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拱北口岸地区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2018-09-22欧阳陈海
田 野 欧阳陈海 李 惠
1.珠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广东珠海 519000;2.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北京 100084;3.辽宁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珠海市拱北片区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部,濒临澳门,片区东部是重要的香港通道(港珠澳大桥),北部通往中心城区。拱北口岸位于拱北片区南段,作为最大的通往澳门之门,每天平均有33万旅客进出境,高峰日可达40万人次/d,自2011年起,拱北口岸首次超越罗湖口岸成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依托于南端的拱北口岸,拱北片区吸引了大批的商业入驻,已发展成为珠海市较为繁华的商圈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珠海市对外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地区[1]。此外,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之一的广珠城际铁路珠海站正位于口岸西侧,也给拱北片区带来了较大的交通量。拱北片区基于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外部交通优势及旅游资源,人流、车流集中,交通供需矛盾突出,是珠海市交通最为混乱和拥堵的区域之一。
随着珠江西岸区域融合一体化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区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拱北口岸出入境人数的剧增、拱北片区城市功能聚合效应的加强、港珠澳大桥及联检岛口岸和城际铁路等外部巨大交通源引入等,势必给拱北片区带来更大的交通压力,交通供需关系将日趋紧张[2]。
基于此,为有效缓解拱北片区交通拥堵,治理秩序混乱的问题,为广大市民和出入境旅客提供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提升珠海市良好的形象,有必要针对拱北片区的交通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系统完整的交通整治和优化提升措施。因此,拱北片区交通组织设计势在必行。
1 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
1.1 拱北口岸行人交通组织问题突出
1.1.1 过街流量大,人车冲突严重
口岸北侧友谊路路口高峰小时过街行人量约2万人,其中,地面过街行人量超过70%。大量的地面过街导致人车冲突,严重影响友谊路的车辆通行,特别是口岸广场前的两个交叉口人车冲突问题尤为突出。
1.1.2 口岸行人立体过街设施不足
目前口岸只有地下通道过街设施,由于地下通道的交通指示标志不完善,拱北口岸行人过街仍以地面过街为主。根据调研发现,由于地下通道出入口指路标志缺失,不能给过街行人带来诱导的作用,致使大量乘客选择地面过街。此外,由于地下过街通道兼具通行和商业功能,很多商铺任意占用行人通道,通道内过街指示诱导标志不明显,导致利用地下通道过街的行人较少,地下通道的交通功能严重缺失。口岸行人立体过街设施不足以及地下通道过街利用率较低,加剧了行人地面过街与机动车之间的冲突。
1.1.3 部分行人过街信号灯缺失,人车冲突大,道路通行效率低
由于拱北口岸片区部分交叉口行人过街信号灯缺失,行人随意过街,干扰了车辆的正常通行。尤其是个别行人过街,造成车辆停车让行,严重影响车辆的通行。
1.2 整体交通秩序混乱、冲突严重
目前,拱北片区的主要的交通冲突点集中在迎宾南路与友谊路交叉口、侨光路与迎宾南路交叉口、昌盛路与桂花路交叉口、友谊路与水湾路交叉口。拱北片区的主要冲突点(图1)也加剧了该区域的交通拥堵情况。
由于拱北片区部分交叉口渠化不合理,隔离措施不完善,极易造成交通拥堵。此外,区域内智能化管理水平较低,缺少有效的交通诱导和信息服务设施,不能及时有效的为出行者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加重了交通拥堵。
图1 拱北地区主要交通冲突点段分布
1.3 公共交通组织不合理,服务水平较低
