(兼),莫不然也;体,分于兼也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 相同 相同
表格所示内容分为三组:第一组,指物论、名实论、白马论、坚白论等辩题,庄子独立己见,与墨家和名家均异,体现庄子以及道家学派独有的无名论的辩学思想。第二组,两可论、同异论、火热论等辩题,庄子与名家观点相近,而与墨家相左。第三组,大小、长短论,兼体、贵齐论等辩题,三家思想相近。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组之两可论,庄子之前的邓析亦主此说。邓析早于墨子,他很可能是创两可之说的第一人①詹剑峰:《墨子及墨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0页。,墨子批评了这种“可不可无辩”之说,而《齐物论》却持两可之说,所谓“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云云。关于同异论,名家内部分为离、合两派,后期墨子学派也有对立之处,《齐物论》主“合同异”。至于火热论,庄子论旨未必像墨、名两家一样在于逻辑学。②庄子曰“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云云,见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8页。第三组辩题,墨、名、道三家呈现趋同态势。大小长短之相对性,《墨经上》有“同异交得”条,谭戒甫先生说:“此盖以天下相对之事物为之比例,而验其交得之度者也。”③谭戒甫:《墨辩发微》,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意指通过比较同异而得出的认识。这一组辩题,三家观点接近。不过,墨子对同异分别和同异交得的逻辑形式有具体推论,相关内容构成了墨辩逻辑学说的基础。至于“兼体论”与“贵齐论”,庄子之前,墨子尚“兼”,陈骈贵“齐”。“兼”“齐”思想有其相通的一面,但“兼体”侧重整体与局部关系,“齐一”偏重平等,二者有些微差异。庄子“贵齐”的思想是否源自墨子,学界已有所讨论④刘书刚:《兼爱与齐物——论“兼爱”之说的思想史意义》,《中原文化研究》2013年第5期。,尚可进一步探究。
由此可知,相对于名家,庄子与墨家在更多辩题上持相反观点,显示出《齐物论》“非墨”的写作旨趣。
此外,《老子》郭简本与帛书本的语词差异提供了理解道家学说嬗变与诸子学术互动的一些线索。裘锡圭先生说:
《老子》十九章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本当如郭简作“绝智弃弁(辨)”“绝 (为)弃虑”。帛书本以至今本的这两句话,是战国晚期激烈反对儒家的那一派道家改动的产物。⑤裘锡圭:《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4日。
简本《老子》批评的智、辩、为、虑是墨子学说所强调并付诸实践的内容。这是战国前期、中期的道家思想,此时道家的批评重点当在墨子①陈鼓应先生指出,春秋末年到战国初,老、孔之间及其学说并未产生强烈的对立现象,见《从郭店简本看〈老子〉尚仁及崇中思想》,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4-80页。。其后,帛本《老子》转向批评儒家仁义学说,道家的批评重心由墨家转向儒家,这是战国晚期的道家思想。庄子接受的应该是简本《老子》的思想,故庄子的批评重心亦在墨学,而庄子后学所批评的对象也出现了由墨到儒的转向②曹础基:《庄子学派的分野》,《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3期。。依照裘锡圭、陈鼓应和曹础基等诸位先生指出的这个学术脉络,可推知《齐物论》当为庄周所作,庄子“非墨”继承了简本《老子》的学术传统。
综合战国中期庄、墨、名三家的学术关系,《齐物论》体现的庄、墨关系应当是庄子“非墨”。文中诸多“无端崖之辞”实乃庄子紧紧围绕墨子的人生观尤其是认识论所作的诸多批评和反动。顺便指出,《天下篇》充分肯定了墨子身体力行和博爱天下的伟大,《齐物论》批评了墨子的诸多学说。这两篇文章构成互文关系,庄子对墨子的态度需要结合二者全面来看。无论庄子对墨学持何种态度,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在庄子那里,墨子乃东周学术界的巨擘,是矗立在他面前的一座高山。无论高山仰止还是敢于攀登,都必须勇于面对。从这个意义上讲,《齐物论》写作是一场对学术巨子的挑战,作为墨子的后生晚辈,庄子勇于探索的精神可嘉。
四、《齐物论》写作的意义
《齐物论》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从学术史和散文写作两个方面简略谈谈。
首先,《齐物论》折射出东周诸子学术的复杂关系。秦汉“六家”“九流”学术源流思想对诸子研究影响甚大。“六家”“九流”分类解析诸子百家为后世理解先秦学说提供了方便,但先秦诸子彼此相生相克的原始生态显然远比《论六家要旨》《诸子略》的分类说、起源说复杂得多。百余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出土文献的面世,诸子学术错综复杂的关系及其所涉及的问题也随之逐渐浮现出来。如庄子学术,章太炎先生认为庄子“面目上是道家,也可说是儒家”,甚至推测其师承颜回,所谓“孔子传颜回,再传至庄子”云③章太炎:《国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9、35页。。伍非百先生将庄子的《齐物论》纳入名家④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齐物论新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钱穆先生认为庄子归于墨家,说“道家之论,实源于墨”,还说“庄子书虽儒墨均讥,然论其学派,实归墨家一路”,等等⑤钱穆:《国学概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7、51页。。随着多种文献出土,《庄子》所富含的诸子学问题得以有机会展开探索。这不仅有助于研究《庄子》,对先秦学术史的研究恐怕也不无裨益。又如墨学,墨家骤然兴起是战国诸子学术的一件大事,墨家源自儒家而自立门户⑥《淮南子》云:“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见高诱:《淮南子注》,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75页。。墨子先沾溉孔子学术,后创立墨家学派。《庄子·列御寇》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祇三年而缓为儒。河润九里,泽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与辩,其父助翟。十年而缓自杀。其父梦之曰:“使而子为墨者,予也,阖尝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⑦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0页。
在庄子笔下,儒、墨两家渊源及嬗变关系幻变为生动形象的故事。公元前5世纪墨子脱离儒家恪守的周文传统而崇尚夏禹之道,创立墨家学派,使之成为与儒学并立的显学。墨学崭新的面貌深深沉淀在东周诸子的学术记忆之中。墨子学术突变所引起的诸子学术范式的改变不可忽视。《齐物论》《天下篇》乃至《庄子》当是我们理解东周学术嬗变的一个关键。
