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理论指导下的汉英翻译教学研究
2018-09-22何飞
何 飞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汉英翻译教学一直是翻译教学中的难点。汉英翻译对译者英语能力尤其是“语法意识、惯用法意识、和连贯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1]。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很多汉英翻译课教学很可能会变成语法教学,同时各类繁多的翻译教材中所涉及的翻译理论由于应用范围过窄也使学生收效甚微。国内的翻译教学存在缺乏整体计划,翻译技巧的涉及也显得零散,知识点的重复讲解在所难免。而对汉英翻译课堂中汉英的差异讲解也显得很粗放和肤浅,翻译教学整体情况不容乐观[2]。因此,引入互文性翻译理论从宏观上和微观上两个层次去指导汉英翻译实践和教学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一、翻译中的互文性
互文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法国文学评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该理论认为,每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一个文本总会与其他文本之间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任何文本总是暂时以强化我们所知道的各种文本方式,或者是从侧面联系当代其他文本的方式向自己赖以生存的其他方式散播[3]。从字面理解,Intertextuality一词的前缀“inter”在英文当中有相互和相融的含义,这表明在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看来,文本的联系性和相融性是绝对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转换和吸收。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拼凑,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编。互文性的这些特征可以说与翻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邢嘉峰认为:“翻译是特殊的再创造,处在互文性理论语境中需要翻译原文、探究翻译和创作的内外在关系。”[4]任意文本的绝对相关性就可以帮助译者进一步认识到汉英翻译过程中的汉语原文和英语译文可能存在的互文关系。英语译文和汉语原文不再是传统的主仆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联系的互文关系。据此理论,汉英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找出英文译文和汉语原文可能存在的互文关系,找出与汉语原文相匹配的互文关系,摆脱汉语原文在表达方式上对学生的束缚,从而得出更规范更地道的英语译文。
二、互文性翻译理论对汉英翻译教学的宏观性指导
传统的汉英翻译教学方式和内容无法适应现代翻译教学的发展。其一是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依托,教师通过板书或者幻灯展示各种汉翻英的例子,梳理各类错误。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其二是现有的汉英翻译理论知识纷繁复杂,教材编者的初衷希望在理论知识普及方面可以面面俱到,但往往是有广度,却无深度,有面的普及,却无点的聚焦,其结果就是理论和实践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针对以上问题,引入互文性翻译理论从宏观上去指导和加深学生对汉英翻译过程的理解就显得较为迫切。互文性翻译理论从更为深刻的角度梳理了汉语原文和英文译文的关系,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而非绝对的对立。这从根本上解构了传统的汉英翻译观,使得学生对汉英语言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出英语语言中相似或者相近的表达,进行类似匹配性质的对译。匹配的过程效率和成功与否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译者本身所具有的译入语的知识。比如在翻译中文的谚语“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时候,如果学生无互文意识,很可能将此汉语表达翻译为“fifteen buckets being lowerd into well for water-eight going down while seven coming up.”。很显然,此种译文对于英语读者来说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如果学生有了相关译入语的知识,那么他们会利用互文性理论,马上会将此汉语原文和意思类似的英文表达“to have a butterfly in one’s stomach”联系匹配起来,意识到二者存在的互文性,得出为英语读者所更能接受的译文。