公共交通的主要问题是公交线路布局不合理、公交场地不足、公交诱导系统不完善、公交分担率偏低。拱北口岸片区内部目前有拱北口岸总站和城轨珠海站两个公交首末站,三个普通公交站,即拱北万家站、拱北分站和拱北口岸站。拱北口岸总站和城轨珠海站总规模约11200m2,运营公交线路26条,总体用地不足,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每标准车用地面积约90~100m2,并且拱北口岸总站的用地类型为临时用地,公交场站用地缺少保障,影响了线路的正常运营。如,公交场站候车场地不足导致大量乘客排队到公交场站外面,致使场站内人车冲突严重,大大影响了车辆的行驶速度,也降低了乘客的候车体验。高峰时候,车辆的发车频率偏低,致使大量的乘客滞留在场站内,增加了乘客的候车时间。高峰时,8路公交车每小时一班,乘客排队增加,候车时间较长。
由于口岸客流量较大,公交诱导系统不完善,导致人流在口岸附近绕行、滞留,严重影响交通秩序,同时也降低了公交的运行效率。由于缺少公交场站指示标志,导致需前往城轨珠海站及拱北公交总站的旅客在出关后大量滞留在拱北广场,不利于口岸内人流的及时疏散。此外,口岸出口处的拱北公交总站的指引标志不明显,导致大量旅客跟随行人盲目过街到迎宾南路选择乘车,既增加了行人过街的数量,也增加了旅客在广场上的逗留时间,不能及时疏散人流,给口岸广场造成较大压力。
拱北口岸的公共交通组织不合理,服务水平较低,导致公交分担率较低,目前,拱北口岸区域现状公交分担率约为10%,远低于珠海市中心城区的28.7%。
1.4 大巴、出租车交通组织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混乱
目前,出租车上客区和落客区均位于迎宾南路,迎宾南路作为进出口岸的重要路段,承担着疏散口岸交通的重要作用,将出租车上下客点布设在迎宾南路道路两侧上,势必对迎宾南路的车流造成一定的影响,上下客的乘客较多,且乘客穿越友谊路进出口岸广场,人车交织严重,交通秩序混乱。
旅游大巴车的专用停车位不足且利用率不高,现状仅有25个大巴停车位。高峰时,大巴车在停车场内滞留候客,长期占用有限的停车位,造成昌盛路辅路上的大巴车无法进入停车场,占用机动车道,严重影响后续车辆的通行。同时,大巴车滞留停车场,降低了车位周转率,增加了乘客在广场的滞留时间,对口岸的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本次交通组织设计是在现状问题充分识别的基础上,从道路交通组织、公交系统、出租车和大巴车管理、停车系统、行人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近远期解决方案。以综合施策和从严管理为出发点,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提升慢行交通品质为主线,突出管理为先、突破瓶颈、管建并举、智能引领,一手抓设施完善,一手抓管理提升,全力提升拱北口岸片区交通功能和运行效率。
2.1 机动车交通组织优化
单向交通组织是通过减少对向行车的交通冲突和对单行道上快慢车道的重新划分的手段,减少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从而降低车辆停车延误,提高行程车速,缓解交通拥挤问题;通过对道路的单向交通设置,可有效地调配交通流量、流向,进而提高路网通行能力;此外,通过在单行道路的一侧划出一定空间设置停车泊位,可有效缓解停车难的问题。可见单向交通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的交通管理措施[3-4]。
由于拱北口岸周边地区道路狭窄,路网密度低,采取区域化单行的交通组织方案,让路上的车流形成微循环,从而有效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根据拱北口岸道路交通流量的特征,将友谊路、水湾路、侨光路设置为单向道,实现迎宾南路—友谊路—水湾路—侨光路的车流单向逆时针循环。单向逆时针循环方案图如图2所示。
图2 单向逆时针循环方案图
交通组织方案为:
(1)迎宾南路双向通行,通过设置掉头标志来有效引导车辆通行;
(2)友谊路(迎宾南路—水湾路)设置为西向东的单行,迎宾南路至昌盛路之间的友谊路东向西单行保持不变;
(3)水湾路(友谊路—昌盛路)保持双向行驶,友谊路至侨光路之间的路段设置为南向北单行;
(4)侨光路(水湾路—迎宾南路)设置为东向西单行。
该区域的车流组织为:在迎宾南路(口岸广场前)设置掉头标志,北向南通行的掉头车辆可在口岸广场前的转盘处掉头,并且通过设置分车型的掉头标志来指引车辆有序掉头,小型车可在转盘前提前掉头,公交车和大巴车可在转盘后掉头。进入口岸公交场站和出租车场站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可通过友谊路直接右转进入场站,港澳牌照的车辆可在友谊路与水湾路交叉口右转出关,其他社会车辆可通过左转进入水湾路,同时在水湾路海关大楼门口设置调头和右转转向,以方便海关大楼的车辆出入。打开迎宾南路与侨光路交叉口的中央护栏,允许侨光路上的车辆通过左转、直行和右转进入相应的车道。
2.2 出租车改善方案(图3)