其次,《齐物论》显示了诸子散文写作新变的一些端倪。庄子的诗性言说是文学史、哲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写作之谜。《齐物论》不仅在内容上显示出“非墨”的性质,其言说方式或许也与墨子有关。墨学对庄子文章写作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先说正面的影响,学界已有一些探索①胡安良:《“交错体句式”索解》,《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张春泉:《〈墨子·兼爱〉和〈庄子·齐物论〉组合问的语用比较》,《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5期。。我们仅从《齐物论》本身略加阐述。
先看文章结尾的写作。《齐物论》以“庄周梦蝶”故事结尾,这种写法具有方法论意义。其他篇章如《养生主》“薪尽火传”,《大宗师》子桑“若歌若哭”,《应帝王》“浑沌之死”,《秋水》“鱼乐之争”等,后人将这种方法称为“煞处每每露奇”②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9页。。这种结尾具有意外性、顿挫性、蕴藉性等艺术特色。庄子的这种写作方法或许是受到了墨子的启发。如墨子《公输》讲完墨子与公输斗智的故事之后,写道:
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故曰:“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③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96页。
墨子全力以赴帮助宋国,可归途中却被宋人拒之门外。这是否为真实历史我们暂且不论,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小插曲的书写本身值得玩味。从维护墨子的形象而言,文章完全可以不写墨子的这番尴尬遭遇。不过,从行文而言,这个写法不乏幽默,亦不乏抑扬顿挫之美感。可以引起读者发笑,也会让读者思考。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也以“意外的结局”创作手法而闻名于世。殊不知早在东周时期,墨子、庄子等人已经发明了这种煞处露奇的写作技法,晚明袁宏道、张岱的散文写作就继承了此种艺术④戴江贤:《袁宏道游记艺术与绘画关系初探》,《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年第6期。。
再看语词方面的影响。如“天钧”比喻。《齐物论》云:“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钧是制作圆形陶器所用的转轮。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崔注曰:“钧,陶钧也。”⑤郭庆藩:《庄子集释》,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5页。不过,以“钧”为喻似为墨子创立,墨子说:“(言)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⑥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63-164页。墨子所言“运钧”即转动制陶的转轮,“立朝夕者”意为确立早晚,此指测量东西方位。墨子借“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喻指言说若缺乏法度(即标准),则无法实现语言表达与交际。庄子“天钧”的比喻可能与墨子有关。不过,他是反墨子的“运钧”之意而用之,与墨子借“运钧”喻指缺乏法度不同,庄子由“运钧”制作陶器所产生的均匀效果,联想到“道”遍施万物而无所偏倚的特性。因此,针对墨子“言必立仪”的主张,庄子针锋相对提出“两行”“以明”“道枢”等言说思想。此外,庄子“非墨”与墨子“非儒”的方法相似⑦《晋书·鲁胜传》曰:“墨子著书,作《辩经》以立名本,惠施、公孙龙祖述其学,以正刑名显于世。孟子非墨子,其辩言、正辞则与墨同。荀卿、庄周等,皆非毁名家,而不能易其论。”见《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33-2434页。。因此,庄子虽然批评墨家和名家,但其思维、语言以及所思考的问题却与后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庄子除了积极吸收墨子文章的表达长处以外,庄子的诗性言说可谓是与墨子的逻辑理性言说相反相成,表现为卮言与辩言的对立。《墨子》是东周较早的诸子散文,不仅开创了诸子著作的风气,批评“述而不作”的传统,其“言多不辩”①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98页。的文章风格颇引人瞩目。墨子辩学不仅是我国逻辑学的肇始,也是论辩文写作理论的发端。墨子论说问题往往观点明确,证据确凿,分析深入,逻辑性强。其以名举实(概念明确)、以辞抒意(判断准确)、以说出故(推理严密)的辩学原则与方法建构了中国论辩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墨子对自家言说高度自信,《墨子·鲁问》记载:
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②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71、287页。
《墨子·贵义》记载:
子墨子曰:“吾言足用矣,舍言革思者,是犹舍获而拾粟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③孙诒让:《墨子閒诂》,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71、287页。
墨子的自负恐怕激发了庄子创新言说方式的兴趣。庄子不相信墨子的“石言”神话,偏要以自家“三言”之“卵”撞击墨子辩言之“石”。所以,庄子的《齐物论》不仅以“无名”“无辩”瓦解墨子苦心经营之名学和辩学,而且还以“寓言”“卮言”等诗性言说方式对抗墨子高度自许的逻辑辩言。与墨子思维严密和语义准确的科学文体不同,庄子创造了充满意象的文学性极强的寓论文体。庄子文风除了深受神话传说和楚文化影响之外,恐怕与墨子、名家的语言、思维以及言说风格也不无关系。
总之,《齐物论》作为庄子乃至道家的认识论名篇,除了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之外,其所富含的先秦诸子学术信息及其独特的散文写作艺术使其在学术史和文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齐物论》批判了战国中期影响力最大的墨家学说,尤其是《墨辩》。庄子批驳以墨家为代表的“人籁”,宣扬自家齐物之“天籁”。与孟子愤激怒骂式和荀子坐而论道式的“非墨”不同,庄子“非墨”,幽默洒脱而又不露声色,显示出一个旷世哲人与众不同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