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新生猪养殖发展模式

2018-09-22周虎北京新道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产业链生猪养殖

文│周虎(北京新道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现状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扩散,农牧产业如何发展更高效、发展成本更低,怎样提升农牧产业的规模及品牌的建立,如何解决融资难等问题,整合产业发展资源带动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事关重大。

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难题和发展困境,行业发展效率低下,行业国际竞争力不强,资源浪费严重,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要求倒逼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我国农牧产业战略升级的方向是企业通过挖掘发展潜力、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技术升级,在资本推动下规模快速扩张发展,实现领先。在区域内的农牧企业通过结构改良,整合产业链资源,形成区域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资源在一定区域内的整合优化,带来整体效益的提升。

二、问题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产业格局发生变化,规模化进程持续高速发展;二是生猪市场需求见顶,供需基本平衡;三是土地、劳动力因素问题影响加剧环保压力;四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五是国际竞争压力大,尤其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弱,行业发展缓慢。

农牧产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人员知识专业化程度、人员管理水平、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不够高。信息化程度和市场观念密切相关,在全球技术变化日新月异,产业快速变革升级的大背景下,面对竞争,只有通过模式创新的企业才能加快变革步伐。模式创新变革可能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型企业经理人管理水平不够高;二是产业地域分布不均,国家和各区域畜牧产业政策的变化;三是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可再生资源的限制,养殖土地和水资源的缺乏。

三、我国农牧产业阶段发展的大环境

生猪养殖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地域经济环境,我国农牧业发展的大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地貌特征。我国不同地域海拔落差较大,地形差异较大,但均具有饲养生猪的传统;二是我国的人口分布和风土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员流动较大,不同地域生猪饲养习惯不同;三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由于东中西三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差较大,中西部一些地区仍然需要生猪养殖为重要产业,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对环境要求严格,逐步减少甚至取缔了生猪养殖产业;四是我国农牧业发展的历史情况。我国农

牧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各个省份小散户加速退出,规模养殖企业投入大量资本加速扩张养殖规模,行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模式创新路径。现代农牧企业通过模式创新打造行业资源共享平台,提升产业链运作效率,降低生猪养殖产业链企业间的内耗,提升行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养殖模式创新路径需要稳步有序开展,根据国内现阶段行业发展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国外先进国家的发展实践经验,引用领先的技术,采取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学习优秀适合本土的企业发展文化和管理模式,大胆采取机制创新先行先试。作为大型农牧企业要先行先试,首先投入试验区,引进国际技术和设备,其次投入研发经费,获得国家经费支持,打造转型变革模范。

四、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类

根据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特殊的地域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在吸收国外先进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经验基础上,积极创新探索本土化养殖特点和发展规律,才能促进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自繁自养一体化模式。主要是大型养殖企业自建猪场,企业一般具有产业链的发展实力,通过产业链并购和产融结合方式成为大体量的产业农牧企业,一体化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和新技术的引进落实,但对资本要求较高。

2.公司+农户模式。大型养殖企业和散养农户起订合作协议,由养殖企业免费提供种苗、饲料、技术人员、疫苗,农户负责饲养和提供饲养场所,产品合格后由养殖企业回收,农户获得代养费用。

3.小型家庭农场模式。50~500头的小型家庭农场饲养模式,这种模式对饲养管理技术要求不高,资本投入小易于管理,环保压力小,便于推广和模仿。

4.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生态模式。采取林下放养猪苗,粪便返回土地作为林地肥料这种有机生态的饲养模式。

5.合作社模式。中小养殖企业通过契约的形式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对外采购生产资料,如饲料、兽药。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统一进行环保措施指导。

6.第三方管理模式。大中型养殖企业的管理技术以及生产事务全部打包交由第三方代为管理,第三方根据协议负责场区的生产事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合作过程中猪场产权属于企业,管理权属于第三方的业务模式。

五、结语

模式的本质是一种生产要素之间的交易结构,模式创新的目标是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率运作,使有机体之间相互协调和密切配合。模式创新需要产业链相关企业密切配合,遵照“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享产业发展大数据,在产业要素之间合理分配资源,搭建高效交易结构,促进资源转换效率的提升,加快产业更新升级。生猪养殖产业各环节之间的要素进行高效整合,减少中间环节的资源浪费,形成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是企业开展模式创新的突破口和创新焦点。生猪养殖产业链体系利益攸关方中的种苗、饲料、兽药、技术人才、设备,场地需要在一个平台下开展交易和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在价值链体系中的信息、数据、物流、品牌和金融等系统资源空间和时间方面进行高度匹配,合理优化。打造复合型产业链企业,需要企业之间,企业和政府,企业和高校开展立体化协作,建立稳定机制和持久的协作平台,才能促进企业模式变革创新和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链生猪养殖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筑牢产业链安全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