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视角下我国生猪“健康养殖”与“福利养殖”之我见

2018-09-22张振玲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

中国畜牧业 2018年17期
关键词:猪只福利猪肉

文│张振玲(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工程系)

“健康养殖”源自我国的海水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在特定时期和特殊国情下的历史产物,二十一世纪初期前后在我国诞生后就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在仍是畜牧业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是中国所特有的概念。“福利养殖”源于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是舶来品,来自西方畜牧业发达国家。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一般更看重动物福利,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较为完善;国内提的更多的则是“健康养殖”,国内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则比较欠缺,至今为止我国仍没有专门的农场动物福利法。

中西方对动物福利理解上存有较大差异,西方社会认为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要给动物提供确保其健康生存的基本条件,这是他们认为的动物福利的核心和内涵;而中国人则认为动物福利是超过动物基本需要的额外好处或利益,所以国人对于动物福利概念的理解要高于西方社会。顾宪红认为这种对动物福利理解上的差异以及对动物福利“Five Freedoms”的不精准翻译,便得国内多数人认为动物福利太高现在还够不着,从而加大了动物福利在实际生产中运用以及在我国立法的难度,也是几十年来动物福利在我国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我国猪肉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却不能与此相提并论。并且,我国猪肉的进出口量也差距悬殊。欧盟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国,1996—2003年,欧盟动物福利标准对我国肉类产品出口影响还不太显著;2004—2011年,我国猪肉等主要动物源性产品的出口受到了严重抑制;2011年以后,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活动也一直处于逆差,2012年中国猪肉出口仅占世界猪肉总出口的2.98%左右。近几年来,中国猪肉进口持续增加、出口持续收窄,如2016年我国累计进出口猪肉166.9万吨,比2015年增加96.6%;进出口额达2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倍。其中,进口162万吨,进口额210.5亿元;出口4.9万吨,同比减少32.1%,出口额16.7亿元,同比下降16%,我国猪肉出口所占份额越来越少。

我国生猪生产体量大,但为何国际竞争力不强?值得深思。

一、“健康养殖”与现代生猪生产

保障养殖动物健康,同时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不受影响或破坏是健康养殖的目的和内涵,也是对现代生猪养殖业的一个基本要求。

1.关于健康养殖。健康养殖是中国所独有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先是在我国的海水养殖界出现了“健康养殖”的说法,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家畜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

1998年我国发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以后几年国内各地又发生多起类似事件(2011年央视“3·15”特别节目《“健美猪”真相》又报道了“瘦肉精”事件)。2006年发生“多宝鱼”事件。还有“苏丹红鸭蛋”“毒奶粉”等一系列的与养殖业有关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频频挑战我国食品安全的底线和养殖业者的道德良心以及消费者的心理。同时,这一时期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一些重大疫病频发等问题也凸显。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时“健康养殖”一词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人们急于想改变养殖业这种不堪的现状,因而健康养殖一下成了热点词汇,也成了畜牧业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只要与养殖有关的无论是饲养管理、环境控制还是养殖方式等,都和健康养殖沾上关系,甚至中央的2007年及以后的1号文件里都提出要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改变传统养殖方法。

进入21世纪,我国养猪业中也提出了生猪健康养殖的概念。但是对于什么是健康养殖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卢凤君等提出生猪健康养殖是根据不同生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保护生猪健康、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目的,以动物生理学、营养学、生态学以及供应链管理、系统学为依据,采用有利于生猪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集成技术、材料、方法和装备、设施、工艺,为生猪提供良好的、有利于快速生长的生态环境和安全营养饲料,使其生长发育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发生,最终生产出无公害的动物产品。