不仅仅是中英谚语可以找出互文性,便于译者进行匹配,即便在常人看来极为个性化的诗歌层次,也可以找出互文性的例子。比如唐代诗人杜秋娘曾作《金缕衣》中有一句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的主旨在于劝导青少年珍惜青春年少的好时光,因为青春就像那花一样,虽然美丽,却稍纵即逝。如果译者熟悉英文世界的文学,马上就会将此诗和英国骑士派诗人罗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1591~1674)的诗歌《给少女们的忠告》(CounseltoGirls)联系起来。在这首英文诗歌中,也有含义类似的表达。比如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ou may/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And this same flower that smiles today/Tomorrow will be dying(乘早吧,快采那玫瑰花苞,时间老人永在飞翔;同一朵花儿,今天还在微笑,明天就要枯萎死亡)。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两首诗在表达主旨和表达内容方面均有互文之处。在主旨方面均含有劝说青少年珍惜青春韶光,不负年华的意味,而在内容方面《金缕衣》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与(CounseltoGirls)中的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ou may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恰恰表明了互文性的普遍性,它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将两类不同文本巧妙地联系起来。互文性不仅存在于同种文字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不同文字之间,这就为利用互文性去进行匹配、互译和对译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极大地拓展了翻译的维度和空间。
很明显在互文性指导下得出的译文表达更地道,可接受度更高,更能引起英文读者的共鸣。在此种理论指导下的译者,他的角色和和传统翻译观下的译者也有所不同,译者一方面必须考查原文文本在原文文化中的互文参考;另一方面,译者要对不同文化中的互文参照进行比较和对照。
互文性理论去从宏观上指导学生的汉英翻译实践,学生在翻译过程中首先可以意识到“得意忘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要有摆脱原文形式对其思维束缚的意识,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利用互文关系,找出英文中意思相近的表达。在长期的汉英翻译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难以摆脱汉语原文形式的束缚,得出的英文译文似是而非,不够地道,质量欠佳。究其原因一是是难以摆脱原文形式的束缚,二是由于相关互文知识不足,无法找出英语语言中相匹配的表达。因此对于很多学生,他们的翻译思路是单向的,按照原文的表达路线进行翻译活动,译文的翻译腔严重,中文味十足,导致翻译水平停滞不前,无法提高。
互文性理论从宏观上指导学生的汉英翻译实践能否产生作用一方面取决于学生对互文性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学生能否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语言学习中注意积累英语素材,丰富自己的英语语言知识,增强自己的中英文互文敏感性以及匹配和对译的敏感性。作为授课教师要督促学生树立互文意识、敏锐的语言观察意识,从大量的英语语言接触中培养这种互文意识,从而逐步提高英译水平。
三、互文性翻译理论对汉英翻译教学的微观性指导
互文性翻译理论强调原文和译文之间存在的互文性关系。这种互文性关系要求译者(翻译课堂中的学生)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有较强的互文意识,积极地从目标语当中找出与原文相匹配以及相对应的表达。蔡新乐指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对应,译者需要从目标语当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传达原意。在翻译过程中解决一系列与有关的问题对应在汉英翻译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包含了理解、辨析、调整和校核等诸多环节,最终呈现出和原文对应的较为地道的英语译文[5]。葛兆光也认为,“语言的翻译(英汉翻译)需要用自己本土原有的相似资源对应”[6]。汉英翻译的过程是需要译者运用自己的互文性知识,动用英语语言当中的相似资源去对应,从而得出高质量和地道的英文。
互文性翻译理论对汉英翻译教学的微观性指导具体表现在学生如何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互文性知识运用正确地道的英语去表达。根据国内学者对翻译单位的划分,翻译单位主要分为词、词组或者短语、句子和篇章四个层面。这其中短语和句子的表达是翻译单位中较为核心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选取这两个层面的例子帮助学生意识到互文性对汉英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一)短语翻译层面的指导
