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新时代网络文化的新面貌
2018-09-22钞莹杰阮怀堂
钞莹杰 阮怀堂
摘 要:新时代在网络文化研究领域中最具有争议的主题是:网络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大众是否以及多大程度能够参与网络文化的生产传播过程?网络文化有其复杂性和多面性,现代通信技术在为我们提供诸多方便的同时,我们却发现部分人群不幸罹患“网络依赖症”,人的自由意志竟被“机器”所绑架;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将全球连为一“村”,但也让人们的个人隐私备受恶意窥伺的困扰;网络文化的互动性极大提高了人们的参与热情,但却可能把“芝麻”炒作成西瓜,将某些话题无限放大,从而引发非理性事件;网络文化的虚拟性让时间、空间、身体都隐退幕后,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但可能会对使人对现实世界产生疏离感、冷漠感、和不信任感;网络文化的匿名性在给网民带来巨大自由的同时,也给人性阴暗心理的释放大开方便之门。这些问题表明网络文化正在重塑新的社会评价机制,加速价值观的交流、交融、交锋。在人、机器、信息三者融合的背景下,人们应当如何看待网络文化?如何把握未来网络文化发展的脉动?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文化;主流文化;网络素养
一、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文化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欣赏和消费文化主要媒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增长率为5.6%。”[1]在网民的上网消费中,网络文化消费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截止2017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78亿,占网民总体的48.9%,2017下半年,阅文集团和掌阅科技两大文学平台相继上市标志着网络文学行业多年来的发展终于得到市场认可。我国的网络游戏规模达到4.42亿,占总体网民的57.2%,一些代表性国产自主研发精品游戏在本土市场获得成功后试水欧美和东南亚市场,并于年底获得多个国际性游戏奖项。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48亿,占网民总体的71.0%。从网络音乐行业本身来看,版权仍是未来各厂商的长期竞争重点。从网络与其他新生态的融合发展来看,音乐与社交、短视频的融合有望成为行业未来新的增长点。抖音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長是它的真实写照。网络直播用户达到了4.22亿,占网民总体的54.7%。延续了蓬勃发展趋势,花椒直播、斗鱼直播等直播平台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而且网络文化创作者在数量上变得灿若繁星,广大网民能够通过网络各尽所能的发挥自己的才智,在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精英为主的模式,从而使网络文化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地位
网络文化“往往以主流文化的挑战者面貌出现,消解权威和中心,但是又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形成文化发展的强烈张力和价值标准的矛盾”。[2]
从我国文化特征上来看,互联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艺形态。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人的创造性被高度激发,人们不仅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网民可以通过留言、弹幕等方式来表达感受和评论作品,还可以付费进行市场评价,大大增强了文化带给读者的吸引力。它充分满足网民自由表达和展示个性的需要,使网络变成了一个可由用户自行消费、创造和分享价值的平台。从文化内容上看,网络文化属于先进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强、国运昌,作为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中国同时也应该是网络文化强国。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
同时网络文化技术的应用也是一把“双刃剑”。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在追求文化主流地位的同时网络文化也带来了很多新问题。比如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网络道德底线界定不明、黑客事件、法律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担忧。还有的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比如违反法规的网络广告肆虐网络。这些广告也严重污染了网络风气。更有一批售卖假药、诱导投资等“带毒”广告此起彼伏,严重损害国民利益。
三、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新思路
互联网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网络代理商以及相关网络管理部门的法律规范,对重点领域进行集中整改,对微领域、百度网盘、新闻客户端的不雅视频进行整治,对网游进行重点审查和分级,切实净化网络空间,防止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深陷其中。同时,加大违法违规处罚力度,提高直播平台企业试错成本。另一方面国家要鼓励传播优秀网络文化。设立网络文化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鼓励网络优秀节目生产传播,推动我国网络行业繁荣发展。
在网络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的前提下,国民网络素养发展却不充分、不平衡,制约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提高我国国民的网络素养刻不容缓。国家要引导设立网络科学发展专项基金,培养一大批懂科学、爱科学、教科学的专业科学教育者,以及了解网络、了解儿童的专业人士,提升科学教育与网络素养培养水平。学校可以通过网络信息类课程,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并使学生正确认识相关的网络文化,让学生在信息化背景下能增强文化自信,懂得主动的、批判的接受网络信息,而不是是被动的受网络信息的控制和引导。在依法治“网”的过程中,提高网络文化素养最重要的还是从娃娃抓起,从自我做起。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41次)[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803/t20180305_70249.htm.
[2]庹祖海.互联网+文化:发展纪事与观察思考[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