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会计硕士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09-22魏立江章铁生林钟高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课程

魏立江,章铁生,林钟高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一、地方高校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研究缘起

(一)高层次会计教育实务导向的勃兴

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因应,财政部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稳步扩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规模,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学位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高层次会计教育的实务导向”。

(二)地方高校成为我国会计硕士教育的生力军

2010年,在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将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由21家扩展到105家,2015与2016年分别又新增71家和23家。由此,会计硕士教育呈现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地方高校成为我国会计人才高等教育领域的生力军。

(三)地方高校会计硕士教育的特点

从生源上看,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可以招收应届本科生缘故,因此学员虽已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但大部分缺乏会计实务经验。从教学培养经验看,大部分地方高校是具有学术学位会计培养的经验,但在实务导向会计硕士的培养体系上完全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和教学实施管理指南[1-2]。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等主管部门针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兴起,明确指出要切实转变办学观念,强化目标导向,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新模式。但如何结合地方高校师资、生源及教学实践经历等特点,寻找出地方高校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与寻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亟需高校教育者这一局中人进行系统的探索。本文基于具有地方高校典型特征的安徽工业大学会计硕士培养单位作为考察案例,总结其在会计硕士教育中的可行做法,以助益国内地方高校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会计硕士培养问题的厘定与解决思路

近年来,安徽工业大学在积极探索全脱产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面向社会会计职业需求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的,我们紧紧把握专业学位本身具有的职业性特质,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密切围绕会计职业的要求,通过专门设置具有会计行业背景的半年集中专业实习,强化实务素养,让学生了解与会计专业相关的企业技术需求、主要生产流程及会计行业业务训练等,进而培养会计职业所需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形成了“职业需求、实践能力、产学结合”一体化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实践成效明显。

(一)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结合全日制会计硕士培养的特点,如下问题亟需解决:(1)会计硕士培养的理论指导体系构成要素有哪些,如何界定?(2)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与持续优化问题。(3)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实现?(4)如何利用课堂外活动拓展会计硕士的综合素质?(5)为期较长且分散的企业实习调研过程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3-4]

(二)教学问题解决思路

我们主要以会计职业需求、实践能力塑造以及全日制会计硕士培养的规律特征作为基本理论依据与研究出发点,将会计硕士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途径的合理有机结合进行探索[5],结合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优势,通过培养方案的统筹规划,以及培养过程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对会计职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和影响,通过产学合作和校际联合等多途径学习,对会计硕士培养的模式及机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探讨。努力构建适应地方高校特点的提高职业实践能力的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体系和制度。

主要研究探索步骤如下:

问题提出理论分析国内外教育现状及经验启示研究路径策略实践探索与总结。

(三)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针对调研总结出的培养问题,经过理论探讨和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得出如表1所示的解决方法[6-7]。

表1 教学问题解决方法总结表

三、会计硕士培养实践

(一)构建会计硕士教育理论指导体系

我校于2011年秋首次招收会计硕士研究生。办学伊始,培养部门高度重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制定出一套卓有成效的会计硕士教学理论指导体系。该套教学理论指导体系涵盖清晰的使命与远景、具体可行的规划及“职业需求导向明确、实践能力培养突出、产学结合途径通畅”的科学培养方案。

使命与远景:安徽工业大学MPAcc(会计硕士)教育项目以“拓展学生视野与才能,培养高端会计人才”为使命,通过遴选素质优良学员、设置职业化导向课程、倡导研究型教学和问题导向式学习、组织案例开发、优化导师组团队合作、开展学员顶岗操作实践项目、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正在向“传承行业优势,整合产学研资源,成为皖江区域值得推崇的MPAcc教育项目”这一愿景稳步迈进。

项目规划:稳步增加具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青年教师均具有海外学习或进修经历,打造审计(CPA/CIA)、公司财务(CFO)和管理会计(CMA)三个教研团队,开拓并维护好8-10家专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会计职业资格考试与学位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形成稳定有特色的培养方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使安徽工业大学会计硕士教育在皖江地区拥有卓著的影响力。

培养目标:安徽工业大学会计学作为原冶金工业部在华东地区布点的学科,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工科背景、熟悉冶金企业复杂会计流程的会计专业人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鲜明特点和严谨办学风格。遵循“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为重点,产学结合为途径”的办学理念,秉承“高标准、严要求”的办学追求,注重专业硕士为未来客户创造或者提升价值的能力,培养具有视野广阔、知识结构合理,拥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职业道德优、专业水准高和综合素养好的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人才。

培养方案:我校MPAcc教育设置审计鉴证与管理咨询、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三个方向。培养方案是以“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考性培养方案”为蓝本,借鉴国内著名高校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经验,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要求和培养特色,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听取校外专家建设性意见。培养方案包括项目培养资质、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规定、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等模块,内容涵盖全面。培养方案规定总学分不低于43学分,课程学习33学分(学位课程24,非学位课程9),企业调研实习7学分、案例研究与开发2学分,专题讲座1学分。