王林云提到生猪健康养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饲料饲养管理、兽医卫生、环境控制、屠宰加工、企业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并认为生猪健康养殖的关键控制点有4个方面,即健康的猪群、绿色安全饲料、集中屠宰加工、科学的粪污处理和环境控制。程燕芳等认为健康养殖涵盖人和动物的健康,其含义应包括4个层次,即饲养过程中动物的健康、饲养过程中饲养员和工人的健康、饲养过程中的环境健康、养殖产生的终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包军则提出健康养殖是理念,直接用公式表达了健康养殖概念,即:健康养殖=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环境健康。

顾宪红认为健康养殖应关注动物健康、环境健康、人类健康和产业链健康,以确保生产系统内外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良性循环、养殖对象的正常生长以及产出的产品优质和安全。武书庚等提出所谓健康养殖是在保证动物及与其接触者健康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动物遗传潜力,从量、质和安全等方面满足人民对营养健康动物产品的需要。应包含:动物健康、环境友好、产品营养、接触者健康等四方面的内容,其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健康(满足营养、口感、健康等需要)服务。石志芳等认为生猪健康养殖概念应是发展和动态的,不仅要提供安全的产品,还应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生猪健康养殖的内涵与外延应该包括生态平衡、资源优化、动物健康和产品绿色四个层面。

应该说,健康养殖是现代生猪养殖的一个理念或基本要求,它覆盖了生猪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现代生猪养殖企业,特别是规模化养殖都是工厂化和标准化管理,都能秉承健康养殖的理念,对于生猪出栏前的各个环节都能高标准、严要求,基本保证了生产出的猪肉产品安全无公害。

2.“健康养殖”是现代生猪生产的基本要求。从上述对生猪健康养殖的描述看,生猪的健康、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是生猪健康养殖的目的,也是生猪健康养殖的基本内涵和现代生猪养殖的一个基本要求或准则,所有的生猪养殖业者都必须要遵守。

生猪健康养殖是覆盖了生猪生产的全过程,包括猪场建设、品种选育与种猪繁殖、饲养管理、营养以及饲料安全、疾病防治(包括卫生防疫)与用药安全、运输和屠宰、胴体分割加工与质量控制、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故要达到保护生猪健康(健康的生猪生产的猪肉产品才安全、可靠、无公害、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和人类健康及生产过程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必须要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有效地防治猪只的疫病,提高猪的健康水平,不滥用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杜绝有害物质从饲料、饲养环节进入猪肉产品或环境等,确保猪肉产品安全,努力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生产者的环保意识。

3.当前生猪养殖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连续几年肉类产出超8000万吨,2016年全年肉类总产量854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5299万吨。我国动物性食品数量大、安全性较差,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影响恶劣,严重损害了人民身体健康,引发了食品信任危机。

4.存在问题。近年来,我国生猪的健康养殖越来越受到关注,食品信任危机问题有所好转。在现代生猪养殖规模化、工厂化的模式下,大多数养殖企业由于生产管理的标准化,都能遵守现代生猪养殖的基本要求,能够保障生猪的健康养殖,生产出安全、无公害的合格猪肉产品,同时生产效益也得到了提高。但是中小规模特别是散养户的猪场规划设计不合理,养殖设施简陋,饲养环境条件较差,饲养管理不规范,疫病防控不及时,疾病诊疗水平有限,导致疾病流行,生猪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且猪肉的安全无公害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同时,生产过程中不适当的养殖废弃物的处置方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等导致猪的发病率上升问题,以及过度追求生长速度致使猪肉品质下降等问题依然存在。另外,还可能存在有一部分不法养殖者饲喂动物发霉变质的饲料、滥用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猪只的福利和猪肉产品的安全,从而影响生猪养殖产业。

5.对策。对于当前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一定要把好关。要加强对生猪养殖企业的管理,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如滥用添加剂、养殖废弃物排放不达标等)或信用有问题的养殖企业,一定要加大惩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对于散养户也要加强教育宣传和引导扶持,经常性地进行培训(如一些地方正在进行职业农民培训),同时提高养殖和废弃物处置的补贴水平。