汉语短语(phrase or expression)的翻译可以说是汉英翻译的基础。但从笔者教学过程发现,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互文意识,经常无法从英语语言中找到相对应和匹配的表达,从而造成英语译文的质量不高,难以摆脱汉语的影响。例如在笔者翻译教学中,会要求学生翻译如下短语:自行车专用道,地板湿滑,闲人勿入,狐狸精,自恋者。很多学生由于缺乏互文性知识,在翻译过程中不得不被原文的表达所束缚,得出的英文译文质量不佳。译文见表1。
表 1 短语翻译对比
从达意的角度看,上表的学生译文质量尚可,通过意译或者直译的方式努力地去传达原文的意思。但从地道和可接受的角度,其译文有较大的改进空间。究其原因则是学生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没有互文意识,无法从英文世界中找出和中文意思相接近和匹配的英语表达和短语。对那些有互文性知识,掌握一定量英语表达的学生,他们的译文质量则明显高出一个档次。“自行车专用道”和“闲人勿入”都是表达对外来的禁止和排斥,相对应的英语表达则是“XXX only”。这种情况下,比较正确的译文则是 Bicycle only和 Staff only. 地板“湿滑”是一个常见于中国各大公共场所的警示短语。在英文当中亦有类似情况的表达,比如“wet paint”。如果译者有这方面的互文知识,则会变通地将此文翻译成“wet floor”而非中国化的表达“The floor is wet and slippery”。在西方文化中,“Siren”是个耳熟能详的词汇。在希腊神话故事中,“Siren”是一种危险的但又美丽的生物,它可以用其美丽的歌喉吸引过往的士兵,使其所乘之船损毁。其所含的诱惑,使被诱惑者毁灭的蕴含意和中文当中的“狐狸精”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用“siren”对译文“狐狸精”可以最大程度地达到译文的等值,可接受性较高。“自恋者”在英语语言中有相对应的表达“Narcissus”。用“Narcissus”去对译“自恋者”显然要比“People loving themselves”更为地道,更好地向西方读者传达原文的真实内涵。
(二)句子翻译层面的指导
Hatim和Mason指出,句子的互文性展示的是形式上的依附性[7]。因此句子层面的互文性意味着后文本与前文本有着同样或者类似的句子结构。互文性翻译理论指导汉英句子翻译具体表现在句式和句子结构的选择,这个过程包含了模仿和仿拟[8]等要素。在汉英句子翻译教学过程中,通过审阅学生的翻译不难发现,缺乏互文性意识的学生由于缺乏对应和匹配意识,无法从现有的英语句子当中找出相似的句子结构进行模仿和仿拟,英语句子译文质量不够理想。如:
例1 原文: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学生译文:If you take a walk for one hundred steps, you can live up to 99 years old.
例2 原文:桂林山水甲天下。
学生译文:The mountains and waters in Guilin are the best in the world.
例3 原文:团结则生,分裂则亡。
学生译文:If we are united, we will live; if we are split. We will die.
例1形式上是个汉语的谚语,但其却是个典型的汉语偏正复句,暗含条件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可以将其转换为相应的英语的偏正复句,同时增补了主语。例2是个汉语的简单句,学生基本上可以将其转换为英语的系表结构。例3从原文形式看是个对偶句,亦蕴含着条件关系,大部分学生依然将此翻译成相应的主从条件复合句。
通过比较原文和译文不难发现,学生的英语译文虽然在传达意思层面大体合格,在语法层面做到基本无误,但在句子选择层面却受制于原文,无法“得意忘形”,译文并无太大亮点。但是如果学生具备互文意识,就会有意识地会模仿和仿拟英文当中形式相似的句子,从而取得最佳的翻译效果,同时译文的可接受度也会大大提高。参考译文见表2。
表2 句子翻译
上述的表格清楚地列出了学生译文、参考译文以及参考译文中句式结构模仿和仿拟的出处。例句1的参考译文来自于英语当中脍炙人口的表达“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or away”。 例句2的参考译文则来自于英语中的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而例句3的参考译文中的句式则是译者模仿了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的经典就职演讲词。在汉英翻译过程当中,如果译者有了这些先入的英语知识,那么译者就可以找到这些互文关系,在原文和译文之间建立其对应,得出可接受度较高的译文。
四、结语
汉英翻译的本质是一种对应。译者需要在大量阅读英文材料的基础上,使自身具备较强的语言敏感性,利用互文知识找出英文中意思或者形式匹配的英文进行汉英翻译和对译,从而得出接受度较高的英语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