(二)合理配置课程体系,做到知识传授、技能习得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在调研总结基础上,我们探索构建出“会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及素养构造图”,教学内容有机地与知识传授、技能养成、职业伦理等相映照匹配[8-9](如表2)。

课程设置结合全国会计教指委参考性培养方案要求,坚持如下原则:(1)品质,加强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培养;(2)前沿,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适应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高、精、深的要求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关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新发展,并能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3)能力,保证所设课程的基础性、宽广性和实用性,做到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匹配;(4)国际视野,借鉴国际行业组织最新标准及要求,援引全球业务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5)优化,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和知识结构。合理安排规定性学位课程和选择性非学位课程的结合,以满足各培养方向研究的需要。

课程内容涵盖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信息化与企业资源规划、财务报表分析和内部控制等专业课程前沿理论与实务。所有专业必修课、限选课教学大纲包含课程目标、知识点、评分体系,并通过课堂讲述、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实现课程目标。

表2 会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及素养构造图

(三)制定课程开发与建设制度,实现教学内容持续优化

会计硕士教学管理团队在科学设计适应职业需求的系列课程教案基础上,制定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管理激励制度,引导教师持续优化课程与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在教育需求分析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后提出开发新课程意向性意见。课程开发与建设意见提交会计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并做出决策性论证意见。学科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专职教师作为主要任务承担人,制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内容、进度,报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审批。目前已开发建设二门课程:“战略绩效管理系统”成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个重要模块;数量分析方法课程中,通过软件实现数量分析理论与现场操作实践教学的结合。

(四)科学采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

按照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专门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校MPAcc项目的所有专业必修课和部分限选课采用案例教学等实践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所用课时一般占1/4左右,“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和“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案例研讨所占学时超过1/3。

我校MPAcc项目非常重视企业实习环节的实践教学。中心专门组织学生汇报工作,学生分组进行实习汇报,中心将汇报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并及时向相关人员反馈。教师在后续的课程教学中,再有针对性地将相应问题引入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运用启发式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形成了“课堂传授理论——企业调研实习——发现、带回问题——回归课堂——理论升华”的循环上升学习闭环。

“数量分析方法”课程采用上机操作Excel、Stata等计量分析软件,“会计信息化与企业资源规划”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企业信息化管理过程。

(五)开拓丰富的课外综合素质培养渠道

我校MPAcc教育中心课外综合素质培养项目丰富多样:每年邀请校外专家讲座8-10次;组织研究生科技学术报告会1次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校科技学术竞赛、长三角研究生论坛;开展MPAcc案例大赛并组队参加全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在第二、三届赛事中获“全国前60强”;企业实习集中交流3次,强化过程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定期出MPAcc电子期刊;划拨专项经费组织班级活动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型会议的服务工作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应对能力,如在我校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年会(2012)、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年会(2013)等全国性会议中,MPAcc学生的志愿服务受到与会专家的赞许。

(六)设立注重实效的实习实践过程与管理制度

我校MPAcc培养方案规定实习实践课程为9学分。学生必须在校内教师和实习单位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企业调研实习、案例研究与开发。具体流程如图1。

图1 实践教学流程图

我校自获得MPAcc专业学位授权以来,坚持实践导向培养目标,通过学校长期积累的办学资源,先后同国内15家有影响力的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签署共同育人的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学员实习实践时间6个月。

学员实习前制定有实习计划;学员在实习过程中有实习日志;实习结束后学员提交详实的实践总结报告,并向中心报告,中心组织教师对学员实习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实习单位实习鉴定,给出实习综合成绩。

教育中心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在学生实习中期,通过走访、电话、电邮等形式了解实习基地对学员的评价和技能需求,通过人才技能的提高与后续培养,推进我校和实习基地的合作共赢。

四、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一)培养模式成果的特色

1.注重行业需求,人才培养有的放矢。我校会计学作为原冶金工业部在华东地区唯一布点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拥有工科背景、熟悉冶金等工业企业复杂会计流程的会计专业人才,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鲜明行业特点和严谨办学风格。

2.注重标准,办学条件先进优良。我校会计硕士教育瞄准全国会计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的标准,从教学理论指导体系、教师资格、教学内容、管理服务等方面注重内涵建设,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指导,引进使用国内外经典教材和数据库,办学条件先进。

3.注重多元,办学环境深度融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主体与场所的多元化。师资兼得校内教学骨干、校外实务专家的理论与实践特长;学生做到:学在课堂、观摩在企业调研、做在专业岗位中。目前我们已与国内位列前三的会计师事务所、电子商务上市公司、钢铁制造企业、建行等金融机构15家单位确立实习基地协议关系。办学中做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4.注重专业,师资团队实力雄厚。我校自获得MPAcc专业学位培养资格始就着手谋划师资配置。课堂授课依托教学骨干(教授10人、博士8人;7人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等全国性学会理事),丰富教学经验与先进科学研究方法相得益彰。实务前沿知识传授依靠知名企业总裁、财务总监等企业界高管。目前我校MPAcc校外实践导师共46人,主要来自宝钢、武钢、马钢、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等大型钢铁制造企业,平安银行、平安证券、建设银行等金融企业,安泰科技、上海钢联等上市公司,国内独立审计市场排名靠前的瑞华、致同、华普天健、江苏华星等会计师事务所,安徽兴泰典当、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永涵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影响的地方企业。总体上,师资团队实力雄厚。

