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畜牧:六项措施助力脱贫攻坚

2018-09-22张志刚河南省畜牧局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贫困县畜牧业畜牧

文│张志刚(河南省畜牧局)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村脱贫的重要产业。今年,河南畜牧业发展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六项措施,努力推动畜牧产业扶贫向纵深发展、向高效迈进。

一是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在安排有关项目资金时重点向53个贫困县特别深度贫困县倾斜,畜牧业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县占总资金的比例不低于上年度。如优先将4个深度贫困县列入基础母牛扩群增量、粮改饲试点等项目,适当提高补贴标准,降低补贴门槛;对达不到标准的4个深度贫困县全部确定为省定生猪调出大县,并给予奖励资金支持。要求市县畜牧主管部门利用好涉牧政策,争取将扶贫项目资金更多地投入到畜牧产业扶贫中去。同时,邀请贫困县畜牧企业参加第30届中原畜牧业交易博览会、上海特色畜产品交易会等,帮助贫困县向全国展示和推介特色畜禽产品。

二是强化龙头带动,助力精准扶贫。以开展“千企带万户”活动为载体,积极培育和壮大本土畜牧企业,引导国内外大型企业到河南布局,充分调动各类畜牧企业参与扶贫带贫的积极性,通过内外发力,助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支持畜牧企业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长期稳定的帮扶机制,提高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使贫困户从产业发展中获得素质和效益双提升。

三是搞好技能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专家团(组)的作用,深入贫困县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养殖技术培训,重点向贫困养殖户传授畜禽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畜禽粪污处理及畜牧产业扶持政策等知识,力争实现培训全覆盖。为确保培训工作扎实开展,各地还加强了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引导,提高贫困户学习技能的主观能动性,并建立健全养殖技能培训工作台账,收集整理培训方案、宣传材料、培训签到册、现场照片、专家课件和培训材料等相关文字图像资料,让培训注重实效、不走过场。

四是创新融资模式,推动金融扶贫。鼓励各地按照项目建设需要,积极争取将扶贫小额贷款、创业贷款等扶贫政策资金,更多地投入到畜牧产业扶贫中去;支持贫困地区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担保互助基金,探索组建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同出资,主要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信贷担保服务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为贫困户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探索适合不同畜禽品种的价格保险,扩大畜禽保险的覆盖面,有效降低养殖业风险;建立畜牧企业与金融机构沟通交流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金融产品,加快推广“牧融宝”和“产融宝”项目,引导社会资本通过众筹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畜牧产业扶贫。

五是动员行业组织,助推脱贫攻坚。充分发挥涉牧行业组织在大扶贫格局中的独特优势,发动各级涉牧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鼓励涉牧行业组织开展扶贫活动,积极与贫困地区结对帮扶,将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贫困户,切实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动员涉牧行业组织利用自身专长和优势,踊跃参与贫困地区畜牧产业建设、引进畜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搭建畜产品产销平台等产业扶贫工作。引导涉牧行业组织的专家学者、科技人才到贫困地区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活动,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畜牧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六是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典型经验。认真学习借鉴平顶山康龙“千头线”扶贫、牧原聚爱合作社帮扶等模式,不断探索培育新的典型,真正把运行机制好、扶贫效果好、群众反响好的典型挖掘出来,积极示范推广一批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可复制、可借鉴的畜牧产业扶贫模式。组织开展畜牧业优秀扶贫成果评选和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评选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挥好市县畜牧技术骨干、村级防疫员、网格员等基层队伍作用,通过制作固定标语、扶贫展板、入户宣讲、集中培训、乡村广播、群发短信等形式,加大对畜牧产业扶贫政策的宣传报道力度,营造浓厚的畜牧产业扶贫氛围。

猜你喜欢

贫困县畜牧业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山西已实现41个贫困县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