二、“福利养殖”与现代生猪生产

1.动物福利与农场动物福利法。动物福利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自其诞生以来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普遍被大家所接受的是动物“应该享受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表达天性,生活无恐惧和无悲伤等”五项基本原则。简单说,就是让动物在健康快乐的状态下活着,无痛苦或很少痛苦的状态下死去。为了食物生产,毛发、皮、毛皮加工等目的,或者其他目的,而在农场环境或类似环境中培育和饲养的动物即农场动物(farm animal)。农场动物福利(FAW,farm animal welfare)就是指农场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得到良好的照顾,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惊吓、痛苦或伤害。

猪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农场动物之一,但是猪只的福利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养殖者和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与畜牧业相关的农场动物福利法律或法规体系,而我国至目前为止,仍未出台农场福利法,这无疑会对我国现代生猪养殖带来不利的影响。但这一情况也正在逐步得到改进,我国猪只的福利水平已经同发达国家缩小了差距,中国标准化协会已于2014年出台了猪只相关福利标准《农场动物福利要求·猪》。中国兽医协会从2015年起联合多家行业领先养殖、屠宰、食品深加工、餐饮和商超等企业,共同启动中国农场动物福利标准的制定工作,从畜禽的饲养管理、畜舍环境、疫病防控、行为表达、人员操作要求、宰前处置、击晕和刺杀放血等方面设置技术参数,包括饲养密度、温湿度、氨气浓度、饲料饮水清洁度、电击频率等具体指标,以确定养殖、运输和屠宰等环节的福利基本需求,维护动物健康,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目前,《动物福利评价通则》已通过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审查,这也是我国首部农场动物福利行业标准,反映了我们国家对于此事的重视,相信农场动物福利法出台只是个时间问题。

2.动物福利与健康养殖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主要区别。健康养殖主要关注动物健康、人类健康、环境健康以及产业链健康,这意味着不但要关注动物健康,而且关注整个产业链上各方面的良性循环,但仅涉及养殖过程,着眼于整个养殖系统及其所有的组成部分,强调的是运用各种先进的养殖技术组合,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更侧重生产实践和技术上的运用。而动物福利的关注点则是动物本身,强调的是动物本身的康乐,动物福利除养殖过程外,还涉及运输和屠宰等方面。

二者联系。无论是健康养殖还是动物福利,都会关注养殖过程,都强调动物的健康。养殖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仔猪的应激问题、疾病问题、饲料安全及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等问题,也都是同动物福利问题紧密联系的。这些问题若能处理得当,就能保障猪只健康和福利,若处理失当,就会影响猪只健康和福利。动物福利在健康养殖的饲养环节中得到基本的体现,但健康养殖并不能充分保障猪只的福利,如抗生素类生长促进剂(antibiotic or anti-microbial growth promoter,AGP)在我国目前仍在使用。AGP对家畜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可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和死亡率,至今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由于担心抗性等问题,欧盟国家已于2006年起废止了AGP作为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亚洲一些国家如泰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也陆续全面禁止了在饲料添加AGP。我国虽然先后出台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与养殖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我国目前生猪养殖生产中仍在使用AGP。用含有AGP的饲料饲喂生猪损害了猪只的福利,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和福利养殖的理念。还有,西方养殖发达国家普遍使用液体饲料或发酵液体饲料这种最接近母乳的饲料饲喂断奶仔猪,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断奶仔猪的福利;而我国目前仍普遍使用固体饲料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喂,仔猪饮食方面的福利就打了折扣。

