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特点研究

2018-09-21王泽然

现代交际 2018年12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人际交往大学生

王泽然

摘要:本研究采用《人际交往调查问卷》,调查了120名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结果表明:(1)在情感支持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2)在适度拒绝维度上,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

关键词:农业院校 大学生 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32-02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就个体而言,人际交往是提高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促进其人格成熟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就社会而言,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学生本身具有勇于创新、精力充沛等积极特性,并且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2]因此人际交往能力俨然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也逐步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甚至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将针对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帮助农业院校大学生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的人际氛围和健康发展的个性品质。

一、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

本研究以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30份,有效问卷120份,其中男生65人,女生55人;独生子女94人,非独生子女26人;生源来自城镇75人,农村45人。

2.研究工具

采用《人际交往调查问卷》,40道测题,分为人际关系建立、适度拒绝、自我揭示、冲突管理及情感支持5个维度,每一维度各8个项目。五级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项目所选答案即为各题的所得分数,各部分相加即为在各维度得分。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924,具有良好的信度。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描述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二、研究结果

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如表1所示。

由表1知,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建立、适度拒绝、自我揭示和冲突管理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支持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310,p<0.05)。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了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如表2所示。

由表2知,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建立、适度拒绝、自我揭示、冲突管理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情感支持维度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t=3.024,p<0.01)。

3.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如表3所示。

由表3知,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建立、自我揭示、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适度拒绝维度上,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t=12.556,p<0.001)。

三、讨论

教育家卡耐基: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可见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生活的前提。结合以上数据资料和调查结果,进一步分析特点的成因。

1.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性别大学生情感支持维度,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女大学生自身存在情感细腻、敏感等特点,决定了现实生活中女生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往往会同家里人或朋友进行倾诉,以求得到反馈甚至支持。男大学生则与之不同,男生往往存在“报喜不报忧”的交际特点,遇到问题多自己解决或疏导,很少主动寻找他人与情感方面的共鸣。

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分析

由表2可知,独生子女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情感支持维度上,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非獨生子女与独生子女在情感支持方面差异显著的原因主要在于两者家庭结构的不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独生子女成为家庭关爱的中心。在人际交往中,习惯于以自己的观点和需要为交往的出发点。相比之下,非独生子女则是在与其他兄弟姐妹的交往中成长的,一般更具有谦让、忍耐与合作等性格特点。因此,在社交中,也更懂得关心、理解与包容他人,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人际交往状态,并从中感受交往的乐趣。

3.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的差异分析

表3数据显示,人际交往适度拒绝维度在城乡比较中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困扰上比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心理困扰更显著,尤其在适度拒绝方面。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城乡贫富差距大,农村大学生经济条件困难,个体需要不容易得到满足,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自卑感。同时农村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导致农村大学生很多时候不懂得如何拒绝人际交往中他人提出的要求,希望通过“不拒绝别人”的交往模式,让自己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城镇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教育资源更为优异,其父母的知识水平也相对较高。城镇大学生更愿意以自我的想法和感受为中心,面对他人提出与自己心意不合的要求,往往果断拒绝。

四、结语

(1)在情感支持维度上,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

(2)在适度拒绝维度上,生源地为城镇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征.论社会关系与人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梁晓芳.农业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人际交往大学生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农业院校大学生英语写作焦虑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