将迎宾南路出租车上下客区域全部取消,启用拱北口岸广场东侧的出租车场站,出租车可经迎宾南路—友谊路进入该场站候客。禁止出租车在迎宾南路(侨光路口以南)、友谊路、水湾路单行线临时上下客或停车候客;但允许出租车在迎宾南路口岸广场喷水池路段掉头。
图3 出租车改善方案
2.3 行人交通组织设计—完善诱导,加强对口岸行人的引导
行人是交通参与者中最为复杂的因素,由于性别、年龄的不同,反应速度、动作灵活性等表现差异大;一般情况下行人行走无固定方向和位置,行走中变化大,随意性和习惯性较强;同时行人的流量与时间、地点关联十分紧密,表现出很强的时间性和区域性,行人还存在喜好聚集等特征。
本次行人交通组织的优化方案主要为:增加友谊路与莲花路交叉口的行人过街设施,增加醒目的地面、地下及地下通道出入口的引导标识标牌。
3 运行效果评价
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对本次交通组织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通过专家论证、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拱北口岸片区的流量调查,分析其车辆流向特点,采用VISSIM仿真软件[5]对交通组织方案进行评价。单向逆时针循环方案仿真图如图4所示;单向逆时针循环方案仿真与现状对比图如图5所示。
图4 单向逆时针循环方案仿真图
图5 单向逆时针循环方案仿真与现状对比图
(1)机动车单行交通组织方案,通过仿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有效地减少了迎宾南路的交通冲突、缩短了排队长度:采用单行交通组织方案后,友谊路通行畅通,迎宾南路(侨光路—口岸)畅行明显,侨光路—迎宾路交叉口会出现少量排队,但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完全可以消散掉所有排队车辆。友谊路的行车时间从33.48s缩短到30.17s(360m),减少了10%;最大排队长度从30.27m减少到17.64m,减少了42%。
②均衡了友谊路、侨光路的交通流量,提高了通行效率:友谊路公交车辆右进右出,消除了公交车辆与其他车辆的交通冲突;同时在设置单行交通组织后,友谊路的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大大提高了友谊路的通畅性。通过友谊路—水湾路—侨光路的单向交通组织设计,不仅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也提升了微循环能力。侨光路的行车时间从48.25s缩短到34.17s(500m),减少了29%。
通过设置单向逆时针循环方案,进入口岸场站的公交车辆主要从迎宾南路进入,满足北部香洲区,西部南屏、横琴以及其他地区的出行需求。解决了友谊路公交车场站车流交通冲突问题,提高友谊路通行效率。
(2)出租车改善方案。通过取消迎宾南路两侧出租车上下客道,可以有效减少对东西两侧路口附近的交通影响,大大缓解了口岸广场前的人车冲突;通过启用拱北口岸广场东侧的出租车场站,可以大大减少乘客的步行距离,方便乘客进出口岸,增强乘客换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
(3)行人交通组织优化。通过增加友谊路与莲花路交叉口的行人过街设施,行人往返莲花路步行街和拱北口岸会更加安全方便,可以直接在友谊路莲花路口过斑马线,不需要绕行迎宾南路斑马线。
(4)完善交通指引设施。通过在出关视线范围内增加醒目的导引标志牌,可引导行人快速高效的前往公交总站、轻轨公交站和地下通道。通过在地下商场平台处增设旅游及交通服务台,方便行人问询,以便有效引导行人交通行为,提高行人的出关效率,减少地面及出关人员在地面对关口主要道路的影响。清理地下商场通道中违规占道的商铺,打通行人通道,增设地下通道过街交通指引标志,为行人营造舒适的行走环境。通过增设地下通道入口处的外围引导标志并附有地下商场的地图来引导行人从地下通道进入关口,减少行人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4 结语
(1)通过实行单向交通组织方案实现口岸地区周边道路的微循环,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
(2)通过设置出租车专用场站,以及对出租车的交通组织,减少了出租车上下客对迎宾南路交通运行的影响;
(3)通过完善行人过街设施和交通指引设施,有效地减少了行人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并且也为行人提供了便捷的通行条件。
总之,通过对拱北口岸地区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有效地缓解了口岸以及拱北片区的交通拥堵,提高了路网的通行能力和道路运行的畅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