其实人们对于二者的关注主要都是为了最终的肉产品的质量,能够得到有力的保障。

3.“福利养殖”是现代生猪生产的较高要求。现代生猪养殖的基本要求是“健康养殖”,生产出的生猪其猪肉产品是安全和无公害的,但只有安全和无公害的猪肉产品还不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猪肉消费的市场空间继续不断扩大,国内生猪生产也由单纯追求数量发展为数量与质量以及品牌并重,同时,猪肉的差异化经营也正在逐渐形成。从食物安全和健康角度以及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要求方面看,这将对猪肉生产各环节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来对高品质猪肉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我国农场动物福利法律法规目前还不完善。现代工厂化的生猪养殖模式对猪只的行为产生了诸多限制,如我国母猪的限位栏饲养等,损害了猪只的福利;现代家庭农场或其他形式的散养模式,虽然对猪只没有过多的限制,但是在饲料安全与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养殖过程中也可能会使猪只的福利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伤害,从而可能会对猪肉产品的安全及品质产生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生猪生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品质(品牌)猪肉生产,需要在动物福利理念指导下的健康养殖才能够实现。

动物福利与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及品质等方面都紧密相连,且这种联系贯穿农场动物的一生(从出生一直到被屠宰),故养殖过程中,只有当猪只的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方面的福利等,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时,饲养出来的猪才是健康的。同时,还要保障猪只运输和屠宰时的福利,这样生产出来的猪肉产品才有可能是优质的,而不仅仅是安全和无公害的。北欧的福利养猪实践证明,改善猪只的福利水平,其猪群健康水平亦随之提高。

因为生猪养殖企业(或家庭农场)里最直接的生产者不是人而是猪,因此要以猪为本,一切要以符合猪只的福利为准绳,才能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才有可能生产出更为优质的猪肉产品。目前,我国能真正实行福利养殖的企业是少而又少,其中某些难免会有些广告的嫌疑,我国生猪福利养殖任重而道远。

所以,福利养殖是现代生猪养殖的较高要求。

三、总结

“健康养殖”产生在我国独特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下,在当时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健康养殖概念较为宽泛,并不是十分明确,但是字面上有“健康”二字确实在心理上容易为大家所接受。从这一概念的起源看,健康养殖无疑带有某种程度的“口号性”和“非理性”,是人们要求科学饲养,保障养殖动物健康以确保食品安全的呼声,体现了人们对安全健康畜产品的渴求和渴望以及对于保护环境的迫切要求,也是政府相关部门要保障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的一种较急切的表述,即使有点非理性的缺憾,但确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情和呼声,在当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福利养殖”源自于西方的“动物福利”,国外畜牧业发达国家一般更尊重的是动物福利,多采用福利化养殖措施,比如,国外对于断奶仔猪的饲喂,多采用专门的设备饲喂液体饲料或发酵液体饲料,相比较我国目前仍多采用的固体饲料饲喂更为科学,更符合仔猪的饮食习惯,也更符合福利养殖的理念。液体饲料是指使用食品业液体副产品与常规干物质混合或干性原料与水混合后制成的日粮。发酵液体饲料是指按照1∶1.5~1∶4的比例,将饲料与水混合足够长的时间并达到稳定状态的饲料。饲料原料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和酵母与水混合后可发酵、增殖,并产生乳酸、乙酸和乙醇,降低混合物的pH。pH降低可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此外,饲喂这种低pH混合物,可降低猪胃pH,防止胃肠道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增殖。

因此,新势态下应逐渐淡化健康养殖的提法,健康养殖只是现代生猪养殖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养殖者应当切实做到按照科学的方法饲养和管理,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国家应当继续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并在全社会提倡和宣传动物福利的理念并推广生猪福利养殖。实际上“健康养殖”一度在我国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动物福利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四、展望

我国已在畜牧业、环保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和管理力度,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对一些不法养殖者进行了严肃处理或清理。在我国政府强有力的监管和治理措施下,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养殖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以及重大疫病频发的问题,已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生猪福利养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倡导减少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过度追求利益最大化给环境、人和动物带来的危害),生猪“福利养殖”是目前以及未来实现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也是生猪养殖行业新的增长点之一。我国的生猪养殖不仅需要健康养殖,更需要福利养殖。在当前形势下,增加投入促进福利养殖是中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猜你喜欢

猪只福利猪肉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Take Away Pizz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