5.注重人性,教学方式新颖生动。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兼顾学习中的“思辨与体悟”相结合,采取案例式、体验式与操作式等教学方法,注重人性化,做到教学过程新颖生动。

6.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广泛深入。我校除每年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教育管理年会等交流活动外,注重国际发展前沿。一方面走出去到教育先进地区考察专业学位教育,另一方面采取引进来方式,邀请University of Hawaii会计教授开展审计质量系列学术报告,推进学术前沿交流深入开展。

(二)培养模式成果创新点

1.完备有效的培养理论指导体系。我校制定了一套卓有成效的会计硕士培养理论指导体系,涵盖清晰的使命与远景、具体可行的规划及“职业需求导向明确、实践能力培养突出、产学结合途径通畅”的科学培养方案,拓展提高会计硕士研究生的视野与才能,使得我校办成皖江区域值得推崇的MPAcc教育项目。

2.注重教学内容持续优化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管理激励制度。会计硕士教学管理团队在科学设计适应职业需求的系列课程教案基础上,制定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管理激励制度,引导教师持续优化教学课程与教学内容。中心与授课教师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在职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后提出开发新课程意向性意见。课程开发与建设意见提交会计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并做出决策性论证意见。学科课程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专职教师作为主要任务承担人,制订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内容、进度,报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审批。目前开发建设2门新课程与40个教学案例,其中1个入选全国MPAcc教学案例库。

3.丰富多样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途径。我校坚持实践导向教育目标,实施系列复合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方式。

在课堂教学方式上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情景中体悟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企业实践发现问题并进行自主案例研究与开发,达到将所学专业理论联系社会经济现实。通过学校长期积累的办学资源,我校先后同国内 15家有影响力的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金融机构等企业签署共同育人的实习基地合作协议,累计248人参加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邀请实务界的杰出管理人士或学术界的专业人士到校开展学术专题讲座,介绍先进的管理经验、最佳管理实践或学术前沿知识。专业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加不低于4次的学术专题讲座。

4.多维度的学习过程监控管理体系。在执行学校关于课堂教学纪律规定的同时,针对会计硕士实习实践过程长且分散的特点,采取了学习过程多维度监控管理评价体系。由实习单位与实习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实践汇报答辩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出具的实习鉴定直接反馈给专业学位中心,实习指导教师通过电话及走访了解实习动态,实习实践汇报答辩会综合反应出学生交流能力及专业收获。该体系有效克服了以往实习鉴定信息含量不丰富或失真,克服了单纯依赖实习报告评定成绩的弊端,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五、会计硕士培养模式探索成果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为重点、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一体化培养模式在我校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得到行之有效的贯彻应用。经过6年持之以恒的实施,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一是培养模式受到安徽省财政部门与人事部门的重视。我校承办了高级会计教育培训工作,2012~2015年,承接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训;2013年6月承接安徽省“内部控制规范及其实施”高级研修班。

二是培养模式具有良好的溢出效应,先进方法推广到会计本科生教育领域。以实践应用导向和专业认证思想体现在我校会计本科新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中。

三是同行高校、校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鉴于我校会计硕士培养的效果和良好社会反响,兄弟院校积极推进与我校会计硕士共同培养和办学经验交流。2012年9月,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中,我校提交了《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进行大会交流。安徽财经大学与我校进行了合作尝试,制定了联合培养协议和培养实施方案。国内排名前三的会计师事务所(瑞华、致同等),马鞍山钢铁、上海钢联等上市公司与我校联合培养会计硕士,采取订单式培养。

四是报考生源足,择优而教。我校会计学属安徽省重点学科,为安徽省首批获批的MPAcc授权培养单位,在皖江地区影响力较大。每年报考我校MPAcc的考生人数增长迅速。近三年报考我校会计硕士的考生数量平均每年为480人。

五是注重为客户创造价值,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去向良好。会计硕士教育注重实用,教师研究团队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产品设计,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为上市公司开发出“大宗商品指数”、“钢铁企业运营状况诊断系统”和“中国粗钢/生铁产量与出口预测系统”;教学实践环节为瑞华、天健等国内领先的会计事务所输送审计助理320人次。经过6年的扎实发展,我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已有四届毕业生(共221人),就业发展方向总体良好。依托良好的专业影响与培养声誉,就业率达100%;在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与财务管理等工作的毕业生占比超过90%,少部分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六、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的未来挑战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2017年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分别编制和下达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由此,会计硕士培养单位的教育教学模式必须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适应专业教育对象群体的改变。会计硕士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校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提高会计硕士教育质量的新途径,同时正视会计硕士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努力提高会计硕士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担负起培养高层次会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硕士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